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SPL16和SPL23基因在调控杨树休眠时期转换上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584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杨树SPL16和SPL23基因在调控杨树顶芽休眠时期转换上的应用,所述杨树SPL16基因编码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所述SPL23基因编码SEQ ID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通过CRISPR/Cas9编辑系统敲除SPL16基因或同时敲除SPL16/SPL23基因,从而推迟杨树在感知秋季光周期变化(短日照条件)后顶芽生长停止和进入休眠期的时间。通过推迟林木在秋季短日照条件下的休眠时间能够延长树木的生长期,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提高树木光合固碳和生物量积累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固碳和生物量积累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固碳和生物量积累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杨树SPL16和SPL23基因在调控杨树休眠时期转换上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杨树SPL16和SPL23基因在调控杨树休眠时期转换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北温带的多年生林木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秋季短日照条件下顶芽生长停止,休眠建立,随之叶片衰老并脱落,以增加植物对逆境的抵御能力,安全度过对树木生存不利的冬季环境。经过冬天一定时间的低温后,休眠解除,顶芽发生质变在来年春天开始萌芽。顶芽的休眠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生态休眠(ecodormancy)—内休眠(endodormancy)—生态休眠(Shim et al.,2014)。在生态休眠阶段顶端分生组织细胞保持一定对生长因子的反应能力,若环境条件适宜顶芽则可恢复生长。而处于内休眠阶段的干细胞对于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消失,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后才能够打破内休眠状态,恢复对环境的反应能力。
[0003]光周期(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是一种决定树木季节性生长停止最佳时间的关键环境信号。当光周期短于生长的临界阈值(短日照,S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杨树SPL16或/和SPL23基因在调控杨树季节性生长过程中顶芽的休眠时期转换上的应用,所述SPL16基因编码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所述SPL23基因编码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通过CRISPR/Cas9编辑系统敲除SPL16基因或同时敲除SPL16/SPL23基因,从而推迟杨树感知秋季光周期变化后顶芽生长停止和进入休眠期的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PL1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SPL2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4.一种构建减弱杨树响应短日照条件,延缓顶芽生长停止和休眠时间的杨树株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针对杨树SPL16基因或同时针对SPL16和SPL23基因的编辑载体;所述SPL1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洪彬罗克明罗梦庭李懿邓娇肖星月孔涵颖苏若南
申请(专利权)人: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