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太阳能电池层压机的真空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717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太阳能电池层压机的真空室结构,设于太阳能电池层压机内,太阳能电池层压机还包括有上盖和加热工作台,上盖由上箱室、硅胶板、上室密封圈依序组合构成,敷设好的电池组件置于层压机的加热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加热工作台的台面边缘设有下室密封圈,所述上盖下压使位于其上的上室密封圈与所述下室密封圈相紧密结合并使所述上盖与加热工作台之间构成真空室,上室密封圈设于所述硅胶板的周边,下室密封圈设于加热台的周边并于上室密封圈相配合以密封真空室,所述真空室的周边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若干个通孔中,其任意一个通孔的一端连通真空室并与其他通孔在真空室内互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抽真空管连接到抽气总管上,所述抽气总管与抽真空泵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中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太阳能 电池组装工艺中的加热层压机内的真空室结构。
技术介绍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生活对于能源的消耗和需求也急 剧增加。目前人类广泛使用的能源大部分仍为以煤、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类能源。化石类能 源发展至今,其开采使用技术虽已非常成熟,但随之伴生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首先,化 石类能源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储存总量必然是一个不断减少的不可逆过程;其次,化石类能 源在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煤炭石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基化 合物会造成温室效应和严重的污染。因此,近些年来人们对新能源的需求和开发得来的相 当的重视和发展。在目前具有实用价值的新能源研究中,太阳能的采集和利用属于相对比较成熟和 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 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η区流向ρ区,电子由ρ区流向η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 流,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 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个半导体光电二极管, 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当许多 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了。太阳能电池 具有长期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太阳能电池寿命长,只要太阳存在,太阳能电池就 可以一次投资而长期使用;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太 阳能电池可以大中小并举,大到百万千瓦的中型电站,小到只供一户用的太阳能电池组,组 合方式灵活,这是其它电源无法比拟的。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中,目前采用的基本工艺主要由电池检测、正面焊接、背 面串接、敷设、层压、去毛边、装边框、焊接接线盒和后续测试等几道工序组成。这其中,层压 工序的作用,是将敷设好的电池放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将组件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加热 使EVA熔化将电池、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最后冷却取出组件,良好的层压工艺不仅可以 使太阳能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强度。由此可见,层压工序对于最 终的太阳能电池的成品质量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没有良好的层压工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 光利用率、光电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也就无从谈起。目前所采用层压机,其热板一般均采用油加热的方式,油加热,即通过热源加热热 载体油(导热油)的方式,来实现对受热体的升温。采用油加热具有加热均勻,可以做到大 面积的温度均勻性,调温控制温准确,在边缘100毫米内能确保将温差控制在正负2摄氏度 内,能在常压下产生较高温度,传热效果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通过导热油进行加热 存在着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即在事故原因引起系统泄漏的情况下,导热油与明火相遇时 有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燃,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而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受热体进行加热,虽然安全性能好,但是相较于油加热的方法而言,传统的电加热方式难以做到大面积范围内 的温度均勻性,温度控制精度不佳,在对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层压时,经常由于组件整体受 热不均造成平整度、层接性难以尽如人意,进而影响层压成型的太阳能组件的成品质量。