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方法及其专用网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952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方法及其专用网箱装置。该装置,包括由内浮框、外浮框、扶手和连接支架组成的浮架以及设置在浮架上的网衣,其具有内浮框上设有绠绳;绠绳上间隙设有附着绳。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方法,其采用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装置作为养殖设施饲养曼氏无针乌贼;在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装置的附着绳上设置大型藻类或滤食性贝类,能遮光并改善网箱内部的生态环境。其是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经济高效、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好、利于乌贼生长的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方法及其专用网箱装置,以此解决产品品质低下、口感均较差、饲养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品养殖的方法及其专用养殖设备,特别涉及曼氏无针乌贼 网箱养殖方法及其专用网箱装置。
技术介绍
曼氏无针乌贼曾是我国渔场的四大渔业之一,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在我国沿 海分布很广,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传统渔业种类。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恶化,自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衰退现象,目前数目甚少,仅作为兼捕对象。现 有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主要采取的是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养 殖空间,在较短的时间内饲养出栏大量的曼氏无针乌贼,以满足市场对乌贼的量的 需求,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这些曼氏无针乌贼是生活在人造的环境中, 采食添加有促生长素在内的饵料,因此,尽管生长快,产量高,但其产品品质、口 感均较差。另外,由于养殖密度高导致曼氏无针乌贼容易爆发疾病,而一旦爆发疾 病有会增加渔药的使用,也会影响成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经济高效、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好、 利于乌贼生长的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方法及其专用网箱装置,以此解决产品品质低 下、口感均较差、饲养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 装置,包括由内浮框、外浮框、扶手和连接支架组成的浮架以及设置在浮架上的网衣, 其中内浮框上设有绠绳;绠绳上间隙设有附着绳。绠绳呈辐射状或网状或平行状排布;绠绳至少有八根;附着绳的长度为网衣入水 深度的l/4至l/2;附着绳的间距为0.5m至2m。扶手上端连接有塑料防晒网。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方法,其采用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装置作为养 殖设施饲养曼氏无针乌贼;在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装置的附着绳上设置大 型藻类或滤食性贝类,能遮光并改善网箱内部的生态环境。在乌贼的产卵季节,在附着绳上设置柳珊瑚枝条或渔网网片作为乌贼的产卵附着3装置用于采卵。每日向网箱中投喂饵料的次数为一次至二次。每年至少更换一次绠绳 上的附着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 附着绳上的大型藻类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溶解氧、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合 议定期对藻类、贝类作为乌贼养殖的副产品进行收获,可以增加一定的经济收益。在 自然海区中,即使不人为在附着绳上设置大型藻类或滤食性贝类,由于附着绳浸泡在 水中,其表面也会自然附着藤壶、贻贝、浒苔等附着生物。这样附着绳产生一种类似 人工渔礁的功能,可以调节网箱内部的微生态环境,并且减缓网箱内部的水流,利于 乌贼的生长。2) 采用绠绳、附着绳密集排布的方式能够保证遮光效果,符合乌贼对光照度的 特殊要求。3) 在附着绳上设置的初期,由于附着绳上的附着生物的生长还不够茂盛,其遮 光的效果是不理想的,此时,设置塑料防晒网减少阳光的直射对养殖乌贼的不利影响。4) 在网箱内的附着绳作为障碍物会促使乌贼在游动时的躲避行为,会有一定的 运动量,促进其肌肉的生长;另一方面,残余的饵料碎片会被附着绳上的附着生物利 用,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同时乌贼的代谢物也能部分被附着生物利用,具有良好的 生态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标号说明浮架l、内浮框ll、外浮框12、扶手13、连接支架14、网衣2、绠 绳3、附着绳31。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装置,包括由内浮框ll、 外浮框12、扶手13和连接支架14组成的浮架1以及设置在浮架1上的网衣2,其特征是 内浮框11上设有绠绳3;绠绳3上间隙设有附着绳31。采用该结构,在自然海区中,即 使不人为在附着绳31上设置大型藻类或滤食性贝类,由于附着绳31浸泡在水中,其表 面会自然附着藤壶、贻贝、浒苔等附着生物使附着绳31产生一种类似人工渔礁的功能,可以调节网箱内部的微生态环境。绠绳3可以呈辐射状或网状或平行状排布,本实施例优选八根绠绳3呈辐射状排 布;附着绳31的长度为网衣2入水深度的l/3;附着绳31的间距为0.5m至2m。采用上述 密集排布的方式是为了保证遮光效果,待附着绳31上的附着生物过重的时候,应当更 换新的附着绳31以减轻对绠绳3的拉力。扶手13上端连接有塑料防晒网。在附着绳上设置的初期,由于附着绳上的附着生 物的生长还不够茂盛,其遮光的效果是不理想的,此时,需要设置一层或多层的塑料 防晒网减少阳光的直射对养殖乌贼的不利影响。待附着绳上的附着生物长到一定规模 后可以撤去。采用上述装置的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方法,其采用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 网箱装置作为养殖设施饲养曼氏无针乌贼;在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装置的 附着绳31上设置大型藻类或滤食性贝类,能遮光并改善网箱内部的生态环境。大型藻 类可以优选紫菜、海带等,滤食性贝类可以是贻贝、牡蛎等,由于实施例篇幅有限不 能一一穷举,总是选择的原则是能够净化水质、增加溶解氧、具有一定的附着强度和 经济价值的藻类、贝类。在乌贼的产卵季节,在附着绳31上设置柳珊瑚枝条或渔网网片作为乌贼的产卵附 着装置用于采卵,本实施例优选渔网网片。渔网网片的规格是10cmX20cm左右。每日向网箱中投喂佴料的次数为二次。投喂的饵料最好是天然饵料,如海捕的杂 鱼。如需控制成本,也可以适当配合一些人工饲料。在投饵时,应将饵料投放在附着 绳31的附近,这样乌贼在进食时因躲避障碍物,会有一定的运动量,促进其肌肉的生 长;另一方面,残余的饵料碎片会被附着绳31上的附着生物利用,提高了饵料的利用 率,同时乌贼的代谢物也能部分被附着生物利用,减少残饵对自然海区的污染,具有 良好的生态效果。每年至少更换一次绠绳3上的附着绳31。附着绳31上的藻类、贝类 重量过重会影响网箱的安全,应该定期对藻类、贝类作为乌贼养殖的副产品进行收获, 可以增加一定的经济收益。尽管巳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 施各种改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 限定的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装置,包括由内浮框(11)、外浮框(12)、扶手(13)和连接支架(14)组成的浮架(1)以及设置在浮架(1)上的网衣(2),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浮框(11)上设有绠绳(3);所述的绠绳(3)上间隙设有附着绳(3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 绠绳(3)呈辐射状或网状或平行状排布;所述的绠绳(3)至少有八根;所述的附着绳(31)的长度为所述的网衣(2)入水深度的l/4至l/2;所述的附着绳(31)的间距为0.5111 至2m。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 扶手(13)上端连接有塑料防晒网。4、 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所述的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装置作为养殖设施词养曼氏无针乌贼;在所述的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 装置的附着绳(31)上设置大型藻类或滤食性贝类,能遮光并改善网箱内部的生态环境。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曼氏无针乌贼网箱养殖专用网箱装置,包括由内浮框(11)、外浮框(12)、扶手(13)和连接支架(14)组成的浮架(1)以及设置在浮架(1)上的网衣(2),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浮框(11)上设有绠绳(3);所述的绠绳(3)上间隙设有附着绳(3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常文吕振明董智勇徐佳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