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补切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925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1
一种智能补切系统,包括顺序布置的横向切割工位和补切工位,横向切割工位上设置有检测单元,用于获取胚体位置;补切工位包括垂直于胚体移动方向的立支架及其上的布丝单元,布丝单元包括沿胚体移动方向在立支架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的前布丝柱和后布丝柱;前布丝柱与立支架之间设有收卷单元,前布丝柱和后布丝柱上缠有钢丝,钢丝两端分别与收卷单元连接,钢丝缠绕在两根布丝柱上的部分为切割段,与收卷单元连接部分为夹紧段;夹紧段设有夹紧单元,夹紧单元能够拉动钢丝的夹紧段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本系统中钢丝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轮转,从而大大延长了钢丝的使用寿命,可保证ALC板长时间生产不间断。证ALC板长时间生产不间断。证ALC板长时间生产不间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补切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割工艺
,具体为一种智能补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ALC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生成时,先制成胚体,再按指定尺寸进行切割。切割时先进行横向切割,然后进行纵向切割。由于胚体长度较长,横向切割钢丝行程长,与胚体摩擦接触时间长,切割过程中时长发生切割钢丝断裂的问题,造成胚体切割不彻底,这时候就需要补切工位进行及时补切。补切工位位于横向切割工位和纵向切割工位之间。
[0003]在补切工位,主要是通过在两根布丝柱指定高度位置缠绕切割钢丝,并将切割钢丝在水平面内倾斜布置,以利于胚体经过切割钢丝。然而,现有的补切设备仅是在布丝柱上缠绕一根钢丝而已,例如专利号为CN201922357032.8,名称为一种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坯体的补切装置的专利,就是设置了一种可快速定位拉紧的钢丝定位装置,此方式虽然方便更换断掉的钢丝,但钢丝依旧是固定作业,工作时间一长,仍然会像横向切割工位中的钢丝一样发生断裂。因此,申请人设计了一种钢丝间歇轮转式工作的智能补切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补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布置的横向切割工位和补切工位,胚体经过横向切割工位后进入补切工位中间位置,所述横向切割工位上设置有检测单元(1),用于获取胚体位置;所述补切工位包括垂直于胚体移动方向的立支架及其上的布丝单元(2),所述布丝单元(2)包括沿胚体移动方向在立支架前后两侧分别设置的前布丝柱(22)和后布丝柱(23);所述前布丝柱(22)与立支架之间设有收卷单元(4),所述前布丝柱(22)和后布丝柱(23)上缠有钢丝(3),所述钢丝(3)两端分别与收卷单元(4)连接,所述钢丝(3)缠绕在两根布丝柱上的部分为切割段(31),与收卷单元(4)连接部分为夹紧段(32);所述夹紧段(32)设有夹紧单元(5),所述夹紧单元(5)能够拉动钢丝(3)的夹紧段(3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状态为夹紧段(32)与切割段(31)平行共线,钢丝(3)处于松弛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夹紧段(32)朝内顶起,并使切割段(31)绷紧在两根布丝柱上;还包括控制单元和时间模块,所述时间模块周期性发射信号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时间模块发射的信号控制收卷单元(4)和夹紧单元(5)动作T0时间,实现钢丝(3)在两根布丝柱上的转动,所述控制单元还根据检测单元(1)反馈的信号先控制收卷单元(4)停止,然后控制夹紧单元(5)将钢丝(3)的夹紧段(32)切换至第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补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单元(4)包括:收卷架(41),与立支架连接;收卷机(42),包括两台,位于收卷架(41)上;滑轮架(43),位于收卷架(41)上,高度大于收卷机(42);滑轮(44),包括两个,分别转动连接在滑轮架(43)两端;所述钢丝(3)夹紧段(32)经过滑轮(44)后与收卷机(4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补切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滑轮(44)竖直布置,分别位于两台收卷机(42)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智能补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3)的切割段(31)先后绕过两根布丝柱前后侧,且前后两侧的钢丝(3)互相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补切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滑轮(44)等高设置,且均位于布丝柱前后两侧钢丝(3)的延长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补切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王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晟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