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726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连梁,属于连梁技术领域,针对了连梁及其节点域容易被破坏的问题,包括连梁,连梁的底面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凸块,两个凸块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圆孔,第一圆孔内壁滑动贯穿有连接杆,凸块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三角支撑架,两个三角支撑架的顶部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圆孔,连接杆滑动贯穿两个第二圆孔,连梁的与第二圆孔相对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槽口,第一槽口内设置有第一套接板,凸块的端面设置连接T型板,连接T型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紧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三角支撑架、连接杆、连接T型板以及紧固机构的相互配合对连梁进行支撑和对其节点域进行加固。点域进行加固。点域进行加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连梁


[0001]本技术属于连梁
,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连梁。

技术介绍

[0002]连梁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在墙肢平面内相连的梁。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在内力计算中一般对连梁进行刚度折减,但是进行位移计算时一般不做折减。通俗点说。连梁是两个墙中间有洞口或断开,但受力要求又要连在一起而增加的受力构件。在连梁下面一般是有洞口的。墙肢指的是剪力墙向两个不同方向延伸的部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墙体。
[0003]剪力墙结构的破坏大多发生在连梁及连梁与剪力墙相连的节点域,而连梁往往因剪跨比小而发生剪切破坏。显然,连梁的剪切破坏是一类脆性破坏,提高其抗剪能力尤为关键;而节点域的抗剪能力不足也会导致剪力墙内内力重分布,导致二次破坏可能的发生。
[0004]因此,需要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连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梁及其节点域容易被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连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连梁,包括连梁,所述连梁的底面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凸块,两个所述凸块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内壁滑动贯穿有连接杆,所述凸块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三角支撑架,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的底部内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于墙内,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部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连接杆滑动贯穿两个所述第二圆孔,所述连梁的与第二圆孔相对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内开设有第三圆孔,所述第三圆孔内插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一槽口内设置有第一套接板,所述支撑杆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套接板的顶部内表面相固定,所述第一套接板的底部外表面开设有第四圆孔,所述连接杆于所述第四圆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凸块的端面设置连接T型板,所述连接T型板的外表面设置有紧固机构。
[0007]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与连接T型板外表面相固定的上下四个呈对称分布的固定杆,四个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均套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其中一个端面固定有第二套接板,两个所述齿条的齿牙处共同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连梁的与第二套接板相对应的侧面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套接板设置于第二槽口内。
[0008]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连接T型板的底部底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凸块的底面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圆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螺纹孔与第三
螺纹孔共同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连接T型板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五圆孔,所述第五圆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齿轮的侧面开设有第六圆孔,所述转轴于所述第六圆孔内壁固定,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部端面均开设有第七圆孔,所述连接T型板的顶部内表面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套接杆,两个所述套接杆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七圆孔。
[0009]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套接板与所述第二套接板的相对面固定有连接板,所述第一套接板与所述紧固机构呈一体设置。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螺栓抵接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连接T型板的底部底面紧紧贴合。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齿条的顶面与所述连梁的底面相贴合,所述连接T型板的内表面与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的顶部端面相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连梁,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通过连接杆将两个三角支撑架与凸块连接在一块,并将两个三角支撑架用螺栓固定于墙壁上,从而对连梁达到一个基础的支撑以及对连梁的节点域进行加固,之后利用螺栓将连接T型板固定于凸块上,增加了整体与连梁的接触面积,使其对连梁的支撑更加稳固,最后齿条的设置也进一步增加了对于连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了对连梁的支撑,此外齿轮的设置可以更大程度的省时省力,只需推动一边即可带动另一边朝里移动从而对连梁进行加固。
[0014](2)套接板与紧固机构的一体设置,将整个支撑部位进一步加固在一块,使得整个支撑部位更加稳固,进而对连梁的支撑达到最大化;第二螺栓对连接杆的抵接,进一步加大了对连梁的支撑,另外第二螺栓与连接T型板的底部底面的紧紧贴合也进一步加强了连接T型板对凸块的支撑进而是对连梁的支撑;齿条的顶面与连梁的底面相贴合进一步增加了支撑部位对连梁的支撑面积,增强了其对连梁的支撑,连接T型板的内表面与两个三角支撑架的顶部端面的贴合使的两个三角支撑架更加稳固,从而对连梁达到很好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杆、第四圆孔和齿条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杆、连接T型板和第二螺纹孔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槽口、第二槽口、第三圆孔、第一圆孔、凸块和第三螺纹孔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圆孔、第七圆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第五圆孔和第六圆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连梁;2、三角支撑架;3、第一螺栓;4、第一套接板;5、连接杆;6、连接T型板;7、第二套接板;8、齿条;9、固定杆;10、转轴;11、齿轮;12、连接板;13、支撑杆;14、第四圆孔;15、套接杆;16、第二螺纹孔;17、第二槽口;18、第三圆孔;19、凸块;20、第一圆孔;21、第三螺纹孔;22、第二圆孔;23、第七圆孔;24、第二螺栓;25、第一螺纹孔;26、第五圆孔;27、第六圆孔;28、第一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连梁,包括连梁1,连梁1的底面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凸块19,两个凸块19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圆孔20,第一圆孔20内壁滑动贯穿有连接杆5,凸块19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三角支撑架2,两个三角支撑架2的底部内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5,第一螺纹孔25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3,第一螺栓3贯穿第一螺纹孔25于墙内,两个三角支撑架2的顶部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圆孔22,连接杆5滑动贯穿两个第二圆孔22,连梁1的与第二圆孔22相对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槽口28,第一槽口28内开设有第三圆孔18,第三圆孔18内插接有支撑杆13,第一槽口28内设置有第一套接板4,支撑杆13的端面与第一套接板4的顶部内表面相固定,第一套接板4的底部外表面开设有第四圆孔14,连接杆5于第四圆孔14内壁滑动连接,凸块19的端面设置连接T型板6,连接T型板6的外表面设置有紧固机构。
[0024]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连梁,包括连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梁(1)的底面固定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凸块(19),两个所述凸块(19)的侧面均开设有第一圆孔(20),所述第一圆孔(20)内壁滑动贯穿有连接杆(5),所述凸块(19)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三角支撑架(2),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2)的底部内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5),所述第一螺纹孔(25)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3),所述第一螺栓(3)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25)于墙内,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2)的顶部外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圆孔(22),所述连接杆(5)滑动贯穿两个所述第二圆孔(22),所述连梁(1)的与第二圆孔(22)相对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槽口(28),所述第一槽口(28)内开设有第三圆孔(18),所述第三圆孔(18)内插接有支撑杆(13),所述第一槽口(28)内设置有第一套接板(4),所述支撑杆(13)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套接板(4)的顶部内表面相固定,所述第一套接板(4)的底部外表面开设有第四圆孔(14),所述连接杆(5)于所述第四圆孔(14)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凸块(19)的端面设置连接T型板(6),所述连接T型板(6)的外表面设置有紧固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结构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与连接T型板(6)外表面相固定的上下四个呈对称分布的固定杆(9),四个所述固定杆(9)的外表面均套接有齿条(8),所述齿条(8)的其中一个端面固定有第二套接板(7),两个所述齿条(8)的齿牙处共同啮合连接有齿轮(11),所述连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辰睿余军唐方亮唐方菊方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悦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