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5971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所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具有如通式(1)表示的化学结构,其中,R为烷基或含芳香环的基团,所述烷基为脂肪链或环烷烃,所述含芳香环的基团为苯基或取代苯基。所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使用表雄酮为基础原料,通过一系列不同的反应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为一系列全新的化合物,属首次提出。所述合成方法制备产率高,所得产物易于分离。经生物测定证实,所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对蚜虫、东方黏虫、小菜蛾以及粉虱等害虫表现出良好的毒杀活性,可应用在植物虫害防治。物虫害防治。物虫害防治。物虫害防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合成
,具体涉及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杂环化合物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O、N或S)的五元或六元环系或稠环系为主的一类化合物。自从1857年Anderson从骨焦油中分离出吡咯,1870年Scheele制出呋喃和1882年Meyer发现噻吩至今也不过一个多世纪,被研究的杂环化合物已发展到惊人的数量。本世纪三十年代拜耳斯坦有机化学手册记载的杂环化合物数目,约占当时已知的数十万种有机化合物的1/3。而在这些化合物中,含有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又尤为重要。
[0003]吡唑是一类五元环芳香杂环有机化合物,其在制药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吡唑母核是众多药物中的基本结构之一,如解热镇痛药安替比林、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和COX

2抑制剂塞来昔布等。经过不断研究,人们发现吡唑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如止痛、消炎、退烧、镇静、松弛肌肉、精神兴奋、抗痉挛等,而且低毒、结构新颖、可改造的空间大,在农药和医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是重要的农药和医药的中间体。
[0004]刺吸式口器害虫是园林植物害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它们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受害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但数量极多,常群居于嫩枝、叶、芽、花蕾、果上,汲取植物汁液,掠夺其营养,造成枝叶及花卷曲,甚至整株枯萎或死亡。同时诱发煤污病,有时害虫本身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这些害虫可以为害大多数农作物,对其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目前有效的防治药剂经过长期使用,大多数都对刺吸式口器害虫产生了较严重的抗药性。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植物的特点是造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例如,取食叶片造成缺刻、孔洞,严重时将叶肉吃光,仅留网状叶脉,甚至全部被吃光。因此,迫切需要筛选出新的防治药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系列新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具有如通式(1)表示的化学结构:
[0009][0010]其中,R为烷基或含芳香环的基团,所述烷基为脂肪链或环烷烃,所述含芳香环的基团为苯基或取代苯基。
[0011]进一步地,所述烷基为:
[0012]进一步地,所述含芳香环的基团为(a)~(g)中的任意一种:
[0013][0014]进一步地,所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具有以下化学结构式:
[0015][0016][0017]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为:
[0018][0019]其中,步骤a的反应条件为:向溶有化合物(2)的二氯甲烷中,分别加入4

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和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以及化合物(3),常温反应10~15h,优选为12h;
[0020]步骤b的反应条件为: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加入四丁基氟化铵三水合物,回流反应3~6h,优选为4h。
[0021]进一步地,化合物(2)和化合物(3)的合成路线分别为:
[0022][0023]其中,步骤c的反应条件为:化合物(5)溶于N,N

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咪唑和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室温反应10~14h,优选为12h;
[0024]步骤d的反应条件为: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密封,加入叔丁醇钾和乙基三苯基溴化磷,反应50~70min,优选为60min;将化合物(6)溶于四氢呋喃,加入反应体系中,反应22~26h,优选为24h;
[0025]步骤e的反应条件为: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加入化合物(7)、水/叔丁醇(1:1)、甲基磺酰胺和AD

mix

β,0℃反应46~50h,室温反应70~74h;0℃反应优选为48h,室温反应优选为72h;
[0026]步骤f的反应条件为:以丙酮为溶剂,加入吡唑
‑4‑
甲酸乙酯、碳酸钾和含有不同取代基的溴代烃,50℃反应5~7h,优选为6h;
[0027]步骤g的反应条件为:以乙醇为溶剂,加入氢氧化钠,50℃反应5~7h,优选为6h。
[0028]上述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的在植物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0029]进一步地,所述的植物虫害为蚜虫、东方黏虫、小菜蛾和粉虱。
[0030]一种杀虫剂,含有上述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
[0031]进一步地,所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的有效质量百分含量为0.01%

99.99%。
[0032]为了在农业和植保领域施用所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所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杀虫活性成分,与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者是其他的农用活性成分组合使用,制备成便于施用的制剂,比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等多种剂型。在配制上述不同剂型时,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除需要使用含有供选的杀菌活性成分外,还需要选用多种助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助剂)。所述辅助成分可以为分散介质、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增稠剂、消泡剂、防冻剂、崩解剂、粘结剂、填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关于含所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的单剂或组合物制剂的配制方法,为现有技术常规方法。
[003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4](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为一系列全新的化合物,属首次提出。另外,本专利技术还给出所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使用表雄酮为基础原料,通过一系列不同的反应得到本专利技术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所述合成方法制备产率高,所得产物
易于分离。
[0035](2)经生物测定证实,所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对蚜虫、东方黏虫、小菜蛾以及粉虱等害虫表现出良好的毒杀活性,可用于制备农用杀虫剂单剂或含所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的混合制剂。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目标化合物(1)

8的单晶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38]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具有如通式(1)表示的化学结构:
[0039][0040]其中,R为烷基或含芳香环的基团,所述烷基为脂肪链或环烷烃,所述含芳香环的基团为苯基或取代苯基。
[0041]所述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为:
[0042][0043]其中,化合物(2)合成路线为:
[0044][0045]化合物(3)合成路线为:
[0046][0047]上述合成路线中各步骤的反应试剂与条件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通式(1)表示的化学结构:其中,R为烷基或含芳香环的基团,所述烷基为脂肪链或环烷烃,所述含芳香环的基团为苯基或取代苯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芳香环的基团为(a)~(g)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具有以下化学结构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为:其中,步骤a的反应条件为:向溶有化合物(2)的二氯甲烷中,分别加入4

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和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以及化合物(3),常温反应10~15h;步骤b的反应条件为: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加入四丁基氟化铵三水合物,回流反应3~6h。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雄酮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2)和化合物(3)的合成路线分别为:
其中,步骤c的反应条件为:化合物(5)溶于N,N

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宝君王强平胡玉晓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