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185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由光路的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前透镜群及后透镜群。前透镜群包含四片透镜,且后透镜群包含四片透镜。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后透镜群中至少一片透镜具有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能同时满足长焦距、微型化和高成像品质的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具有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的取像装置及具有取像装置的电子装置。取像装置的电子装置。取像装置的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及取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0003]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光学镜头的电子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由于现有的光学镜头较不易在成像品质、敏感度、光圈大小、体积或视角等需求间取得平衡,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以符合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取像装置以及电子装置。其中,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透镜群以及一后透镜群。前透镜群包含至少一片透镜,后透镜群包含至少两片透镜,且这些透镜沿着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能同时满足长焦距、微型化和高成像品质的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透镜群以及一后透镜群。前透镜群包含四片透镜,且后透镜群包含四片透镜。前透镜群的四片透镜以及后透镜群的四片透镜各自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后透镜群中至少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的阿贝数为Vrr1,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的阿贝数为Vrr2,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像侧表面与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fGr,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Tfr1,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6]1.2<Vrr1/Vrr2<7.5;以及
[0007]2.4<TGfGr/Tfr1。
[0008]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透镜群以及一后透镜群。前透镜群包含一片透镜,且后透镜群包含四片透镜。前透镜群的一片透镜以及后透镜群的四片透镜各自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前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后透镜群中至少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
为非球面。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的阿贝数为Vrr1,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的阿贝数为Vrr2,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像侧表面与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fGr,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Tfr1,其满足下列条件:
[0009]1.2<Vrr1/Vrr2<7.5;以及
[0010]1.6<TGfGr/Tfr1。
[0011]本专利技术再提供一种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包含一第一前透镜群、一第二前透镜群、一后透镜群以及一光路切换结构。光路切换结构用以使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可于一第一光路状态以及一第二光路状态之间切换。当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于第一光路状态时,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在一第一光路上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所述第一前透镜群以及所述后透镜群。当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于第二光路状态时,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在一第二光路上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所述第二前透镜群以及所述后透镜群。第一前透镜群包含至少三片透镜,第二前透镜群包含至少一片透镜,且后透镜群包含至少两片透镜。第一前透镜群的至少三片透镜、第二前透镜群的至少一片透镜以及后透镜群的至少两片透镜各自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后透镜群中至少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于第一光路状态时的焦距为FS1,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于第二光路状态时的焦距为FS2,后透镜群所有透镜中的阿贝数最小值为minVGr,其满足下列条件:
[0012]1.2<FS1/FS2;以及
[0013]8.0<minVGr<26.5。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其包含前述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的成像面上。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前述的取像装置。
[0016]当Vrr1/Vrr2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后透镜群的透镜材质分布,有助于修正像差与形成长焦的配置。
[0017]当TGfGr/Tfr1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使前、后透镜群相互配合,有助于形成望远的特性。此外,在例如应用于光路可切换的系统时,其有利于光路切换结构的设计,有助于减少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整体的体积。
[0018]当FS1/FS2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第一光路状态与第二光路状态的焦距,有助于提升变焦倍率。
[0019]当minVGr满足上述条件时,可调整后透镜群材质分布,有助于修正色差。
[0020]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21]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其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于第一光路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2]图2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其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于第二光路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3]图3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其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于第一光路状态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0024]图4由左至右依序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其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于第二光路状态时的球差、像散以及畸变曲线图。
[0025]图5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中第一光路通过反射元件转折的示意图。
[0026]图6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中第二光路通过反射元件转折的一种实施态样的示意图。
[0027]图7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中第二光路通过反射元件转折的另一种实施态样的示意图。
[0028]图8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取像装置中第二光路通过反射元件转折的另一种实施态样的示意图。
[0029]图9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其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于第一光路状态时的示意图。
[0030]图10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取像装置其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于第二光路状态时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透镜群以及一后透镜群,所述前透镜群包含四片透镜,所述后透镜群包含四片透镜,且所述前透镜群的所述四片透镜以及所述后透镜群的所述四片透镜各自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其中,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所述后透镜群中至少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其中,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的阿贝数为Vrr1,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的阿贝数为Vrr2,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像侧表面与所述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fGr,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Tfr1,其满足下列条件:1.2<Vrr1/Vrr2<7.5;以及2.4<TGfGr/Tfr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的阿贝数为Vrr1,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的阿贝数为Vrr2,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像侧表面与所述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fGr,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Tfr1,其满足下列条件:1.6<Vrr1/Vrr2<6.5;以及3.2<TGfGr/Tfr1<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与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像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f,所述前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像侧表面与所述前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ff1ff2,其满足下列条件:1.2<TGf/Tff1ff2<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与一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所述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的焦距为F,其满足下列条件:1.1<TL/F<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的焦距为Frf1,所述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二片透镜的焦距为Frf2,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的焦距为Frr2,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的焦距为Frr1,其满足下列条件:

1.6<(Frf2+Frr1)/(Frf1+Frr2)<

0.7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的光圈值为Fno,所述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中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FOV,其满足下列条件:2.0<Fno<5.0;以及5.0度<HFOV<15.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Yff1f,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像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Yfr1r,所述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Yrf1f,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像侧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径为Yrr1r,其满足下列条件:0.80<Yff1f/Yfr1r<1.2;0.70<Yff1f/Yrr1r<1.4;以及0.70<Yrf1f/Yrr1r<1.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且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中,所述前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的焦距为Fff1,所述前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Tff1,其满足下列条件:0<Fff1/Tff1<35.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且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中,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的焦距为Ffr1,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的焦距为Ffr2,其满足下列条件:

2.0<Ffr1/Ffr2<

1.0。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且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12.一种影像撷取镜片系统组,其特征在于,沿光路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前透镜群以及一后透镜群,所述前透镜群包含一片透镜,所述后透镜群包含四片透镜,且所述前透镜群的所述一片透镜以及所述后透镜群的所述四片透镜各自具有朝向物侧方向的物侧表面与朝向像侧方向的像侧表面;其中,所述前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具有负屈折力,且所述后透镜群中至少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其中,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的阿贝数为Vrr1,所述后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二片透镜的阿贝数为Vrr2,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像侧表面与所述后透镜群由物侧数来第一片透镜其物侧表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GfGr,所述前透镜群由像侧数来第一片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Tfr1,其满足下列条件:1.2<Vrr1/Vrr2<7.5;以及
1.6<TGfGr/Tfr1。13.根据权利要求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冠廷郭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