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流控基底的可用于自动化操作的胃蛋白酶原检测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148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基底的可用于自动化操作的胃蛋白酶原检测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用于自动化操作的胃蛋白酶原检测芯片,包括功能化的微印刷层基底1、微印刷层2和检测围栏层3。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碳量子点纳米材料处理载玻片形成功能化基底,通过微印刷层将单克隆抗体复刻到基底上,可以更好的控制捕获抗体在基底上的结合位点和方向,同时根据微印刷层设计了对应的检测围栏层,以实现样本的精准检测。同时,端头的“机翼”设计,又能配合机械臂操作,实现自动化。现自动化。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流控基底的可用于自动化操作的胃蛋白酶原检测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传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基底的可用于自动化操作的胃蛋白酶原检测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胃癌是我国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检查早发现预防癌变尤为重要。胃蛋白酶原(PG)是由胃粘膜分泌的蛋白酶前体,分为PGⅠ和PGⅡ两种亚型。通常约1%的PG可通过胃黏膜进入血液循环,血清PG水平能够反映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其中PGI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PGI降低。
[0003]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常规体检中胃镜检查操作繁琐,且检查过程中对咽部刺激性大,给患者带来不适,不适合常规检查;而血清检测是最为简便可靠的方法。经过国内外多年的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胃蛋白酶原I/II(PGI/PG II)临床筛查诊断,对早期胃癌的发现和确诊有重要意义,以PGI/PGII进行筛查,再进一步结合胃镜检查,使其更有针对性。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流控基底的可用于自动化操作的胃蛋白酶原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化的微印刷层基底1、微印刷层2和检测围栏层3;所述功能化的微印刷层基底1以碳量子点纳米材料为基底并固定有PGI、PG II单克隆捕获抗体;所述微印刷层2上印有抗体阵列轨道,该轨道平铺于微印刷层2上;所述检测围栏层3位于功能化的微印刷层基底1上。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蛋白酶原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功能化的微印刷层基底1的制备:将载玻片经等离子体氧离子处理,处理后的载玻片加入偶联剂、碳量子点进行组装,最后将PGI、PG II单克隆捕获抗体以高密度条形码的方式转移到载玻片上,形成捕获抗体检测层;(2)微印刷层2和检测围栏层3: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制备,并在端头加上“机翼”;微印刷层2上印有抗体阵列轨道,该轨道平铺于微印刷层2上;(3)将微印刷层2与基底结合后,从加样端加入PGI、PG II单克隆捕获抗体,施加压力使PGI、PG II单克隆捕获抗体均匀铺满微印刷层抗体阵列轨道,PGI、PG II单克隆捕获抗体阵列以高密度条形码的方式转移到载玻片上,形成功能化的带有捕获抗体检测层的微印刷层基底1;(4)将功能化芯片基底端头用荧光二抗处理后,形成一条抗体精准控制条带;检测围栏层3上设有对应的反应腔室,每个反应腔室与捕获抗体阵列形成一个检测单元;将检测围栏层3与芯片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琳刘宏邢志青张宇周晓娟王春华李轶群杨立飞翟肖辉翟悦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讯生物芯片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