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小白菜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016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育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富硒小白菜育苗装置,包括:下种筒;储种筒,下端插接在所述下种筒内,且其下端开口逐渐变小;播种板,外端头贯穿所述下种筒右侧壁、内端头位于所述下种筒内,所述播种板遮挡所述储种筒的下端开口且开设有与所述储种筒下端开口对应的储种孔;遮挡板,位于所述播种板下方,其一端一体成型在所述下种筒右侧内壁上、一端与所述下种筒左侧内壁之间留设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育苗装置操作简单,且不受穴盘形状的限制,特别适合试验过程中育苗播种。另外,在播种板的内端头上设置限位杆,限位杆上设置复位弹簧,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可以实现播种板的快速复位,便于提高播种效率。便于提高播种效率。便于提高播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小白菜育苗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育苗装置
,具体属于一种富硒小白菜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杨酸是植物激素的一种,可作为植物抗逆反应所需的信号分子来激活植物防御保护机制,不仅涉及抵御外界生物胁迫,而且参与应对各种非生物胁迫(高温、低温、盐渍、干旱、重金属、紫外辐射、臭氧等逆境),在植物信号传导和抗逆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减轻Cd、Hg、Ni、Pb和Mn等各种重金属元素的胁迫。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通过喷施外源水杨酸可以提高小白菜硒含量,针对该发现申请了相关专利:申请号CN202010404225.9,一种不加外源硒提高小白菜硒含量的种植方法。为了进一步探究外源水杨酸提高小白菜硒含量的机制,专利技术人还做了其他相关研究。
[0003]在研究外源水杨酸提高小白菜硒含量的机制时,必不可少的需要育苗。穴盘育苗是常见的育苗方式之一,穴盘育苗具有省种子、成苗快和起苗及定植不伤根系等优点。在一些育苗厂,通常采用全自动播种机装盘和播种,这种方式虽然高效,但是对于规模较小或不成规模的生产育苗和试验育苗来说,成本较高。
[0004]现有技术中还有其他育苗的方式,申请号CN202220907810.5,公开了一种小粒种子穴盘育苗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框,两侧中部设有外端向下倾斜的储种槽;储种板,水平设置于所述播种框中部并与其拆卸连接;所述储种板上均匀设置多个储种孔;以及播种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储种板下方并与所述播种框滑动导向配合,所述播种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播种孔。该专利公开的小粒种子穴盘育苗播种装置操作简单,可以较为精准的控制播种量,有利于提高蔬菜等作物种子穴盘育苗的效率。不可否认该专利公开的穴盘育苗播种装置确实可以取得上述技术效果,但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其储种板上储种孔的数量以及播种板上播种孔的数量需要与穴盘对应,而实际情况是,育苗用穴盘的尺寸有很多种,使得在使用不同穴盘进行播种育苗时,就需要更换与其对应的储种板及播种板;其次,在播种时,需要晃动播种框使每个储种孔内都进入有种子,然后在将剩余的种子转移至储种槽内,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麻烦。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小白菜育苗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育苗播种装置存在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富硒小白菜育苗装置,包括:
[0009]下种筒,所述下种筒为两端开口且横截面呈矩形的结构;
[0010]储种筒,所述储种筒的下端插接在所述下种筒内,且其下端开口逐渐变小;
[0011]播种板,所述播种板外端头贯穿所述下种筒右侧壁并伸出所述下种筒、内端头位于所述下种筒内并与所述下种筒左侧内壁之间留设间隙,所述播种板遮挡所述储种筒的下端开口且开设有与所述储种筒下端开口对应的储种孔;
[0012]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播种板下方并遮挡所述储种孔的下端,所述遮挡板一端一体成型在所述下种筒右侧内壁上、一端与所述下种筒左侧内壁之间留设间隙。
[0013]作为优选,所述播种板的外端头上一体成型有一限位板;当按压所述限位板时,所述播种板移动,所述遮挡板不再遮挡所述储种孔。
[0014]作为优选,所述播种板内端头上间间隔设置有2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播种板、一端贯穿并伸出所述下种筒左侧壁后一体成型有限位帽。
[0015]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
[0016]作为优选,所述下种筒的底部开口逐渐变小。
[0017]作为优选,所述播种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储种筒的下端开口、下表面贴合所述遮挡板。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的育苗装置在对富硒小白菜育苗时,按压限位板,播种板向左移动,复位弹簧继续被压缩,播种板带动位于储种孔内的种子同步向左移动,当播种板向左移动一端距离后,遮挡板不再遮挡储种孔的下端,储种孔内的种子受自身重力作用从储种孔内掉落出来进入到下种筒内,这部分种子顺着下种筒下落并从下种筒底部的开口掉落出来,这样种子便点播在穴内。操作简单,且不受穴盘形状的限制,特别适合试验过程中育苗播种。
[0020](2)本技术在播种板的内端头上设置限位杆,限位杆上设置复位弹簧,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可以实现播种板的快速复位,便于提高播种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主视图;
[0023]图3为图1剖视图;
[0024]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0025]图5为图3主视图。
[002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0、下种筒;200、储种筒;300、播种板;301、储种孔;302、限位板;303、限位杆;3031、限位帽;304、复位弹簧;400、遮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对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
[0030]参阅附图1

5,一种富硒小白菜育苗装置,包括:
[0031]下种筒100,下种筒100为两端开口且横截面呈矩形的结构,下种筒100的底部开口逐渐变小;
[0032]储种筒200,储种筒200的下端插接在下种筒100内,且其下端开口逐渐变小;
[0033]播种板300,播种板300外端头贯穿下种筒100右侧壁并伸出下种筒100、内端头位于下种筒100内并与下种筒100左侧内壁之间留设间隙,播种板300遮挡储种筒200的下端开口且开设有与储种筒200下端开口对应的储种孔301;
[0034]遮挡板400,遮挡板400位于播种板300下方并遮挡储种孔301的下端,遮挡板400一端一体成型在下种筒100右侧内壁上、一端与下种筒100左侧内壁之间留设间隙。
[0035]在本实施例中,播种板300的外端头上一体成型有一限位板302;当按压限位板302时,播种板300移动,遮挡板400不再遮挡储种孔301;播种板300内端头上间间隔设置有2个限位杆303,限位杆303一端螺纹连接播种板300、一端贯穿并伸出下种筒100左侧壁后一体成型有限位帽3031;为实现播种板300的自动复位,限位杆303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04,复位弹簧304处于预压缩状态;
[0036]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播种板300的上表面贴合储种筒200的下端开口、下表面贴合遮挡板400。
[0037]使用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小白菜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种筒,所述下种筒为两端开口且横截面呈矩形的结构;储种筒,所述储种筒的下端插接在所述下种筒内,且其下端开口逐渐变小;播种板,所述播种板外端头贯穿所述下种筒右侧壁并伸出所述下种筒、内端头位于所述下种筒内并与所述下种筒左侧内壁之间留设间隙,所述播种板遮挡所述储种筒的下端开口且开设有与所述储种筒下端开口对应的储种孔;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播种板下方并遮挡所述储种孔的下端,所述遮挡板一端一体成型在所述下种筒右侧内壁上、一端与所述下种筒左侧内壁之间留设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小白菜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板的外端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钦洁陈锦平郭李怡潘丽萍邢颖曾成城刘永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