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69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支护结构,包括钢筋砼框架,钢筋砼框架的横肋柱与纵肋柱之间通过压力注浆锚杆相连,部分相邻横肋柱与纵肋柱包围形成的空间内设置钢筋网,钢筋网由若干根钢网线构成,相邻钢网线间形成网孔,钢网线上转动设置套筒,压力注浆锚杆位于边坡坡面外的端部设有用于与钢筋网固定相连的绳扣;套筒由若干个采用弹性材质制成的小尺寸套环构成;边坡锚固支护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相邻坡面上的平台。部分相邻横肋柱与纵肋柱包围形成的空间内的坡面上种植被;平台采用C20混凝土浇注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小块岩土体脱离钢筋网,避免从岩石边坡脱落的大块、小块岩土体都积聚在钢筋网内引起的钢筋网长时承受太大负荷而致的锚杆喷网型边坡锚固支护作用失效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支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市政工程是指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例如城市道路、桥梁、地铁等。在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大部分岩土边坡,通常采用锚固技术来对边坡进行加固,避免边坡的滑坡、侧滑、坍塌等灾害性因素。影响岩石边坡类型的因素较多,诸如拟建物的安全等级,场地岩体的类型,岩石的结构及物理力学特性,结构面的产状,边坡的高度及自稳定能力,边坡上浮土层的厚度,地下水状况等。因此,采用的锚固支护结构的形式也不一样。陈绍清在《探矿工程》1999年第5期上发表的论文《岩石边坡锚固支护的结构形式及应用》上也有所介绍,不再采用砌体挡土墙结构形式,将矿山井巷、隧洞或洞室等地下工程的锚固支护技术,扩展应用到对地面上临空岩石边坡的加固支护处理。这类工程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支护结构占地面积少,结构的最大厚度未超过1m;安全性高,抗震能力强,达到永久性支护;支护的岩石高度由数米至数十米,施工多不受场地的限制,施工机械化程度高,周期短,见效快,施工质量易于保证;结构形式多样,外形美观;工程造价较低。考虑结构的安全性,被保护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场地的地质条件等,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公开号为CN207878485U的专利:一种基于SNS柔性防护网的边坡锚固结构,包括垫墩锚杆和SNS柔性主动防护网,垫墩锚杆包括锚固段进入边坡破裂面稳定中风化岩层预设锚孔内的精轧螺纹钢锚杆,固定于精轧螺纹钢锚杆上的钢绳锚杆和多个定位器,固套于精轧螺纹钢锚杆上部并位于边坡预设凹坑内的垫墩,注设于垫墩下侧精轧螺纹钢锚杆周围并将钢绳锚杆和定位器包覆的水泥砂浆,顺序设于垫墩上表面并与精轧螺纹钢锚杆套接的钢垫板、焊接钢筋、封锚和钢绳锚杆外露环套,SNS柔性主动防护网包括与钢绳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的支撑绳,设于支撑绳内部并通过缝合绳与支撑绳缝合联结拉紧的钢绳网。虽然现有技术都有提及可以采用防护网或钢筋网的边坡锚固支护结构,但针对岩石边坡,脱落的既有大块岩土体,又有小块岩土体,对于采用防护网或钢筋网的支护结构方式,大块岩土体确实不好脱离钢筋网,但大块、小块岩土体都积聚在钢筋网内(钢筋网负荷太大)会引起钢筋网支护作用失效,如何实现小块岩土体脱离钢筋网,避免从岩石边坡脱落的大块、小块岩土体都积聚在钢筋网内引起的钢筋网支护作用失效的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支护结构,便于岩石边坡其小块岩土体脱离钢筋网,避免脱落的大块、小块岩土体都积聚在钢筋网内引起的钢筋网长时承受太大负荷而致的锚杆喷网型边坡锚固支护作用失效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支护结构,包括钢筋砼框架,钢筋砼框架的横肋柱与纵肋柱之间通过压力注浆锚杆相连,部分相邻横
肋柱与纵肋柱包围形成的空间内设置钢筋网,钢筋网由若干根钢网线构成,相邻钢网线间形成网孔,钢网线上转动设置套筒,压力注浆锚杆位于边坡坡面外的端部设有用于与钢筋网固定相连的绳扣。在钢筋网的钢网线上转动设置套筒,如果出现岩土体尤其是小块的岩土体从边坡上脱落时会由于套筒的转动(岩土体砸落在套筒上时使得套筒绕钢网线转动),便于小块岩土体从钢筋网上脱离,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单纯地使用钢筋网,钢网线上转动套设套筒,有较大概率会有不少小块岩土体离开钢筋网,而非搭在钢筋网与已在钢筋网内的大块岩土体上。
[000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套筒由若干个采用弹性材质制成的小尺寸套环构成;
