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外循环的膏霜搅拌均质乳化装置,包括搅拌釜,搅拌釜的釜体上部固定设置有回流管,釜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入口与釜体内腔连通,出料管的出口连接抽料泵的进料端,抽料泵的出料端连接输料管的入口端,输料管的出口端连接回流管的入口,回流管的出口与釜体内腔连通;输料管上固定设置有回流阀;所述釜体内活动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连接电机;所述釜体为由内层和外层组成的空心釜体,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中空层作为蒸汽流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膏霜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加热、搅拌和乳化集中一个釜中完成,并通过设置外循环系统,能够提高物料的混合均匀度。的混合均匀度。的混合均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够实现外循环的膏霜搅拌均质乳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膏霜类药品的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外循环的膏霜搅拌均质乳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膏霜作为化妆品常用的产品形态,是一种乳化型产品。化妆品的生产,是以天然、合成或者提取各种作用不同的物质作为原料,经加热、搅拌和乳化等生产程序加工而成的混合物质。真空乳化罐是化妆品生产厂家广泛使用的生产设备,用于生产膏霜类产品,其采用抽取真空的方式工作,使得产品在搅拌过程中不再混入气泡、造成细菌污染、易氧化及外观不光滑等,从而保证可制造出富有光泽、细腻及延伸性好的优质产品。
[0003]由于膏霜类产品良好的延展性,越来越多的外用药剂如氧化锌软膏、冻疮膏等也采用膏霜制剂的形式,以便于其有效成分的吸收。但是,相比于化妆品,外用药的价格较低,这就要求外用药的生产厂家需尽可能地降低药品制造成本。而采用真空乳化罐会导致生产成本过高,不利于降低药品成本。
[0004]试验发现,膏霜类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真空环境并非必要条件,只要使药品中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就能够达到药品的指标要求。但是,采用现有的搅拌罐,无法实现均匀混合。这是由于膏霜制剂的典型特点是稠度大,因此其流动性差,搅拌过程中搅拌桨遇到的阻力过大,因此需要大功率的电机才能带动。
[0005]另外,现有的搅拌罐用于混合液体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对于流动性差的膏霜制剂的搅拌,混合效果较差,搅拌后的膏霜制剂均匀性也差,达不到药品的制备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外循环的膏霜搅拌均质乳化装置,它可以低成本地实现膏霜制剂的混合乳化。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能够实现外循环的膏霜搅拌均质乳化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8]包括搅拌釜,搅拌釜的釜体1上部固定设置有回流管22,釜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料管21;出料管21的入口与釜体1内腔连通,出料管21的出口连接抽料泵5的进料端,抽料泵5的出料端连接输料管23的入口端,输料管23的出口端连接回流管22的入口,回流管22的出口与釜体1内腔连通;输料管23上固定设置有回流阀24;所述釜体1内活动设置有搅拌机构3,搅拌机构3连接电机4;所述釜体1为由内层11和外层12组成的空心釜体,内层11与外层12之间形成中空层13作为蒸汽流道;外层12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14。
[0009]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21沿垂向设置。
[001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釜体1的底部为半球形。
[001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21位于釜体1的最低点。
[001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垂直设置于釜体1内腔的搅拌轴31,搅拌轴
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杆34;两根侧杆34的上部通过横杆33固定连接搅拌轴31;侧杆34的下部向内弯曲形成弯曲部,两根侧杆34的弯曲部共同连接定位环38;两根侧杆34与搅拌轴31组成框架结构;两根侧杆34与搅拌轴31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001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杆34的弯曲部的弧度与釜体1的底面弧度相同。
[0014]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31上沿轴向分布有多根搅拌主桨32。
[001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主桨32的桨叶沿径向延伸且倾斜设置。
[0016]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主桨32的两侧桨叶的倾斜方向不同。
[0017]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杆34的内侧部沿轴向分布有多根搅拌副桨35。
[0018]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副桨35沿径向延伸且倾斜设置。
