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使用方法及其指导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深层油气开发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使用方法及其指导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随着油气资源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仅靠开发中浅层油气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油气能源的需求,深层油气资源开发已成为未来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从油气储层钻探获取的岩心是重要的地质资料,通过对目标储层岩心样品的系统分析可以实现油气储层的精细评价,进而指导油气开发方案的制订。
[0003]现有的人造深层岩心不能较好的模拟实际储层的矿物组成、孔隙发育特征等条件,仍需使用大量真实的深层岩心进行实验。但是,随着储层深度的增加,储层的地质条件愈发复杂,从深层油气储层钻探取得岩心的采取率与完整率较低,大量长度较短的破碎岩心由于不满足钻取柱塞样的尺寸要求而被废弃无法使用,且钻探获取岩心的难度以及成本很高,即使钻探取得到较为完整的岩心,在钻取柱塞样的过程中,若钻取的位置选择不合理,大量的全直径岩心上相邻的钻孔之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0),所述支撑部(10)具有作业空间(11);修复部(20),所述修复部(20)设置在所述作业空间(11)内,所述修复部(20)用于对位于所述作业空间(11)内的残损的岩心(2)进行修复作业,以使残损的所述岩心(2)压紧粘接成完整的岩心(2);取样部(30),所述取样部(30)设置在所述作业空间(11)内,所述取样部(30)具有取样端,至少所述取样端相对于所述岩心(2)可活动地设置,所述取样端具有朝向所述岩心(2)移动并伸入所述岩心(2)内以进行取样的取样位置,以及所述取样端具有退出所述岩心(2)并远离所述岩心(2)的避让位置;所述岩心(2)具有修复位置,所述取样端对所述修复位置进行取样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包括支撑垫块(12),所述支撑垫块(12)位于所述作业空间(11)内,所述岩心(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支撑垫块(12)上,所述取样部(30)活动设置在所述作业空间(11)内,并位于所述岩心(2)的上方,所述取样端相对于所述岩心(2)可升降地设置,以使所述取样端可在所述取样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还包括:支撑平台(13),所述支撑平台(13)上设置有所述支撑垫块(12);防护罩(14),所述防护罩(14)罩设在部分所述支撑平台(13)上,且所述防护罩(14)的内壁面与所述支撑平台(13)的支撑面围成所述作业空间(11);导向轨道(15),所述导向轨道(15)设置在所述作业空间(11)内,且所述导向轨道(15)沿所述岩心(2)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取样部(30)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轨道(1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部(20)包括:切割机构(21),所述切割机构(21)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轨道(15)上,并与所述取样部(30)间隔设置,所述切割机构(21)具有切割端,所述切割端相对于所述岩心(2)可升降地设置,所述切割端具有朝向所述岩心(2)移动以对所述岩心(2)的残损端面进行切割的切割位置,以及所述切割端具有远离所述岩心(2)移动以对所述岩心(2)进行避让的避让位置;压紧机构(22),所述压紧机构(22)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3)上,所述压紧机构(22)具有至少一个压紧端,所述压紧端用于为经过切割作业后的所述岩心(2)提供压紧力,以使经过所述切割作业后的至少两块所述岩心(2)压紧粘接成完整的所述岩心(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21)包括:伸缩结构(211),所述伸缩结构(211)的第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轨道(15)上,所述伸缩结构(211)的第二端可伸缩地设置;切割刀(212),所述切割刀(21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伸缩结构(211)地第二端,以形成所述切割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22)包括:
第一压紧机构(221),所述第一压紧机构(221)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3)上,并位于所述支撑垫块(12)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压紧机构(221)具有第一压紧空间(2211),且所述第一压紧空间(2211)朝向所述支撑垫块(12)的一侧为敞口端,以使所述第一压紧空间(2211)与所述作业空间(11)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压紧空间(2211)内设置有第一压紧端,所述第一压紧端沿所述岩心(2)的径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为所述岩心(2)提供径向压紧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端朝向所述岩心(2)一侧的压紧面与所述岩心(2)朝向所述第一压紧端一侧的表面相适配。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机构(221)还包括:缓冲结构(2213),所述缓冲结构(2213)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紧空间(2211)内,并与所述第一压紧端相对设置,所述缓冲结构(2213)朝向所述第一压紧端一侧的表面为缓冲支撑面,所述缓冲支撑面与所述岩心(2)朝向所述缓冲结构(2213)一侧的表面相适配。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提高岩心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22)还包括:第二压紧机构(222),所述第二压紧机构(222)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13)上,并位于所述支撑垫块(12)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压紧机构(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来,赵帅,刘宇博,杨坤,吴建邦,胡江涛,沈斌,高鑫远,王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