一种确定萤石矿床位置的钻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193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确定萤石矿床位置的钻取系统,包括取芯筒,取芯筒包括:外筒组件,包括筒状的内周面,外筒组件内设置有环形气室,环形气室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内筒,设置于外筒组件内,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透气孔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透气孔;气室,与环形气室连通;内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面向内筒的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和内筒的端面之间设置有伸缩致动件,第二限位面与内筒的另一端端面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弹性件,通过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在将岩心取出时在岩心和内筒之间形成气层,降低将岩心从取芯筒内取出的难度。出的难度。出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确定萤石矿床位置的钻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矿床位置勘察
,具体涉及一种确定萤石矿床位置的钻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对萤石矿的矿床位置确定时,首先会根据萤石矿的形成原理,然后根据地形确定萤石矿的大致位置为目标区,在确定目标区后在目标区设置钻探位置,然后使用钻取系统对目标区钻取岩心,根据对岩心的分析以确定萤石矿床的位置。
[0003]其中采用钻取系统对岩心取样已成为勘探地质及矿藏位置常用到的手段,对岩心取样时采用岩心取样管进行取样,但是由于岩石的硬度高,在岩心取样后岩心在取样管内不便取出,现在常用的手段为采用水压冲洗、对取样管敲击等手段取芯,这种方式不仅耗时耗力,且取芯的效果不佳,特别是对取样管敲击的方法不仅不利于取出完整岩心,还会对取样管敲击损伤,因此,岩心如何能够快速的从取样管内取出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困扰施工人员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确定萤石矿床位置的钻取系统, 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岩心与取芯管难以分离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萤石矿床位置的钻取系统,包括取芯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芯筒(1)包括:外筒组件(1a),包括筒状的内周面(1a

1),沿轴向方向,所述外筒组件(1a)内设置有环形气室(12),所述环形气室的内侧壁上自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透气孔(121);内筒(1b),设置于所述外筒组件(1a)内,所述内筒(1b)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透气孔(121)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透气孔(122);气室(15),与所述环形气室(12)连通;所述内周面(1a

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面向所述内筒(1b)的第一限位面(1a

2)和第二限位面(1a

3),所述第一限位面(1a

2)和所述内筒(1b)的端面之间设置有伸缩致动件(13),所述第二限位面(1a

3)与所述内筒(1b)的另一端端面之间设置有环形的弹性件(14),所述伸缩致动件(13)能够产生沿所述取芯筒轴向方向收缩,且在所述伸缩致动件处于最短状态时,所述第二透气孔和所述第一透气孔均交错设置,并在所述伸缩致动件的伸长过程中能够推动所述内筒(1b)运动以使所述第二透气孔和所述第一透气孔能够一一对应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萤石矿床位置的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组件(1a)包括:外筒(10),所述外筒(10)的一端(10a)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面(1a

2),所述外筒的另一端(10b)的内周面上向内延伸形成有台阶部(102);中间筒(11),设置于所述外筒(10)内,且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台阶部(102)的端面和所述第一限位面(1a

2),所述中间筒(11)的外周面和所述外筒(10)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环形气室(12),且所述中间筒位于所述环形气室两端的外周面均与所述外筒的内周面气密性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确定萤石矿床位置的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102)的内周面(1021)上螺纹连接有环形端板(1a

31),所述第二限位面(1a

3)为所述环形端板(1a

31)的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确定萤石矿床位置的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0)的外周面的半径不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关杰张林兵张沐赵翩翩王利霞张平辉邢贤刚乐扬崔国灿朱华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