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视角控制系统及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987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图像显示装置中从所期望的方向显示明亮且清晰的图像并且从除此以外的方向不会看到图像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使用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的视角控制系统及使用所述视角控制系统的图像显示装置。一种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其由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及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相邻的第1取向层构成,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含有液晶化合物及有机二色性物质,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透射率中心轴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法线所成的角度为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视角控制系统及图像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视角控制用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使用该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的视角控制系统及使用该视角控制系统的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使用汽车导航系统等车载用显示器的情况下,存在从显示画面射出到上方向的光映入挡风玻璃等而妨碍驾驶之类的问题。
[0003]以解决这种问题为目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供一种并用在面内具有吸收轴的第1起偏器及相对于法线方向使有机二色性物质的吸收轴取向为0
°
~45
°
的第2起偏器(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方法。在此,第1起偏器能够使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视觉辨认侧的起偏器。
[0004]在该方法中,通过仅透射来自特定方向上的图像的光,而阻挡除其以外的角度上的光的透射,能够由所期望的方向的观察人员观察图像,但是从除其以外的例如窗玻璃的某个方向无法映入图像。
[0005]以往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025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09]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制造视角控制装置中使用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时,从斜上方对使用偶氮苯色素等的光取向膜进行紫外线曝光,在光取向膜表面上产生赋予倾斜角度的各向异性,将用于形成含有有机二色性物质及液晶化合物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涂布液涂布于其上,进行干燥,由此可以使液晶化合物及有机二色性物质倾斜取向而使用。
[0010]但是,在通过这种紫外线曝光在光取向膜表面上产生赋予倾斜角度的各向异性的方法中,紫外线曝光装置必须为高输出且能够照射精密的平行光线的装置。并且,与此同时,为了使有机二色性物质的倾角均匀,为了消除来自所希望的角度以外的光的照射,需要充分抑制曝光环境内的杂散光等大规模的反射光对策。
[0011]其结果,在该方法中,与用于形成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曝光装置相关的成本负担变得非常大。另外,与这样的情况相关联,在对光取向膜赋予倾斜角度来进行紫外线曝光的以往方法中,制作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取向方向的偏差变大,导致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的品质降低。
[0012]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取向控制中使用的曝光装置相关联的成本的负担少且光吸收各向异性层中的有机二色性物质的取向方向均匀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使用该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的视角控制系统及使用该视角控制系统的图像显示装置。
[0013]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4]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了通过以下构成能够实现上述课题。
[0015](1)一种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其具有:
[0016]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及
[0017]第1取向层,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相邻,
[0018]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含有液晶化合物及有机二色性物质,
[0019]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透射率中心轴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法线所成的角度为5
°
以上且小于45
°

[0020]第1取向层为将厚度方向的取向方向从一个表面侧朝向另一个表面侧连续变化的、混合取向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层。
[0021](2)根据(1)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其中,
[0022]第1取向层为由具有聚合性高分子液晶的组合物形成的层。
[0023](3)根据(1)或(2)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其中,
[0024]第1取向层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侧的界面处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取向轴与第1取向层的法线所成的角度为2
°
~50
°

[0025](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其中,
[0026]有机二色性物质相对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总固体成分质量的比率为5质量%以上。
[0027](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其中,
[0028]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液晶化合物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并且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包含显示近晶相的液晶化合物。
[0029](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其具有与第1取向层的与光吸收各向异性层侧相反的一侧相邻且由聚乙烯醇或聚酰亚胺形成的第2取向层。
[0030](7)一种视角控制系统,其具有起偏器及(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
[0031](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在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主表面配置有(7)所述的视角控制系统。
[0032]专利技术效果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低成本且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取向方向均匀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例的示意剖视图。
[0035]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的实施方式的例的示意剖视图。
[0036]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的内部的、液晶分子与二色性物质的取向方向的概念性地剖视图。
[0037]图4是表示实施例中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透射率中心轴的方向与起偏器的吸收轴的位置关系的图。
[0038]图5是概念性地表示用于测定第1取向层的取向角度的切片的剪切方法的图。
[0039]图6是概念性地表示第1取向层的取向角度的测定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41]以下所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实施方式而完成的,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种实施方式。
[0042]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在“~”的前后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以及上限值包含的范围。
[0043]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平行、正交并不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平行、正交,而是指平行或正交起
±5°
的范围。
[0044]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以“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任一个或两个”的含义而使用。
[0045]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液晶性组合物、液晶化合物包括通过固化等而不再显示液晶性的概念。
[0046]<图像显示装置>
[0047]本专利技术中的图像显示装置除液晶显示装置以外还能够使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他显示装置,其中,作为一例,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子进行说明。
[004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100为从视觉辨认侧至少依次具备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101、视觉辨认侧起偏器102、液晶单元103、背面光侧起偏器104及背面光105的液晶显示装置。
[0049]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101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且具有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及第1取向层。
[0050]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101只要具有后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及第1取向层,则能够利用各种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其具有: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及第1取向层,与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相邻,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含有液晶化合物及有机二色性物质,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透射率中心轴与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的法线所成的角度为5
°
以上且小于45
°
,所述第1取向层为将厚度方向的取向方向从一个表面侧朝向另一个表面侧连续变化的、混合取向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其中,所述第1取向层为由具有聚合性高分子液晶的组合物形成的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吸收各向异性薄膜,其中,所述第1取向层的所述光吸收各向异性层侧的界面处的所述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取向轴与所述第1取向层的法线所成的角度为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成伸一渡边晋也柴田直也星野涉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