[0019]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侧的搅拌副桨35的倾斜方向不同。
[002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副桨35与搅拌主桨32沿轴向交错分布。
[002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杆34的外侧部沿轴向分布有多个侧刮板36,侧刮板36的外缘抵于釜体1的侧壁。
[002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杆34的弯曲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底刮板37,底刮板37的外缘抵于釜体1的底壁。
[002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刮板36和底刮板37采用非金属材料;所述釜体1采用金属材料。
[0024]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0025]本技术能够将膏霜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加热、搅拌和乳化集中一个釜中完成,简化了膏霜制剂的生产工艺,减少了生产设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6]本技术通过设置外循环系统,能够提高物料的混合均匀度。
[0027]本技术在对搅拌釜的内腔充分搅拌的同时,采用蒸汽加热方式对釜体内腔进行加热,能够使得膏霜制剂在釜体内腔混合均匀,并且在高温下实现乳化。
[0028]本技术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与常用的电加热方式相比,能够使膏霜制剂的生产过程更加安全。
[0029]本技术无需在真空负压环境下就能够实现乳化,从而大大减小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3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说明仅是示意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所述原理可按多种方式应用,以实现许多不同的可替代实施方式。这些说明仅用于示出本技术的教导内容的一般原理,不意味着限制在此所公开的技术构思。
[0031]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上文的总体说明和下列附图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3]图1是本技术能够实现外循环的膏霜搅拌均质乳化装置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技术的搅拌釜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3是本技术的搅拌釜的截面示意图;
[0036]图4是本技术的搅拌机构的示意图。
[0037]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0038]1为釜体,
ꢀꢀꢀꢀꢀꢀꢀꢀꢀꢀꢀꢀꢀꢀꢀꢀ
2为釜盖,
[0039]3为搅拌机构,
ꢀꢀꢀꢀꢀꢀꢀꢀꢀꢀꢀꢀ
4为电机,
[0040]5为抽料泵,
[0041]11为内层,
ꢀꢀꢀꢀꢀꢀꢀꢀꢀꢀꢀꢀꢀꢀꢀ
12为外层,
[0042]13为中空层,
ꢀꢀꢀꢀꢀꢀꢀꢀꢀꢀꢀꢀꢀ
14为保温层,
[0043]21为出料管,
ꢀꢀꢀꢀꢀꢀꢀꢀꢀꢀꢀꢀꢀ
22为回流管,
[0044]23为输料管,
ꢀꢀꢀꢀꢀꢀꢀꢀꢀꢀꢀꢀꢀ
24为回流阀,
[0045]31为搅拌轴,
ꢀꢀꢀꢀꢀꢀꢀꢀꢀꢀꢀꢀꢀ
32为搅拌主桨,
[0046]33为横杆,
ꢀꢀꢀꢀꢀꢀꢀꢀꢀꢀꢀꢀꢀꢀꢀ
34为侧杆,
[0047]35为搅拌副桨,
ꢀꢀꢀꢀꢀꢀꢀꢀꢀꢀꢀ
36为侧刮板,
[004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实现外循环的膏霜搅拌均质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釜,搅拌釜的釜体上部固定设置有回流管,釜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入口与釜体内腔连通,出料管的出口连接抽料泵的进料端,抽料泵的出料端连接输料管的入口端,输料管的出口端连接回流管的入口,回流管的出口与釜体内腔连通;输料管上固定设置有回流阀;所述釜体内活动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连接电机;所述釜体为由内层和外层组成的空心釜体,内层与外层之间形成中空层作为蒸汽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外循环的膏霜搅拌均质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沿垂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外循环的膏霜搅拌均质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底部为半球形。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能够实现外循环的膏霜搅拌均质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位于釜体的最低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外循环的膏霜搅拌均质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垂直设置于釜体内腔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杆;两根侧杆的上部通过横杆固定连接搅拌轴;侧杆的下部向内弯曲形成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凤娟,张长伟,赵云飞,曹同洪,沈旭东,黄雅婷,张镜芬,祝良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小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