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苯化耐高温耐冲击易排气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97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苯化耐高温耐冲击易排气胶带。有益效果:在分子量为103~104的丙烯酸丁酯胶粘剂中加入丙烯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苯化耐高温耐冲击易排气胶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带
,公开了一种无苯化耐高温耐冲击易排气胶带。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胶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随处可见,它是工业制造、电子组装中不可或缺的材料。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胶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提倡环保的大环境下,人们要求产品无苯化,无苯化胶带对环境和人体无害,但现有技术制备的无苯化胶带适用范围有限,无法满足制作耐高温耐防爆膜胶带的需要。
[0003]防爆膜胶带的目的是防止因外部撞击产生的玻璃碎片飞散对人们产生伤害,对胶带的抗冲击性能有极高的要求,但现有技术制备的无苯胶带由于材料分子量的增大,胶层内聚性能过高,导致胶带在遭到跌落剪切等破坏模式以及高温贴合制程下,胶带的抗冲击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变差,同时常规胶带在经高温压合过程时易产生鼓泡,最终制得的成品鼓泡不消失并伴随褶皱现象,导致胶带质量和使用寿命大大下降。
[0004]因此,提供一种无苯、耐高温性能好、抗冲击性能好、排气性能好的胶带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苯化耐高温耐冲击易排气胶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无苯化耐高温耐冲击易排气胶带,所述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在无苯化胶粘剂中加入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混合均匀,得无苯化胶水;
[0009]S2:将基材电晕后,涂覆无苯化胶水,涂覆厚度为13~15μm,在无苯化胶水表面覆盖网格离型膜,熟化,得到胶带。
[0010]较为优化地,所述无苯化胶水的剥离力为500~800gf/in;所述网格离型膜的型号为W20(离型面网格格子规格为20μm*20μm)。
[0011]较为优化地,所述无苯化胶水包括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计,无苯化胶粘剂100份,环氧树脂2.5~3.5份、固化促进剂为1.7~2.5份。
[0012]较为优化地,所述无苯化胶粘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将胶粘剂、庚烷、引发剂混合,温度升高至60~70℃,搅拌,反应8~15min后,滴加小分子单体,加入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反应8~20min,快速降至室温,得改性胶粘剂;
[0014]S2:向改性胶粘剂中加入增粘树脂、庚烷,搅拌,反应4~9h,每隔1~2h补加一次溶剂以保证溶剂份数不减少;反应完成后,在反应余热≥40℃时,加入改性镀镍碳纤维粉、增韧剂,待温度降为室温后,静置1~3h,得无苯化胶粘剂。
[0015]较为优化地,所述小分子单体为丙烯酸
‑2‑
乙基己酯单体;所述胶粘剂为分子量为103~104的丙烯酸丁酯胶粘剂;所述增粘树脂包括萜烯树脂和脂肪烃树脂。
[0016]较为优化地,所述无苯化胶粘剂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30~50份胶粘剂、210~290份庚烷、0.1~0.2份引发剂、6~10份小分子单体、0.3~0.5份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7~1.3份萜烯树脂、0.2~0.5份脂肪烃树脂、3~5份改性镀镍碳纤维粉、0.3~0.5份增韧剂。
[0017]较为优化地,所述改性镀镍碳纤维粉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取镀镍碳纤维粉溶于乙醇水溶液,超声分散,加入硅烷偶联剂、硼酸,升温至70~80℃,搅拌1~2h,过滤干燥得改性镀镍碳纤维粉。
[0018]较为优化地,所述改性镀镍碳纤维粉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0.75~0.9份镀镍碳纤维粉、8~15份乙醇水溶液、0.5~2份硅烷偶联剂、3~6份硼酸。
[0019]较为优化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基硅烷偶联剂。
[0020]较为优化地,所述无苯化胶水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计,在无苯化胶粘剂中加入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均匀,得无苯化胶水。
[0021]较为优化地,所述无苯化胶水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无苯化胶粘剂100份,环氧树脂2.5~3.5份、固化促进剂为1.7~2.5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8~12份。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选用分子量为103~104的无苯丙烯酸丁酯胶粘剂为主体、使用丙烯酸
‑2‑
乙基己酯单体、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进行改性,使酰卤基团和自由基发生反应,将小分子基团与大分子量基团交联,增加结构复杂混乱程度,并且在反应结束后快速降温,避免分子链交联形成大分子基团,获得一种无苯化的改性胶黏剂,具有稳定的剥离力,从而由于制备粘性稳定的胶水,使得胶水具有高温稳定性;
[0023](2)使用以无苯丙烯酸丁酯胶粘剂为主体制备得到的改性胶黏剂,并将其与萜烯树脂、低分子量脂肪烃树脂混合,形成高温下粘性稳定的胶水(300℃下,剥离力稳定在500~800gf/in),避免了因分子量过大造成的耐高温性能差、抗冲击性能差的问题;
[0024](3)使用硅烷偶联剂将硼酸与镀镍碳纤维粉连接,镀镍碳纤维粉与硼酸都可提升胶体的耐高温性能,硼酸还可以与后续步骤中加入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缩合,进一步提升胶体抗冲击性能;硅烷偶联剂中含有有机官能团,与胶水的相容性好,有利于提高胶体稳定性;
[0025](4)选用W20型网格离型膜,解决高温制程中产生气泡的问题,使制得的胶带具有良好的通气性;
[0026](5)控制胶层厚度在13~15μm之间,保证胶带的抗冲击性能和耐化学抗冲击性能>0.5J。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以下实施例中,原料:丙烯酸丁酯胶粘剂(梯希爱)、硼酸(CAS:98