在采用电加热的太阳能电池层压机中,等待加工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是置于层压 机的真空室内进行加工的,待加工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在放入层压机的真空室后,对真空室 抽真空,使其真空度符合技术要求,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对太阳能电池组件加压加热,使其成 型。如真空室内抽真空的真空度无法达到技术要求或者真空室的气密性不佳,则会造成太 阳能电池板组件的板体出现气泡、痕纹等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缺陷产生。由此可见,太阳 能电池层压机内的真空室对于成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现有的太阳能电池层压机内的真空室,一般位于加热工作台和上盖之间,在真空 室的壁面上引出若干抽气管,所述若干根抽气管连通若干个气泵进行抽真空,采用这一结 构的真空室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真空室的设置较为复杂;其次,该结构的真空室不易保持 气密性;第三,由于引出的若干根抽气管间没有连通,因此在抽真空时容易形成局部瞬时的 真空度不均衡,进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加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在通过电加热的太阳能电池压装的层压 机中的真空室,采用该结构的真空室,真空室由加热工作台和层压机的上盖整体构成,抽真 空管设于真空室周边并整体连接,这样不仅保证了真空室的气密性,而且抽真空度均衡,且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与加热工作台一体构成,降低了采用独立的真空室的成本,适于在目 前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上使用。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太阳能电池层压机的真空室结构,设于太阳能电池层压机内,所述太 阳能电池层压机还包括有上盖和加热工作台,所述上盖由上箱室、硅胶板、上室密封圈依序 组合构成,敷设好的电池组件置于层压机的加热工作台的台面上,所述加热工作台的周边 还环绕设有下室密封圈,所述上盖下压使位于其上的上室密封圈与所述下室密封圈相紧密 结合并使所述上盖与加热工作台之间构成真空室,所述上室密封圈设于所述硅胶板的周 边,所述下室密封圈设于所述加热台的周边并与所述上室密封圈相配合以密封真空室,所 述真空室的底面为加热工作台的台面,所述真空室内的周边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若干个 通孔中,其任意一个通孔的一端连通真空室并与其他通孔在真空室内互相连通,另一端通 过抽真空管连接到抽气总管上,所述抽气总管与抽真空泵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室的底面为加热工作台的台面,所述加热工作台的台面的上 表面四边设有连通的环状铣槽,所述环状铣槽设于所述下室密封圈包围的加热工作台台面 的边缘上,所述环状铣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加热工作台的台板厚度,所述环状铣槽贯穿连接 所述若干个通孔更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通孔均连接到一抽气总管上,所述抽气总管通过一真空 阀门与真空泵连接,所述上盖与所述加热工作台压合密封后,通过真空泵抽真空使所述真空室真空。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的直径为18_22mm,所述两个相邻通孔间的间隔为200-400mm。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的直径为20mm,所述两个相邻通孔间的间隔为30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室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的上盖与加热工作台形成,不必单独 设置真空室,由于其与加热工作台整体构成,因此气密性好,解决了现有的太阳能电池层压 机气密性不佳的缺陷;2、本专利技术中,真空室的抽真空的若干个通孔在真空室内即互相连通,所述若干个 抽真空的通孔的底端共同连接到抽气总管上,因此在工作时抽真空效果好,且抽真空度均 勻,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真空室位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内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适用于太阳能电池层压机的真空室结构,设于太阳能电池层 压机内,所述太阳能电池层压机还包括有上盖2和加热工作台1,所述上盖2由上箱室3、硅 胶板4、上室密封圈5依序组合构成,敷设好的电池组件置于层压机的加热工作台1的台面 上,所述加热工作台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太阳能电池层压机的真空室结构,设于太阳能电池层压机内,所述太阳能电池层压机还包括有上盖(2)和加热工作台(1),所述上盖(2)由上箱室(3)、硅胶板(4)、上室密封圈(5)依序组合构成,敷设好的电池组件置于层压机的加热工作台(1)的台面上,所述加热工作台(1)的周边还环绕设有下室密封圈(6),所述上盖(2)下压使位于其上的上室密封圈(5)与所述下室密封圈(6)相紧密结合并使所述上盖(2)与加热工作台(1)之间构成真空室(7),所述上室密封圈(5)设于所述硅胶板(4)的周边,所述下室密封圈(6)设于所述加热台(1)的周边并与所述上室密封圈(5)相配合以密封真空室(7),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7)的底面为加热工作台(1)的台面,所述真空室(7)内的周边设有若干个通孔(8),所述若干个通孔(8)中,其任意一个通孔(8)的一端连通真空室并与其他通孔在真空室(7)内互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抽真空管连接到抽气总管(9)上,所述抽气总管(9)与抽真空泵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家勤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申科太阳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