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红良专利>正文

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09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包括设有中空腔室的本体,本体为底部大、上口小、呈收缩形状的结构,本体上端设有出口,本体内的中空腔室底部还设有带内腔室的内腔体,内腔体侧壁均匀环设有四个分流孔,内腔体上端设有入口,所述内腔体上端面不高于本体上端面。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安装在中间包冲击区底部,与中间包内衬材料紧密结合,钢水从内腔体入口进入内腔室,经内腔室分流孔后沿外腔壁上升并从出口流出,改变了钢水的流程,消减钢水的湍流和涡流,提高了钢渣分离的效果,由于钢水停留时间的延长,中包内钢水温度温度均匀,提高了中包的开浇率,避免了水口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定型耐火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包双效稳流垫
技术介绍
连铸中间包作为当今国际钢铁业普遍采用的高效连铸工艺技术一个重要的 关键设备,对稳定连铸生产和提高连铸坯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与连铸 中间包相关的新型耐火材料及制品的开发、研制一直是冶金耐火材料行业的一 个重点。近十年来,中间包镁质挡渣堰、内衬(料)等耐火材料及制品的不断 开发和更新,满足了连铸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连铸生产连浇水平不断提高,连铸中间包工作衬的工作寿命大幅度延长,已从原来的5小时发 展到今天的20至30小时以上,由此对中间包工作用耐火材料及制品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其中中间包稳流垫的设计、开发及生产已经越来越引起各相关生产厂 家的重视。在髙效连铸工艺中,钢水从大包下来到中间包的冲击区部位的结构 设计和耐火材料的筛选极为重要,因为其是事关中间包湍流、钢流的控制及钢 水与渣分离的关键所在。近十年来,通过使钢液进入中间包后改变行程路线而 达到分离钢渣等夹杂物的稳流产品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单纯的冲击板、挡渣 堰等,并已经向中间包稳流垫发展。目前,国内多数钢铁企业一般采用传统的 连铸中间包冲击板、挡渣堰进行钢水湍流的消减,但由于其结构较为简单、在 改善钢液的流动状态,消弱涡流能量以及自身耐冲刷耐高温性能较差,因此, 此类产品的使用寿命也较短,已经难以达到浇铸时间30小时以上的连铸中间包 使用要求,这就使得这类连铸中间包冲击板、挡渣堰已经难以满足大型钢铁企 业生产连铸髙品种钢所日益提高的条件需求。与此同时,中间包稳流垫已逐步成为进行中间包湍流控制时普遍使用的耐火材料制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钢渣分离效果、改变钢 水的流程、消减钢水的湍流和涡流的中间包双效稳流垫。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中间包双效稳流垫, 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中空腔室的本体,本体上端设有出口,所述本体内的中 空腔室底部还设有带内腔室的内腔体,内腔体侧壁均匀环设有若干分流孔,内 腔体上端设有入口。优选的,所述本体为底部大、上口小、呈收縮形状的结构。优选的,所述内腔体侧壁的分流孔为四个。改进的,所述内腔体上端面不高于本体上端面。本专利技术使用双腔室结构设计,钢水从内腔体入口进入内腔室,经内腔室分 流孔后沿外腔壁上升并从出口流出,对钢水进行分流,减少钢水的相互冲击而 改变流场,进一步改善钢水的湍流和涡流,具有很好的稳流效果,钢渣分离效 果好,钢水质量具有很大的提高。本专利技术与其它稳流器相比,具有强度高、耐 冲刷耐高温性能好、热稳定性高、抗侵蚀性能、抗冲刷性良好,使用寿命明显 延长等特点,而且,可减少中包堵塞,提高钢渣分离效果、改变钢水的流程、消减钢水的湍流和涡流,有利于提高钢水纯净度。同时可延长中间包中的绝热板及涂料的寿命,从而延长了中间包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间包双效稳流垫的俯视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包括设有中空腔室ll的本体l, 本体l为底部大、上口小、呈收縮形状的结构,本体1上端设有出口12,所述本 体内的中空腔室11底部还设有带内腔室21的内腔体2,内腔体2侧壁均匀环设有 四个分流孔22,内腔体2上端设有入口23,所述内腔体上端面不高于本体上端面。将本专利技术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安装在中间包冲击区底部,与中间包内衬材料紧密结合,钢水从内腔体入口进入内腔室,经内腔室分流孔后沿外腔壁上升并 从出口流出,改变了钢水的流程,消减钢水的湍流和涡流,提高了钢渣分离的 效果,由于钢水停留时间的延长,中包内钢水温度温度均匀,提高了中包的开 浇率,避免了水口的堵塞。权利要求1、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中空腔室(11)的本体(1),本体(1)上端设有出口(12),所述本体(1)内的中空腔室(11)底部还设有带内腔室(21)的内腔体(2),内腔体侧壁均匀环设有若干分流孔(22),内腔体上端设有入口(23)。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底部大、 上口小、呈收縮形状的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侧壁 的分流孔为四个。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体上端面不高于本体上端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包括设有中空腔室的本体,本体为底部大、上口小、呈收缩形状的结构,本体上端设有出口,本体内的中空腔室底部还设有带内腔室的内腔体,内腔体侧壁均匀环设有四个分流孔,内腔体上端设有入口,所述内腔体上端面不高于本体上端面。将本专利技术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安装在中间包冲击区底部,与中间包内衬材料紧密结合,钢水从内腔体入口进入内腔室,经内腔室分流孔后沿外腔壁上升并从出口流出,改变了钢水的流程,消减钢水的湍流和涡流,提高了钢渣分离的效果,由于钢水停留时间的延长,中包内钢水温度温度均匀,提高了中包的开浇率,避免了水口的堵塞。文档编号B22D41/02GK101596591SQ20091009788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1日专利技术者应思远, 王志芬, 陈红良, 陈雪飞 申请人:陈红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中间包双效稳流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中空腔室(11)的本体(1),本体(1)上端设有出口(12),所述本体(1)内的中空腔室(11)底部还设有带内腔室(21)的内腔体(2),内腔体侧壁均匀环设有若干分流孔(22),内腔体上端设有入口(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良陈雪飞王志芬应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陈红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