[0006]边坡锚固支护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相邻坡面上的平台。套筒采用多段小尺寸套环构成,并且采用弹性材质,给予从岩石边坡坡面脱离的小块岩土体从钢筋网脱离的足够可能性。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部分相邻横肋柱与纵肋柱包围形成的空间内的坡面上种植被;平台采用C20砼混凝土浇注而成。部分相邻横肋柱与纵肋柱包围形成的空间内的坡面上种植被,部分相邻横肋柱与纵肋柱包围形成的空间内的坡面上设置钢筋网,兼顾边坡锚固支护与绿色环保。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平台上还固定设置平台截水沟;
[0009]所述压力注浆锚杆长度为15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25
°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相邻绳扣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钢丝,钢筋网的网片四周通过钢筋与支撑钢丝固定相连。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压力注浆锚杆包括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内的钢筋拉杆,套筒和钢筋拉杆之间设有外注浆塞;
[0012]套筒内设有长注浆管和短注浆管,长注浆管上固定设置环状支架,环状支架上设置用于钢筋拉杆穿过的孔长注浆管外套设前述外注浆塞。另一种方案是,同一坡面上设置若干个钢筋砼框架,相邻钢筋砼框架之间设置有具有一定柔性的支撑体结构;支撑体结构包括若干根橡胶柱,部分橡胶柱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钢筋砼框架(其相邻的钢筋砼框架为第二钢筋砼框架)的边缘固定相连,部分橡胶柱的另一端与第二钢筋砼框架固定相连;相邻钢筋砼框架之间也浇注混凝土,橡胶柱埋设于混凝土内。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压力注浆锚杆中的钢筋拉杆由自由段和锚固段构成,锚固段靠近套筒深入边坡的那一端,自由段远离套筒深入边坡的那一端;
[0014]短注浆管位于套筒内的钢筋拉杆的自由段处,套筒与钢筋拉杆之间填充注浆体。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钢筋拉杆的一端与套筒深入边坡的那一端设有间距,钢筋拉杆的另一端超出套筒其靠近边坡坡面的一端设置;
[0016]钢筋拉杆超出套筒的一端通过锁定螺母与钢垫板固定连接,钢垫板与锁定螺母外浇注C25包裹砼。另一种方案是,钢筋网及钢筋砼框架的横肋柱与纵肋柱上固定设置倾斜的引导板(或引导条)用于引导小块岩土体(或大块岩土体被破碎后的小块岩土体)向钢筋网的网口处滚落。为避免脱落的大块岩土体将引导板压了改变方向或从钢筋网(或钢筋砼框架的横肋柱与纵肋柱)上脱落,可在引导板的面向边坡坡面的端部固定设置橡胶吸盘。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便于岩石边坡其小块岩土体脱离钢筋网,避免脱落的大块、小块岩土体都积聚在钢筋网内引起的钢筋网长时承受太大负荷而致的锚杆喷网
型边坡锚固支护作用失效的问题。
[0018]在钢筋网的钢网线上转动设置套筒,如果出现岩土体尤其是小块的岩土体从边坡上脱落时会由于套筒的转动(岩土体砸落在套筒上时使得套筒绕钢网线转动),便于小块岩土体从钢筋网上脱离,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单纯地使用钢筋网,钢网线上转动套设套筒,有较大概率会有不少小块岩土体离开钢筋网,而非搭在钢筋网与已在钢筋网内的大块岩土体上。
[0019]套筒采用多段小尺寸套环构成,并且采用弹性材质,给予从岩石边坡坡面脱离的小块岩土体从钢筋网脱离的足够可能性。
[0020]部分相邻横肋柱与纵肋柱包围形成的空间内的坡面上种植被,部分相邻横肋柱与纵肋柱包围形成的空间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砼框架,钢筋砼框架的横肋柱与纵肋柱之间通过压力注浆锚杆相连,部分相邻横肋柱与纵肋柱包围形成的空间内设置钢筋网,钢筋网由若干根钢网线构成,相邻钢网线间形成网孔,钢网线上转动设置套筒,压力注浆锚杆位于边坡坡面外的端部设有用于与钢筋网固定相连的绳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由若干个弹性材质制成的小尺寸套环构成;所述边坡锚固支护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相邻坡面上的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部分相邻横肋柱与纵肋柱包围形成的空间内的坡面上种植被;平台采用C20混凝土浇注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还固定设置平台截水沟;所述压力注浆锚杆长度不小于15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25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支护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赵新仪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久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