80

6)、乙醇水溶液(乙醇含量:50%,其余为水)、硅烷偶联剂(型号:KH

791)、庚烷(CAS:142

82

5,天津科密欧)、偶氮二异丁腈(阿拉丁)、丙烯酸
‑2‑
乙基己酯(CAS:103

11

7,梯希爱)、N,N

亚甲基双
丙烯酰胺(CAS:110

26

9,阿拉丁)、萜烯树脂(型号KT100,武汉卡诺斯科技有限公司)、脂肪烃树脂(型号:Escorez1315,埃克森美孚)、镀镍碳纤维粉(型号:800

1000目,东莞市聚欧纳新材料有限公司)、丙烯酸异冰片酯(CAS:5888

33

5,西格玛奥德里奇贸易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苯化耐高温耐冲击易排气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无苯化胶粘剂中加入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混合均匀,得无苯化胶水;S2:将基材电晕后,涂覆无苯化胶水,涂覆厚度为13~15μm,在无苯化胶水表面覆盖网格离型膜,熟化,得到胶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苯化耐高温耐冲击易排气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苯化胶水的剥离力为500~800gf/in;所述网格离型膜的型号为W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苯化耐高温耐冲击易排气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苯化胶水包括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计,无苯化胶粘剂100份,环氧树脂2.5~3.5份、固化促进剂为1.7~2.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苯化耐高温耐冲击易排气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苯化胶粘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将胶粘剂、庚烷、引发剂混合,温度升高至60~70℃,搅拌,反应8~15min后,滴加小分子单体,加入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反应8~20min,快速降至室温,得改性胶粘剂;S2:向改性胶粘剂中加入增粘树脂、庚烷,搅拌,反应4~9h,每隔1~2h补加一次庚烷;反应完成后,在反应余热≥40℃时,加入镀镍碳纤维粉、增韧剂,待温度降为室温后,静置1~3h,得无苯化胶粘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苯化耐高温耐冲击易排气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单体为丙烯酸
‑2‑
乙基己酯单体;所述胶粘剂为分子量为103~104的丙烯酸丁酯胶粘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启雨陈向晖周奎任
申请(专利权)人:世晨材料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