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注空气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188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排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浇注空气排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振捣操作、可以避免混凝土分层的混凝土浇注空气排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混凝土浇注空气排出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内侧上部设置有装料桶,装料桶顶部后侧开有圆孔;支撑块,装料桶前侧壁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块;转轴,支撑块内壁左右两侧上部均开有圆孔,支撑块内壁左右两侧上部的圆孔之间设置有转轴。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电机,进而使螺旋杆转动对装料桶内的混凝土进行均匀搅拌,进而使混凝土内的空气从装料桶顶部后侧的圆孔将排出,当混凝土内的空气被全部排出后,工作人员关闭旋转电机。关闭旋转电机。关闭旋转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浇注空气排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排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浇注空气排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当混凝土中含有空气时,混泥土内的空气形成气泡,这种气泡可能是分米、厘米这一级的气泡,而这种气泡残留在混泥土中,容易使混凝土凝结后存在空洞,进而使混凝土质地松散,这样的混凝土结构会因为极大的应力集中效应而降低承受荷载能力。
[0003]目前混凝土浇注消除气泡手段为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一般来说振捣时间越长,力量越大,混凝土越密实,但是振捣时间过长混凝土内的沙子和石子下沉,水泥浆上浮,会发生混凝土分层、泌水等现象,对工作人员的体力和经验要求很高,振捣时间过短则无法达到密实的目的,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无需振捣操作、可以避免混凝土分层的混凝土浇注空气排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振捣时间过长混凝土内的沙子和石子下沉,水泥浆上浮,会发生混凝土分层、泌水等现象,对工作人员的体力和经验要求很高,振捣时间过短则无法达到密实的目的,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浇注空气排出装置,无需振捣操作、可以避免混凝土分层。
[0005]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浇注空气排出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内侧上部设置有装料桶,装料桶顶部后侧开有圆孔;支撑块,装料桶前侧壁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块;转轴,支撑块内壁左右两侧上部均开有圆孔,支撑块内壁左右两侧上部的圆孔之间设置有转轴;第一连接块,转轴中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连接块;第一盖子,装料桶顶部前侧开有扇形槽,装料桶顶部前侧的扇形槽内放置有第一盖子,第一盖子顶部与第一连接块底部连接;固定块,装料桶外侧壁下部均匀间隔四个开有凹槽,装料桶外侧壁下部均匀间隔的凹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固定块,装料桶外侧壁下部均匀间隔的凹槽底部左侧均开有滑槽,四个固定块分别与装料桶外侧壁下部均匀间隔的凹槽底部左侧的滑槽滑动式配合;第二盖子,四个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下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盖子;手轮,第二盖子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手轮;第二连接块,装料桶外壁左右两侧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旋转电机,第二连接块顶部开有凹槽,第二连接块顶部开的凹槽内设置有旋转电机;螺旋杆,旋转电机输出轴下部通过联轴器设置有螺旋杆。
[0006]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第一单向管,装料桶顶部后侧的圆孔内设置有第一单向管。
[0007]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圆柱桶,底座后侧上部设置有圆柱桶,圆柱桶后侧壁下部开有圆孔;压块,圆柱桶顶部开有凹槽,圆柱桶顶部开有的凹槽滑动式设置有压块;第三连接杆,压块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把手,第三连接杆后侧壁顶部设置有把手;第二单向管,圆柱桶后侧壁上部开有圆孔,圆柱桶后侧壁上部的圆孔内设置有第二单向管。
[0008]进一步说明,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
[0009]进一步说明,把手上前后对称式设置有防滑套。
[0010]进一步说明,压块底部设置有橡胶圈。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电机,进而使螺旋杆转动对装料桶内的混凝土进行均匀搅拌,进而使混凝土内的空气从装料桶顶部后侧的圆孔将排出,当混凝土内的空气被全部排出后,工作人员关闭旋转电机,工作人员将手轮向下拉动,装料桶内的混凝土从装料桶流出。
