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袋开塞露组的移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08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袋开塞露组的移送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缸、第二伺服电缸、三轴气缸、抓手臂以及一个或多个平行气爪,第一伺服电缸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于工作台上;第二伺服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第一滑台;第二伺服电缸沿左右方向延伸;三轴气缸通过L型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的第二滑台;三轴气缸沿上下方向延伸;抓手臂固定连接所述三轴气缸的活塞杆;平行气爪固定连接所述抓手臂;所述平行气爪的两个滑块分别连接L型板,两个L型板相对设置,形成一倒U型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软袋开塞露组作为一个整体,从开塞露输送带的物料仓移送至装盒机输送带的装盒机料仓内。盒机料仓内。盒机料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袋开塞露组的移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塞露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软袋开塞露组的移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开塞露瓶如图1所示,瓶体采用塑料制成,以便于挤压操作。开塞露瓶的高度一般为5~10cm,重量极轻(通常为10克左右)。
[0003]开塞露是家中常备药品,市场需求量极大。但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对于开塞露药品的生产,普遍采用的是仍然是非常原始的人工作业方式。虽然开塞露药品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只是轻体力劳动,但操作人员需要长期重复执行简单而枯燥的劳动,仍然苦不堪言。开塞露药品在上市之前,需要先利用枕式包装机,将灌装有开塞露药剂的开塞露瓶装入软性包装袋并密封,形成软袋开塞露;然后再利用装盒机,将多个(一般为20个)软袋开塞露装入包装盒中,之后才可以上市销售和使用。
[0004]目前,需要通过人工先将多个软袋开塞露作为一组(即软袋开塞露组),装入处于静止状态的装盒机输送带的装盒机料仓内,然后驱动装盒机输送带向前运行,使填装有软袋开塞露组的装盒机料仓到达装盒机,才能够将软袋开塞露组作为一个整体装入开塞露包装盒中,从而实现对软袋开塞露组的包装。这种软袋开塞露组输送方式,需要在装盒机输送带静止时装填物料,然后再输送物料,装盒机输送带只能间歇式运行,因此对装盒机的供料也只能是间歇式的,导致装盒机的装盒操作也只能是间歇式的,这不仅浪费了装盒机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导致开塞露药品的包装效率较低。为此,希望装盒机能够实现连续式装盒操作。
[0005]要实现装盒机的连续式装盒操作,需要将软袋开塞露组作为一个整体,从开塞露输送带101的物料仓100内,移送至与开塞露输送带101并行的装盒机输送带201的装盒机料仓200内,如图2所示。但是,由于软袋开塞露组的软袋开塞露是相互独立的,各软袋开塞露之间并无任何连接关系,如果采用机械手直接对软袋开塞露组进行夹持,软袋开塞露组不可避免会发生散落,因此将软袋开塞露组作为一个整体的移送操作很难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袋开塞露组的移送机构,它可以将软袋开塞露组作为一个整体,从开塞露输送带的物料仓移送至装盒机输送带的装盒机料仓内。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软袋开塞露组的移送机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8]包括第一伺服电缸2、第二伺服电缸3、三轴气缸5、抓手臂6以及一个或多个平行气爪7,第一伺服电缸2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上;第一伺服电缸2的第一滑台21在第一伺服电机22的驱动下能够作纵向往复直线运动;第二伺服电缸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缸2的第一滑台21;第二伺服电缸3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伺服电缸3的第二滑台31在第二
伺服电机32的驱动下能够作横向往复直线运动;三轴气缸5通过L型连接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缸3的第二滑台31;三轴气缸5沿上下方向延伸;抓手臂6固定连接所述三轴气缸5的活塞杆;三轴气缸5能够驱动抓手臂6作垂向往复直线运动;平行气爪7固定连接所述抓手臂6;所述平行气爪7的两个滑块分别连接L型板,两个L型板相对设置,形成一倒U型夹具8。
[0009]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倒U型夹具8由左板8

1、两个顶板8

2和右板8

3组成。
[001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物料仓100由前板100

1、底板100

2和后板100

3组成U型料仓。
[001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物料仓100的宽度S与软袋开塞露的高度相匹配。
[001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倒U型夹具8的长度L与所述物料仓100的长度L相匹配,倒U型夹具8的高度H与物料仓100的高度H相匹配。
[001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倒U型夹具8的最小宽度与所述物料仓100的宽度S相匹配。
[0014]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平行气爪7沿所述开塞露输送带101的长度方向分布。
[0015]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0016]本技术能够将多个彼此之间无任何连接关系的软袋开塞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机械自动化移送,能够有助于实现装盒机的连续式装盒操作,从而大幅提高装盒机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开塞露药品的包装效率。
[0017]本技术能够同时移送多个软袋开塞露组,从而进一步提高装盒机的工作效率,以及提高开塞露药品的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0018]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说明仅是示意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所述原理可按多种方式应用,以实现许多不同的可替代实施方式。这些说明仅用于示出本技术的教导内容的一般原理,不意味着限制在此所公开的技术构思。
[0019]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上文的总体说明和下列附图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图1是开塞露瓶的示意图;
[0022]图2是开塞露输送带和装盒机输送带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0023]图3是物料仓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软袋开塞露组的移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0026]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0027]1为工作台,
ꢀꢀꢀꢀꢀꢀꢀꢀꢀꢀꢀꢀꢀꢀꢀ
2为第一伺服电缸,
[0028]21为第一滑台,
ꢀꢀꢀꢀꢀꢀꢀꢀꢀꢀꢀꢀ
22为第一伺服电机,
[0029]3为第二伺服电缸,
ꢀꢀꢀꢀꢀꢀꢀꢀꢀ
4为L型连接板,
[0030]31为第二滑台,
ꢀꢀꢀꢀꢀꢀꢀꢀꢀꢀꢀꢀ
32为第二伺服电机,
[0031]5为三轴气缸,
ꢀꢀꢀꢀꢀꢀꢀꢀꢀꢀꢀꢀꢀ
6为抓手臂,
[0032]7为平行气爪,
ꢀꢀꢀꢀꢀꢀꢀꢀꢀꢀꢀꢀꢀ
8为倒U型夹具,
[0033]101为开塞露输送带,
ꢀꢀꢀꢀꢀꢀꢀ
201为装盒机输送带,
[0034]100为物料仓,
ꢀꢀꢀꢀꢀꢀꢀꢀꢀꢀꢀꢀ
200为装盒机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袋开塞露组的移送机构,用于将软袋开塞露组作为一个整体,从开塞露输送带(101)的物料仓(100)内,移送至与开塞露输送带(101)并行的装盒机输送带(201)的装盒机料仓(200)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伺服电缸(2),沿前后方向固定设置于工作台(1)上;第一伺服电缸(2)的第一滑台(21)在第一伺服电机(22)的驱动下能够作纵向往复直线运动;第二伺服电缸(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缸(2)的第一滑台(21);第二伺服电缸(3)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伺服电缸(3)的第二滑台(31)在第二伺服电机(32)的驱动下能够作横向往复直线运动;三轴气缸(5),通过L型连接板(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缸(3)的第二滑台(31);三轴气缸(5)沿上下方向延伸;抓手臂(6),固定连接所述三轴气缸(5)的活塞杆;三轴气缸(5)能够驱动抓手臂(6)作垂向往复直线运动;以及一个或多个平行气爪(7),固定连接所述抓手臂(6);所述平行气爪(7)的两个滑块分别连接L型板,两个L型板相对设置,形成一倒U型夹具(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袋开塞露组的移送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恒珍樊红成张长伟曹同洪蒋爱娥赵云飞祝良山张镜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