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运集装箱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940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1
一种联运式装运集装箱,该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括一些改进措施,诸如包括:中间山形壁柱或头部,以增加集装箱的内部宽度和强度,其中,山形壁柱或头部包括双通道,该双槽具有焊接至山形壁柱或头部板的内部凸缘;具有一体式顶部轨道架的上部铸件,其中,侧壁的顶部轨道悬置在一体式顶部轨道架上;C形槽梁横向构件;一件式连续顶板,该顶板包括连接顶板和顶部的一体式唇状部;后下部铸件,其中,后下部铸件是一体式互锁对接部;承托件,该承托件包括一体式坐置和紧固表面及槽;和/或嵌套式后部角柱子组件,该嵌套式后部角柱具有凹口与突起部的连接部,其中,后下部铸件中的突起部与后部角柱的对应凹口接合。对应凹口接合。对应凹口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装运集装箱及其制造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对于2020年9月9日提交的题为“装运集装箱及其制造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3/076,06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可重复使用的联运式装运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4]集装箱是用于运输材料的。例如,集装箱可以通过卡车在高速公路上运输、通过火车在铁路上运输、或者通过海船运输。集装箱可以是单独的,或者可以是叠置在彼此顶部上的。
[0005]在过去25年中,联运式集装箱的基本设计变化不大。事实上,目前一些集装箱的性能实际上可能已经被妥协以实现一些(客户要求的)设计目标,以至于这些集装箱很可能不再符合由AAR M

930(或类似/等效的管理行业标准)规定的装载/叠置/处理要求。
[0006]美国公开号20070051719、美国公开号20140069912以及美国公开号20140144922都教导了具有顶部、侧壁、底部和一个或更多个支撑结构的商业储存和运输集装箱。然而,集装箱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创造性设计极大地提高了集装箱的强度,并且还消除了在过去25年中没有得到处理或解决的“慢性”问题。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特性也将可能增加集装箱的预期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联运式装运集装箱,该联运式装运集装箱用于公路、铁路和海上运输以在运输期间对货物进行容纳、储存和保护。在公路上使用时,该联运式集装箱与由牵引车(半挂式)牵引的专用底盘相联接。在铁路上使用时,该联运式集装箱被设置在井式轨道车的腔体内、被设置在平板车上、或者被叠置在已经处于这些位置处的另一联运式集装箱的顶部上并与该另一联运式集装箱相连接。该联运式集装箱还可以坐置在坐置于平板车上的底盘上。一般来说,该设计准许所有联运式集装箱被叠置在其他联运式集装箱的顶部上并与该其他联运式集装箱相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联运式装运集装箱,该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含增强的设计特征件,准许较大的内部货物容积,同时减少总皮重(集装箱质量),并提供优越的性能和预计增加的预期使用寿命。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联运式装运集装箱,该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括适于增加集装箱的内部宽度和强度的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山形壁柱(gable post)(也被称为铆固柱或中间柱)和/或中间山形壁头部,其中,山形壁柱和/或山形壁头部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内部凸缘的双通道,该内部凸缘被焊接至山形壁柱板和/或山形壁头部板。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联运式装运集装箱,该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括具有一体式顶部轨道架——也被称为坐置部——的一个或更多个上部铸件,其中侧壁的顶部轨道悬置在一体式顶部轨道架上。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联运式装运集装箱,该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括“C”形通道梁主框架横向构件。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联运式装运集装箱,该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括前部和后部承托件,该前部和后部承托件包括一体式坐置和紧固表面、以及槽,该一体式坐置紧固表面适于紧固并支撑底部,并且槽用于焊接,其中,承托件与底部的顶部表面平齐。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联运式装运集装箱,该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嵌套式后部角柱的子组件,该一个或更多个嵌套式后部角柱具有凹口和突起部连接部,其中,后下部铸件中的突起部与后部角柱中的对应凹口接合。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联运式装运集装箱,该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括单一件式连续顶板,该顶板包括连接顶板和顶部的一体式唇状部。顶板一体式顶部填充件形成了用于顶部板件的一体式焊接位置。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前部顶板的装运集装箱,该前部顶板具有一体式前部顶部填充件,该一体式前部顶部填充件形成了用于顶部板件的一体式焊接位置。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具有一体式内部山形壁的后部头部,该内部山形壁进一步增强了头部组件的强度。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联运式装运集装箱,该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后下部铸件,其中,一个或更多个后下部铸件是一体式互锁接合部,其中,门槛部抵接后下部铸件和后部角柱,一个或更多个后下部铸件具有观察孔,以在外部观察底盘扭转锁。后下部铸件的轮廓增加了焊接对接部的长度,并且因此也增加了强度。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造联运式装运集装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将顶部轨道焊接到侧壁板件上来制备子组件,将侧壁子组件从上方引入到中间山形壁部中,以及降低壁子组件直到壁组件完全被中间山形壁部所支撑。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53'联运式装运集装箱;
