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种粉体原料混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092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种粉体原料混合系统,包括支撑架,还包括排料腔、排料斗、盛料槽、混料腔、下部位于混料腔内且用于将多种粉体混合的混合机构、位于混料腔底部的入料斗、位于混料腔下部的入料口,入料口与入料斗连通,混料腔的顶部设有出料口且与排料腔连通,粉料从入料口进入混料腔内经过混合机构的混合并向上移动至混料腔顶部的出料口后进入排料腔并经过排料斗排出至盛料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入料斗和入料口位于排料腔的底部,便于多种粉料的加入,避免了粉料被吊起一定的高度,减轻工人的工作负担,混料腔和排料腔相互独立,使混合效果好,且混合后的粉体从混料腔顶部进入排料腔,在粉体下落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混合,提高了混合的效果。了混合的效果。了混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种粉体原料混合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煤炭混合
,具体涉及一种多种粉体原料混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炭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多种有助于煤炭燃烧的助燃粉体加入煤粉内并搅拌均匀,现有的用于将多种粉料搅拌混合均匀的设备一般是将多种粉体通过支撑架放置在高处,然后将各种粉体加入混合腔体顶部的进料口内进行搅拌混合,现有设备混合腔体的进料口位于顶部,各种粉料的罐体需要通过支撑架支撑一定的高度,即需要通过吊钩等设备将粉体运送至一定的高度,增加操作难度,同时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混合腔体内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混合腔体的顶部和底部且均与混合腔体连通,即搅拌后的粉体和未搅拌的粉体均位于混合腔体内,由于粉料重力的作用粉料容易堆积在混合腔体的底部,搅拌效果不好,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2040026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粉体自动配料系统,包括混合罐,所述混合罐的顶部安装有通过螺栓固定的顶盖,所述顶盖的中心贯穿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位于混合罐内部的一端外表面套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位于混合罐内部的底端外表面套设有毛刷,所述混合罐的外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及该专利的混合罐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混合罐的顶部和底部且均与混合腔体连通,即搅拌后的粉体和未搅拌的粉体均位于混合罐体内,由于粉料重力的作用粉料容易堆积在混合罐的底部,搅拌效果不好,且各种粉体均需要被起吊一定的高度并进入混合罐内,增加操作难度,同时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0003]因此,提供一种粉料从混合壳体底部加入且粉料混合腔和粉料排料腔分离混合效果好的多种粉体原料混合系统,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料从混合壳体底部加入且粉料混合腔和粉料排料腔分离混合效果好的多种粉体原料混合系统。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多种粉体原料混合系统,包括支撑架,还包括与支撑架的固定连接的排料腔、与排料腔的下部连通且使排料腔内的粉料排出的排料斗、位于排料斗下部的盛料槽、底部位于排料腔的下方且顶部位于排料腔内的混料腔、下部位于混料腔内且用于将多种粉体混合的混合机构、位于混料腔底部的入料斗、位于混料腔下部的入料口,入料口与入料斗连通,混料腔的顶部设有出料口且与排料腔连通,粉料从入料口进入混料腔内经过混合机构的混合并向上移动至混料腔顶部的出料口后进入排料腔并经过排料斗排出至盛料槽。
[0007]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驱动轮、与驱动轮、与驱动轮连接且位于混料腔内的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将粉体吸入混料腔且对粉体混合的同时带动粉体上升至混料腔的顶部,粉体经过混料腔的顶部落入排料腔内经过排料斗排出。
[0008]所述混料组件包括与混料腔的底部通过轴承座连接的第一转动轴、沿第一转动轴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旋板,第一转动轴的顶部与驱动轮连接且与驱动轮同步转动。
[0009]所述混料组件包括与混料腔的底部通过轴承座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沿第二转动轴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旋板和第二螺旋板,第二转动轴的顶部与驱动轮连接且与驱动轮同步转动,第一螺旋板和第二螺旋板通过连接杆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
[0010]所述第一螺旋板和第二螺旋板对称设置。
