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排热装置、羽流消减系统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1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3/117,244号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2]本公开涉及羽流消减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具有蒸发式热交换器的排热装置的羽流消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3]排热装置,如冷却塔,可利用一个或多个蒸发式热交换器来冷却工艺流体。如本文所用,术语蒸发式热交换器是指利用蒸发冷却来冷却工艺流体的热交换器。冷却塔中使用的蒸发式热交换器可以包括直接蒸发式热交换器,例如填充板,其中工艺流体通过气流被直接冷却。可替代地,在冷却塔中使用的蒸发式热交换器可以包括间接蒸发式热交换器,其中工艺流体通过介入结构与冷却气流分离。例如,间接蒸发式热交换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蛇形回路管道或板匣(plate cassettes),其具有工艺流体行进通过的内部,以及将蒸发液体分配到蛇形回路管道的外表面上的蒸发式液体分配组件。
[0004]蒸发式热交换器通常利用水作为工艺流体。在某些大气条件下,特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排热装置,包括:进气口;排气口;蒸发式热交换器;主风扇,其可操作以将第一环境空气引导到所述进气口中,使所述第一环境空气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相互作用以产生加热空气,并将所述加热空气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羽流消减风扇,其可操作以引导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下游的加热空气接触;和控制器,其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主风扇和所述羽流消减风扇,所述控制器具有羽流消减模式,其中所述控制器操作所述羽流消减风扇以使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加热空气接触,以冷却所述加热空气并消减羽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热装置,其中,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可操作以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下游的和所述排气口上游的加热空气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热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和所述排气口之间的集气室;和其中,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可操作以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集气室中的加热空气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热装置,其中,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可操作以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排气口下游的所述加热空气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热装置,还包括外部结构,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在所述外部结构中,所述进气口允许环境空气流进入所述外部结构的内部,并且所述排气口允许加热空气离开所述外部结构的内部;和其中,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在所述外部结构的外部,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可操作成一旦所述加热空气已经从所述排气口排出则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加热空气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热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具有冷却模式,在所述冷却模式中,所述控制器操作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在第一方向上,以帮助将所述第一环境空气引导到所述进气口中,使所述第一环境空气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相互作用,并将所述加热空气从所述排气口排出;和其中,所述控制器的羽流消减模式包括所述控制器操作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以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下游的所述加热空气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热装置,其中,所述主风扇包括多个主风扇,并且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包括多个羽流消减风扇;其中,所述控制器具有冷却模式,在所述冷却模式中,所述控制器操作所述主风扇和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在第一方向上,使得所述主风扇和所述羽流消减风扇二者协作将所述第一环境空气引导到所述进气口中,使所述第一环境空气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相互作用,并且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加热空气;和其中,所述控制器的羽流消减模式包括所述控制器:操作所述主风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和操作羽流消减风扇在与所述羽流消减风扇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使得羽流消
减风扇引导第二环境空气与蒸发式热交换器下游的加热空气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热装置,其中,所述主风扇可操作以使所述加热空气沿第一方向从所述排气口排出;和其中,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可操作以在横向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加热空气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热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和所述排气口之间的集气室;其中,所述主风扇可操作以使所述集气室中的加热空气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排气口排出;和其中,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可操作以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的第二方向上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集气室中的加热空气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热装置,还包括在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下游和所述排气口上游的可调节风门;和其中,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可操作以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通过所述可调节风门并与所述加热空气接触。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热装置,还包括外部结构,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在所述外部结构中;其中,所述外部结构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可调节风门的地面;和其中,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可操作以将所述第二环境空气向上抽吸通过至少一个可调节风门并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下游的所述加热空气接触。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热装置,其中,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包括传热元件、流体分配系统和贮槽,所述流体分配系统被配置为将包含水的流体分配到所述传热元件上,所述贮槽用于收集流体。13.一种操作排热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操作主风扇以将第一环境空气引导到所述排热装置的进气口中,使所述第一环境空气与蒸发式热交换器相互作用以产生加热空气,并将所述加热空气从所述排热装置的排气口排出;至少部分地基于环境空气变量来确定羽流形成条件;和响应于确定羽流形成条件,操作羽流消减风扇以引导第二环境空气与加热空气接触,以冷却加热空气并消减羽流。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包括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在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的下游和所述排热装置的所述排气口的上游与所述加热空气接触。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包括将所述第二环境空气引导到与所述排热装置的排气口上游的排热装置的集气室中的加热空气接触。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包括在所述加热空气已经从所述排热装置排出之后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排气口下游的所述加热空气接触。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排热装置包括外部结构,所述外部结构包
括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排气口,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在所述外部结构中;其中,操作所述主风扇包括将所述第一环境空气引导通过所述进气口并进入所述外部结构的内部,使所述第一环境空气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相互作用,以在所述外部结构的内部产生所述加热空气,并且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所述加热空气;和其中,操作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包括在所述加热空气已经从所述外部结构的所述排气口排出之后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加热空气接触。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操作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在第一方向上,以帮助将所述第一环境空气引导到所述进气口中,使所述第一环境空气与所述蒸发式热交换器相互作用以产生加热空气,并将所述加热空气从所述排气口排出;和其中,操作所述羽流消减风扇以引导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加热空气接触包括操作所述羽流消减风扇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以引导所述第二环境空气与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