[0012]2、当螺旋杆转动对装料桶内的混凝土进行均匀搅拌时,装料桶内的压强增大,进而使混凝土内的空气经过第一单向管排出。
[0013]3、把手带动压块向上压动,达到协助第一单向管将空气从装料桶中吸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底座,2:装料桶,3:支撑块,4:转轴,5:第一连接块,6:第一盖子,7:固定块,8:第二盖子,9:手轮,10:第二连接块,11:旋转电机,12:螺旋杆,13:第一单向管,14:圆柱桶,15:压块,16:第三连接杆,17:把手,18:第二单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混凝土浇注空气排出装置,参阅图1

5所示,包括有底座1、装料桶2、支撑块3、转轴4、第一连接块5、第一盖子6、固定块7、第二盖子8、手轮9、第二连接块10、旋转电机11和螺旋杆12,底座1内侧上部设置有装料桶2,装料桶2顶部后侧开有圆孔,装料桶2前侧壁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块3,支撑块3内壁左右两侧上部均开有圆孔,支撑块3内壁左右两侧上部的圆孔之间设置有转轴4,转轴4中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连接块5,装料桶2顶部前侧开有扇形槽,装料桶2顶部前侧的扇形槽内放置有第一盖子6,第一盖子6顶部与第一连接块5底部连接,装料桶2外侧壁下部均匀间隔开有四个凹槽,装料桶2外侧壁下部均匀间隔的凹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固定块7,装料桶2外侧壁下部均匀间隔的凹槽底部左侧均开有滑槽,四个固定块7分别与装料桶2外侧壁下部均匀间隔的凹槽底部左侧的滑槽滑动式配合,四个固定块7相互靠近的一侧下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盖子8,第二盖子8底部中心位置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有手轮9,装料桶2外壁左右两侧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0,第二连接块10顶部开有凹槽,第二连接块10顶部开的凹槽内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设置有旋转电机11,旋转电
机11输出轴下部通过联轴器设置有螺旋杆12,旋转电机11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传输精准,转速精准,可以更好的通过联轴带动螺旋杆12旋转。
[0024]当需要对混凝体进行空气排出时,工作人员握住第一连接块5以转轴4为中心向前转动,第一连接块5转动带动第一盖子6向前转动打开,然后工作人员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通过装料桶2顶部前侧的扇形槽倒入装料桶2内,然后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块5以转轴4为中心向后转动,第一连接块5转动带动第一盖子6向后转动关闭,随后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输出轴转动,旋转电机1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螺旋杆12转动,进而使螺旋杆12转动对装料桶2内的混凝土进行均匀搅拌,混凝土经过螺旋杆12均匀搅拌,进而使混凝土内的空气从装料桶2顶部后侧的圆孔排出,当混凝土内的空气被全部排出后,工作人员关闭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输出轴停止转动,旋转电机11输出轴停止通过联轴器带动螺旋杆12转动,螺旋杆12停止对装料桶2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工作人员向左转动手轮9,手轮9带动第二盖子8向左转动,第二盖子8带动四个固定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浇注空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内侧上部设置有装料桶(2),装料桶(2)顶部后侧开有圆孔;支撑块(3),装料桶(2)前侧壁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块(3);转轴(4),支撑块(3)内壁左右两侧上部均开有圆孔,支撑块(3)内壁左右两侧上部的圆孔之间设置有转轴(4);第一连接块(5),转轴(4)中部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连接块(5);第一盖子(6),装料桶(2)顶部前侧开有扇形槽,装料桶(2)顶部前侧的扇形槽内放置有第一盖子(6),第一盖子(6)顶部与第一连接块(5)底部连接;固定块(7),装料桶(2)外侧壁下部均匀间隔四个开有凹槽,装料桶(2)外侧壁下部均匀间隔的凹槽内均滑动式设置有固定块(7),装料桶(2)外侧壁下部均匀间隔的凹槽底部左侧均开有滑槽,四个固定块(7)分别与装料桶(2)外侧壁下部均匀间隔的凹槽底部左侧的滑槽滑动式配合;第二盖子(8),四个固定块(7)相互靠近的一侧下部之间设置有第二盖子(8);手轮(9),第二盖子(8)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手轮(9);第二连接块(10),装料桶(2)外壁左右两侧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块(10);旋转电机(11),第二连接块(10)顶部开有凹槽,第二连接块(10)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名伟
申请(专利权)人:仙居县恒峰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