[0011]所述排料腔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一筒体、与第一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呈锥形的第二筒体,第二筒体的底部与混料腔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2]所述排料腔的顶部设有盖板。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入料斗和入料口位于排料腔的底部,便于多种粉料的加入,避免了粉料被吊起一定的高度,减轻工人的工作负担,混料腔和排料腔相互独立,使混合效果好,且混合后的粉体从混料腔顶部进入排料腔,在粉体下落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混合,提高了混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6]图3为A

A方向的剖面图;
[0017]图4为混料机构的结果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混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排料腔1,混料腔2,支撑架3,排料斗4,盛料槽5,入料斗6,盖板7,驱动电机8,混合组件9,驱动轮10,第一转动轴91,第一螺旋板92,第二转动轴93,第二螺旋板94,第三螺旋板95,支撑杆96。
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种粉体原料混合系统,包括支撑架3,还包括与支撑架3的固定连接的排料腔1、与排料腔1的下部连通且使排料腔1内的粉料排出的排料斗4、位于排料斗4下部的盛料槽5、底部位于排料腔1的下方且顶部位于排料腔1内的混料腔2、下部位于混料腔2内且用于将多种粉体混合的混合机构、位于混料腔2底部的入料斗6、位于混料腔2下部的入料口21,所述排料腔1的顶部设有盖板7,入料口21与入料斗6连通,便于粉体从入料斗6进入混料腔2内,混料腔1的顶部设有出料口且与排料腔2连通,粉料从入料口21进入混料腔2内经过混合机构的混合并向上移动至混料腔2顶部的出料口后进入排料腔1并经过排料斗4排出至盛料槽5,入料斗和入料口位于排料腔的底部,便于多种粉料的加入,避免了粉料被吊起一定的高度,减轻工人的工作负担,混料腔和排料腔相互独立,使粉体混合效果好,且混合后的粉体从混料腔顶部进入排料腔,在粉体下落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混合,提高了混合的效果。
[0022]如图4所示,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与支撑架3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8、与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的驱动轮10、与驱动轮10、与驱动轮10连接且位于混料腔2内的混合组件9,混合组件9将粉体吸入混料腔2且对粉体混合的同时带动粉体上升至混料腔2的顶部,粉体经过混料腔2的顶部落入排料腔1内经过排料斗4排出,混料腔2的底部封堵,混料腔2的顶部设有开口,即粉体在混料腔2内混合均匀后从混料腔2的顶部排出,粉体在下落的时候进行二次自重力混合,混合效果好,粉体在混料腔2内进行混合,避免混合不均匀的粉体排出。
[0023]如图3所示,所述混料组件9包括与混料腔2的底部通过轴承座连接的第一转动轴91、沿第一转动轴9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螺旋板92,第一转动轴91的顶部与驱动轮10连接且与驱动轮10同步转动,第一螺旋板92将粉体混合均匀,且第一螺旋板92件粉体混合均匀的同时带动粉体上升,粉体从混料腔2的顶部排出,受到重力的作用粉体下落的同时进行二次混合,混合效果好。
[0024]所述排料腔1包括呈圆柱形的第一筒体、与第一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呈锥形的第二筒体,第二筒体的底部与混料腔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筒体的顶部直径大于第二筒体的底板直径,第二筒体的设置,便于粉体的聚集,从而使粉体排出顺畅。
实施例2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种粉体原料混合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种粉体原料混合系统,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支撑架的固定连接的排料腔、与排料腔的下部连通且使排料腔内的粉料排出的排料斗、位于排料斗下部的盛料槽、底部位于排料腔的下方且顶部位于排料腔内的混料腔、下部位于混料腔内且用于将多种粉体混合的混合机构、位于混料腔底部的入料斗、位于混料腔下部的入料口,入料口与入料斗连通,混料腔的顶部设有出料口且与排料腔连通,粉料从入料口进入混料腔内经过混合机构的混合并向上移动至混料腔顶部的出料口后进入排料腔并经过排料斗排出至盛料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种粉体原料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包括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驱动轮、与驱动轮、与驱动轮连接且位于混料腔内的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将粉体吸入混料腔且对粉体混合的同时带动粉体上升至混料腔的顶部,粉体经过混料腔的顶部落入排料腔内经过排料斗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种粉体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轩翟俊峰赵长礼王拥军耿莉吴浩然李永郑炳泰林银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