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春兰种子萌发的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38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春兰种子萌发的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应用,该恶臭假单胞菌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259。本发明专利技术恶臭假单胞菌,不仅可以通过溶磷、产IAA促进种子萌发,而且可以通过上调右泛醇、烟酰胺及其介导的辅酶A、生物碱合成途径的表达,促进春兰辅酶A合成以及提高春兰生物碱合成能力,进而促进春兰种子的萌芽和幼苗的生长。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恶臭假单胞菌菌株,可作为春兰种子萌发、春兰组培物生长的促进剂,促进春兰种子的高效萌发和春兰组培物的快速生长,有利于促进春兰特别是野生春兰的共萌发繁育,对于实现濒危野生兰科物种的原位保育,乃至人工繁育的产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春兰种子萌发的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恶臭假单胞菌,具体涉及一株促进春兰种子萌发的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在促进春兰种子萌发和促进组培物生长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开展野生濒危兰科(Orchidaceae)植物的多样性保护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生态与环境领域的重点工作。尽管兰科名品的人工组培快繁已经形成了市场规模,但野生兰科的濒危状况未见改善,迄今兰科仍然是世界级的保育物种,全科列入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还被纳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
[0003]造成野生兰科濒危的主要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兰科作为典型的菌根植物,在野外自然条件其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对菌根菌有绝对的依赖性,在部分成年兰科植物中菌根共生系统仍为植株的正常生长提供营养并促进开花结实,可谓“从头到脚”即从昆虫传粉到菌根共生,都体现了生物共生关系,过度依赖菌根共生系统给物种繁育及资源保护带来了极大困难;二是不同属种的兰科植物,其蒴果成熟时期及种子萌发的条件均差异较大,不同种类的兰科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对生长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也差异较大,导致对特定兰科品种的促萌发技术难以推广应用到其他品种,即现有的共生萌发菌种也不具备广谱应用的参考性。
[0004]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因花和叶气质优雅、花香馥郁及悠久的国兰文化而备受欢迎,素有“天下第一香”的美誉,因其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这也导致野生春兰资源被大量盗挖,加之栖息地破坏与生态环境恶化,春兰种质资源迅速枯竭,对野外种群延续及遗传多样性资源的保护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然而,针对春兰特别是野生春兰进行有效保护和原位扩繁保育的技术仍然相当匮乏。因此,为了实现野生春兰资源的保护,快速高效地获得更多促进春兰种子萌发的共生菌是解决野生春兰植物原位保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0005]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菌根菌对兰科植物的促萌发、促生长机理不同,现有技术对春兰共生菌的资源挖掘主要集中在菌根真菌(orchid mycorrhizal fungi,OMF)和非菌根真菌(non

mycorrhizal fungi,NMF),较少涉及同样能与兰科种子形成共生关系的内生细菌(endophytic bacteria),即使关注细菌也主要是以非培养条件(non

culturable condition)下的菌群多样性为主,而直接利用可培养条件(culturable condition)下的内生细菌高效促萌的案例较少。但是,在实际产业化生产中,细菌较真菌具有易发酵、好调控、培养周期短等优势,在提高宿主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水平,以及病害抗逆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开发春兰种子萌发共生细菌具备必要性。
[0006]此外,对细菌研究的公知认为,同属不同种间的细菌在定殖入宿主(动物或植物)后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代谢活性差异,进而形成不同的宿主

细菌间的互作效应。故即使同属但不同种的细菌,其对于特定宿主的互作效应也不具备对其他细菌种和植物宿主的参考性。虽然在对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的研究中发现,其可作为土壤或植物的内生菌,具有在植物内或土壤环境中定殖和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合大量发酵生产;
能迅速利用种子和根系分泌物;能合成有益次生代谢物,如抗生素、铁载体及其他促生物质;适应环境压力能力强等优势,但是,同属不同种(species)的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用于促进春兰等兰科植物萌发与生长是未知的。与此同时,在本申请专利技术人的前期研究中发现,同属不同种(species)的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对春兰种子的促萌发效果、对春兰幼苗的促生长效果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不能有效促进春兰种子的萌发,也难以促进对春兰幼苗的生长。因此,获得一株能够促进春兰高效萌发以及快速生长的假单胞菌属细菌,对于实现濒危野生兰科物种的原位保育,乃至人工繁育的产业化生产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株促进春兰种子萌发的恶臭假单胞菌及其应用,该恶臭假单胞菌不仅可以通过溶磷、分泌IAA促进种子萌发,而且可以通过上调右泛醇(Dexpanthenol)、烟酰胺(Niacinamide)及其介导的辅酶A、生物碱合成途径的表达,促进春兰辅酶A合成以及提高春兰生物碱合成能力,进而促进春兰种子的萌芽和幼苗的生长。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株促进春兰种子萌发的恶臭假单胞菌,所述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 putida,代号为CH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3年03月06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259。
[0010]上述的促进春兰种子萌发的恶臭假单胞菌,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恶臭假单胞菌是从野生春兰的根部经分离、纯化后获得。
[0011]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促进剂,所述促进剂包含上述的恶臭假单胞菌。
[0012]上述的促进剂,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促进剂中恶臭假单胞菌的浓度为1
×
108CFU/mL~1
×
10
10
CFU/mL。
[0013]上述的促进剂,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促进剂中恶臭假单胞菌的浓度为0.5
×
109CFU/mL~1.5
×
109CFU/mL。
[0014]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促进剂在促进春兰种子萌发中的应用。
[0015]上述的应用,进一步改进的,包括以下步骤:将促进剂与春兰种子混合,在促进剂的作用下对春兰种子进行培养;所述春兰种子为野生春兰种子。
[0016]上述的应用,进一步改进的,包括以下步骤:将春兰种子制成种子悬浮液,将种子悬浮液播种到涂布有促进剂的平板上进行培养;所述春兰种子为野生春兰种子。
[0017]作为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促进剂在促进春兰组培物生长中的应用。
[0018]上述的应用,进一步改进的,包括以下步骤:将促进剂与春兰组培物混合,在促进剂的作用下对春兰组培物进行培养;所述春兰组培物为野生春兰组培物。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针对现有兰科植物共生体系仍然存在促萌发周期长、发芽势和萌发率较低等缺
陷,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提供了一株促进春兰种子萌发的恶臭假单胞菌,该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 putida,代号为CH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3年03月06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259,它是从野生春兰的根部分离和纯化获得兰科植物内生细菌。与现有常规兰科植物内生细菌不同,本专利技术恶臭假单胞菌,不仅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促进春兰种子萌发的恶臭假单胞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类命名为Pseudomonas putida,代号为CH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3年03月06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25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春兰种子萌发的恶臭假单胞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恶臭假单胞菌是从野生春兰的根部经分离、纯化后获得。3.一种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恶臭假单胞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中恶臭假单胞菌的浓度为1
×
108CFU/mL~1
×
10
10
CFU/m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中恶臭假单胞菌的浓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咏华陈佳伟张轩徐婷吴子剑黄忠良黄兢李辉覃晓莉李梓杨范慧欣钟艺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