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188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将废弃混凝土经过前处理,去除较小的颗粒、灰尘和附着砂浆,再与环氧树脂和减水剂混合,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包裹的铜粉、改性石墨烯、硅烷偶联剂,制得的强化骨料,再将强化骨料与天然骨料、水泥、水和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制得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制得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骨料,属于再生骨料混凝土。

技术介绍

[0002]再生骨料制品技术是发展绿色混凝土,实现建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正日益引起混凝土研究者们的关注,并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
[0003]近年来,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巨大,约35亿吨/年,其中拆建垃圾15亿吨,工程弃土20亿吨,但资源化率不足5%,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70%

98%。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建筑垃圾产生量显著增加,露天堆放、简易填埋等处理方式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工程用混凝土粗骨料的开采量也非常巨大,造成了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
[0004]但是再生骨料的性质劣于天然骨料,使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较差,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使再生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受到限制。虽然通过优化再生骨料级配,选择合适的再生骨料取代率,可弱化再生骨料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不利影响,但并未从本质上改善再生骨料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对再生骨料进行强化预处理,以提升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和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一种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按重量组分计,将1000

1200份废弃混凝土、1000

1500份水、10

20份硅酸钠,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中以10

12r/min搅拌处理5

8h后晾干,经过4mm的改良筛得再生骨料Ⅰ;加水搅拌以去除较小的颗粒、灰尘和附着砂浆,,利于后续再生骨料的改性;采用硅酸钠在再生骨料表面形成玻璃状的覆盖膜,并且对再生骨料孔隙和微裂纹进行有效填充,提高再生骨料的强度,在混凝土硬化后,膜状的硅酸钠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发应生成硅酸钙,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过渡区的强度,增加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胶结性能。
[0008]S2:按重量组分计,将100

120份改性石墨烯、5

8份聚丙烯酰胺包裹的铜粉、5

10份硅烷偶联剂置于搅拌器中混合均匀,在100

120℃条件下保温4

5h,降温冷却到室温,制得改性剂;
[0009]S3:按重量组分计,将1000

1200份再生骨料Ⅰ、40

60份环氧树脂、1

2份减水剂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中以50

60r/min搅拌5

8h后得再生骨料Ⅱ;
[0010]S4:按重量组分计,将800

1000份的再生骨料Ⅱ、100

120份改性剂,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中在100

120℃条件下,以50

60r/min真空搅拌10

12h得再生骨料Ⅲ;
[0011]S5:将步骤S4所得改性再生骨料Ⅲ、天然骨料、水泥、砂和水按比例搅拌得到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
[0012]优选的,步骤S1中废弃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10MPa。
[0013]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聚丙烯酰胺包裹的铜粉的合成工艺为,按重量组分计,将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按质量比1:10的比例配成乙醇水溶液,取400

500份乙醇水溶液,向乙醇水溶液中加入4

5份质量分数为1

2%的KH

560溶液得到混合溶液A,然后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纳米铜粉4

5份,得混合溶液B,然后调节混合溶液B的pH值为5

6得到混合溶液C,将混合溶液C离心后取沉淀用乙醇洗涤得固体D,将固体D真空干燥5

8h得经KH

560处理过的Cu

KH

560粒子;将4

5份Cu

KH

560粒子和0.1

0.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100

120份水中,调节pH至4

5超声分散30

40min得混合溶液E,向混合液E中加入丙烯酰胺8

10份和0.1

0.2份过硫酸铵得混合溶液F,然后调节混合溶液F的pH值为8

10离心后取沉淀用乙醇洗涤得固定G,将固体G真空干燥后得聚丙烯酰胺包裹的铜粉。
[0014]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改性石墨烯的合成工艺为,将质量比为1:0.3

0.5的氧化石墨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到N,N

二甲基甲酰胺中在40

80℃搅拌反应24

48h,得到硅烷偶联剂接枝的氧化石墨;将硅烷偶联剂接枝的氧化石墨加入到还原剂中,在40

80℃搅拌还原反应24

48h,得到硅烷偶联剂接枝的石墨烯溶液;将硅烷偶联剂接枝的石墨烯溶液进行抽滤、洗涤,或离心、洗涤后,干燥处理得到改性石墨烯;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15]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接枝的氧化石墨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

2;所述还原剂为水合肼、硼氢化钠中的一种。
[0016]优选的,步骤S2中的硅烷偶联剂为3

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17]优选的,步骤S5的具体过程为,按重量组分计,将100

600份再生骨料Ⅲ、100

600份天然骨料、300份水泥、450份砂、150份水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中,转速为20

30r/min,搅拌温度为50

60℃,搅拌8

10h得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硅酸钠在再生骨料表面形成玻璃状的覆盖膜,并且对再生骨料孔隙和微裂纹进行有效填充,提高再生骨料的强度,在混凝土硬化后,膜状的硅酸钠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发应生成硅酸钙,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强度,增加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胶结性能。
[0020]2.经过硅酸钠处理过的再生骨料Ⅰ表面有羟基、羧基、硅氧键等官能团,易于环氧树脂表面游离的羟基结合,从而增加再生骨料的抗压和耐磨性能。
[0021]3.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石墨烯可以在磨损表面形成吸附减摩层和摩擦化学反应膜,两者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减缓摩擦磨损,但是由于石墨烯片层之间有非常强的π

π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组分计,将1000

1200份废弃混凝土、1000

1500份水、10

20份硅酸钠,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中以10

12r/min搅拌处理5

8h后晾干,经过4mm的改良筛得再生骨料Ⅰ;S2:按重量组分计,将100

120份改性石墨烯、5

8份聚丙烯酰胺包裹的铜粉、5

10份硅烷偶联剂置于搅拌器中混合均匀,在100

120℃条件下保温4

5h,降温冷却到室温,制得改性剂;S3:按重量组分计,将1000

1200份再生骨料Ⅰ、40

60份环氧树脂、1

2份减水剂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中以50

60r/min搅拌5

8h后得再生骨料Ⅱ;S4:按重量组分计,将800

1000份的再生骨料Ⅱ、100

120份改性剂,加入到混凝土搅拌机中在100

120℃条件下,以50

60r/min真空搅拌10

12h得再生骨料Ⅲ;S5:将步骤S4所得改性再生骨料Ⅲ、天然骨料、水泥、砂和水按比例搅拌得到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废弃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于10M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聚丙烯酰胺包裹的铜粉的合成工艺为,按重量组分计,将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按质量比1:10的比例配成乙醇水溶液,取400

500份乙醇水溶液,向乙醇水溶液中加入4

5份质量分数为1

2%的KH

560溶液得到混合溶液A,然后向混合溶液A中加入纳米铜粉4

5份,得混合溶液B,然后调节混合溶液B的pH值为5

6得到混合溶液C,将混合溶液C离心后取沉淀用乙醇洗涤得固体D,将固体D真空干燥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舒建波阳洋任炜郝建武王元守师长贺李文兵刘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