[0021]图2A和图2B示出了常规的山形壁柱设计;
[0022]图2C、图2D、图2E和图2F示出了用于双通道山形壁设计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23]图3A和图3B示出了上部铸件中本专利技术的互锁特征件的顶部轨架/坐置部;
[0024]图4A和图4B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主横向构件;
[0025]图5A示出了常规的后部头部接触板;
[0026]图5B、图5C和图5D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后部头部接触板;
[0027]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后部头部门组件/焊接件;
[0028]图7A和图7B示出了具有一体式角板的后部头部和承托件(或者门头部和门槛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29]图8A示出了常规的前部头部接触板;
[0030]图8B和图8C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前部头部接触板;
[0031]图9A和图9B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后下部铸件;
[0032]图10A示出了常规的中间承托件;
[0033]图10B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中间承托件;
[0034]图11A和图11B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后部角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术语可以用可互换的方式限定:40'山形壁(或仅“山形壁”)、中间叠置柱、和叠置框架;山形壁头部、山形壁上部(或顶部)通道和板组件、中间头部和中间框架上部(或顶部)构件;后部中间承托件、后部40'山形壁(或后部中间叠置柱/框架)、下部(或底部)通道和板组件、以及下部(或底部)横向构件;上部铸件和上部处理配件;下后部铸件、下53'后部铸件和下后部角铸件。同样的术语也适用于所有尺寸的运输集装箱,例如包括60'运输集装箱。
[0036]集装箱的底部中有四个承托件。前部承托件是前面壁的下部结构构件,该下部结构构件与相关联底盘的前部承托件相接合。两个中间承托件分别连接下部、中间40'铸件,并形成中间叠置框架的结构“环状件”的下部部分。因此,有前部中间承托件和后部中间承托件。最后,后部承托件(有时被称为“门槛部”)直接搁置在相关联底盘的后部承托件上。
[0037]尽管在整个申请文件中被描述为公路和铁路货物装运集装箱,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种用途。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联运式装运集装箱,所述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括适于增加所述集装箱的内部宽度和强度的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山形壁柱和/或中间山形壁头部,其中,所述山形壁柱和/或所述山形壁头部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内部凸缘的双通道,所述内部凸缘被焊接至山形壁柱板和/或山形壁头部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其中,所述双通道是一件式的,并被焊接至一个或更多个所述山形壁柱或所述山形壁头部,其中,所述山形壁柱或所述山形壁头部具有允许从内部对一件式的所述双通道进行焊接的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运集装箱,其中,在一件式的所述双通道中集成有壁板延伸部,从而提供了平坦的内部轮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运集装箱,其中,一件式的所述双通道是通过轧制或压制形成的。5.一种联运式装运集装箱,所述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括具有一体式顶部轨道架的一个或更多个上部铸件,其中,侧壁的顶部轨道悬置在所述一体式顶部轨道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上部铸件具有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双通道中间山形壁柱接合,以及所述第二突起部与双通道中间山形壁头部接合。7.一种联运式装运集装箱,所述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括“C”形通道梁主框架横向构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其中,所述横向构件适于提供被定向成面向所述装运集装箱的前部的腹板,所述横向构件的所述腹板的尺寸是一个连续的长度。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其中,所述横向构件包括宽的不间断的凸缘,以接纳底部螺钉。10.一种联运式装运集装箱,所述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包括一件式连续的顶板,所述顶板包括将所述顶板与顶部连接的一体式唇状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联运式装运集装箱,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
申请(专利权)人:IPA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