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向量处理器的数据规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154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向量处理器的数据规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本方案中,可将全部待规约数据分为多个部分,通过多次规约操作对每个部分进行规约操作,循环多次后得到最终的规约结果;可见,通过本方案进行数据规约时,可让每一个核分别只负责部分数据的规约任务,从而能够实现片上不同大小数据的高性能规约计算,在待规约数据量很大时,能通过多核并行执行规约操作,提高规约效率。提高规约效率。提高规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向量处理器的数据规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向量处理器的数据规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通用多核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向量处理器上,一共有N个不同的DSP核,每个DSP核中具有一个片上向量存储空间AM(Array Memory,阵列存储器),多个DSP核共享一个全局共享空间GSM(Global Shared Memory)。在传统方案中,DSP向量处理器上的多个核之间进行片上数据规约时,需要将规约的两段数据全部加载到单核的AM空间,然后开始进行规约计算,但是,若这两段数据所占存储空间总和超过每个核上的片上存储空间时,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数据加载,规约效率较低。
[0003]因此,如何提高多核DSP向量处理器的规约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向量处理器的数据规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多核DS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向量处理器的数据规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每次规约操作中待搬移数据的第一DSP核;在执行每次规约操作时,将每个第一DSP核的待规约数据搬移至全局共享空间,并将所述全局共享空间中的待规约数据,划分为与执行规约操作的第二DSP核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多个子数据;将所述全局共享空间中与同一个第二DSP核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多个子数据,搬移至同一个第二DSP核,以便每个第二DSP核并行对存储的多个子数据执行规约操作,得到规约结果数据;将所有规约结果数据搬移至所述全局共享空间,并作为下一次规约操作的待规约数据,继续执行下一次规约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规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次规约操作中待搬移数据的第一DSP核,包括:根据所述全局共享空间的第一容量及每个DSP核的片上向量存储空间的第二容量,计算出最大数量;其中,所述全局共享空间最多存放所述最大数量个DSP核的待规约数据;根据参与规约操作的DSP核的总数量及所述最大数量,确定每次规约操作中待搬移数据的第一DSP核的数量,以及规约操作的总执行次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规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参与规约操作的DSP核的总数量及所述最大数量,确定每次规约操作中待搬移数据的第一DSP核的数量,以及规约操作的总执行次数,包括:将所述最大数量作为首次规约操作中待搬移数据的第一DSP核的第一数量;计算参与规约操作的DSP核的总数量与所述第一数量的差值;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所述最大数量减一后得到的数量;若是,则将所述最大数量减一后得到的数量,作为中间次规约操作中待搬移数据的第一DSP核的第二数量,并将所述差值及所述第二数量的商值作为中间次规约操作的执行次数,将所述差值及所述第二数量的余数作为最后一次规约操作中待搬移数据的第一DSP核的第三数量;若否,则将所述差值作为最后一次规约操作中待搬移数据的第三数量;将首次规约操作、中间次规约操作及最后一次规约操作的总次数作为规约操作的总执行次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规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参与规约操作的DSP核的总数量及所述最大数量,确定每次规约操作中待搬移数据的第一DSP核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林王浩旭陈廷雨梅松竹苏华友李东升姜晶菲符永铨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