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910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导电薄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包括将基材分别用HCL溶液、NaOH溶液和丙酮溶液分别超声清洗,然后吹干基材表面,完成对于基材的预处理,然后在基材上喷涂3次透明导电油墨,然后温室中静置后,再于去离子水中静置,最后于干燥箱内干燥,得到透明导电薄膜,其中,所述透明导电油墨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0~40份草酸银、8~10份溶剂、40~50份无水乙醇及4~6份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基材预处理后,再以草酸银、溶剂无水乙醇及填料为原料制备透明导电油墨,通过将制备的透明导电油墨喷涂到基材上,得到的透明导电薄膜,所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不仅具有优异的表面附着性和明显更低的面电阻,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透光率。的透光率。的透光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薄膜
,具体为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它是一种可见光透明并具有导电性的薄膜材料。
[0003]透明导电薄膜在太阳能电池、平板显示器、光电探测器、发光二极管、触摸屏和智能窗口等器件中都具有重要应用。氧化铟锡因其脆性大且难以实现弯曲的缺陷,难以在柔性光电器件中应用。加上氧化铟锡的加工成本高、能耗大,图形化需要经过掩膜、曝光、显影、蚀刻、水洗等繁琐工艺步骤,影响了传统的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的推广。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者已经开发了多种可替代的透明电极,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图案化金属网络、银纳米线等。这些结构改善了电极柔韧性,但它们的低导电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器件的电子性能。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透光性、低面电阻的透明导电薄膜已经成为我国导电薄膜加工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相关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不仅具有优异的表面附着性和明显更低的面电阻,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透光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I、将基材分别用HCL溶液、NaOH溶液和丙酮溶液分别超声清洗11~12min,然后吹干基材表面,完成对于基材的预处理;
[0009]II、在基材上喷涂3次透明导电油墨,然后温室中静置10~20min后,再于去离子水中静置5~6h,最后于干燥箱内干燥,得到透明导电薄膜;
[0010]其中,所述透明导电油墨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0~40份草酸银、8~10份溶剂、40~50份无水乙醇及4~6份填料;
[0011]所述透明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2]i、分别称取溶剂和无水乙醇,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0013]ii、向混合液中缓慢滴加草酸银,在完成草酸银的滴加后,于20~3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70~80min;
[0014]iii、然后加入填料,搅拌混合10~12min,得到透明导电油墨。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基材为玻璃薄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板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中的任意一种。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步骤I中的用HCL溶液、NaOH溶液和丙酮溶液分别超
声清洗过程中,均间隔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20~22min。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步骤Ⅱ中的在基材上喷涂3次透明导电油墨的过程如下:
[0018]预加热:将基材预加热至80~82℃;
[0019]第一次喷涂:向预加热后的基材表面喷涂透明导电油墨;
[0020]第二次喷涂:升温至105℃,再次向基材表面喷涂透明导电油墨;
[0021]第三次喷涂:降温至60℃,再次向基材表面喷涂透明导电油墨。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步骤Ⅱ中的干燥箱的温度为80~85℃,干燥时间为20~30min。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溶剂为3

甲氧基苯胺、对乙氧基苯胺、2,4,6

三氯苯胺、N

甲基苯胺或邻硝基对甲苯胺中的任意一种。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填料为10~20nm的纳米二氧化硅。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步骤iii中的搅拌混合是在温度为50~52℃、转速为10~20r/min的条件下进行的混合。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专利技术将基材预处理后,再以草酸银、溶剂无水乙醇及填料为原料制备透明导电油墨,通过将制备的透明导电油墨喷涂到基材上,得到的透明导电薄膜,所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不仅具有优异的表面附着性和明显更低的面电阻,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透光率。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更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测试中脱离时间的统计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测试中面电阻的统计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测试中透光率的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1
[003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I、将基材分别用HCL溶液、NaOH溶液和丙酮溶液分别超声清洗11~12min,然后吹干基材表面,完成对于基材的预处理。
[0036]用HCL溶液、NaOH溶液和丙酮溶液分别超声清洗过程中,均间隔用去离子水超声清
洗20min
[0037]II、在基材上喷涂3次透明导电油墨,然后温室中静置10min后,再于去离子水中静置5h,最后于干燥箱内干燥,得到透明导电薄膜。
[0038]在基材上喷涂3次透明导电油墨的过程如下:
[0039]预加热:将基材预加热至80℃;
[0040]第一次喷涂:向预加热后的基材表面喷涂透明导电油墨;
[0041]第二次喷涂:升温至105℃,再次向基材表面喷涂透明导电油墨;
[0042]第三次喷涂:降温至60℃,再次向基材表面喷涂透明导电油墨。
[0043]干燥箱的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20min。
[0044]其中,基材为玻璃薄片。
[0045]透明导电油墨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0份草酸银、8份溶剂、40份无水乙醇及4份填料。
[0046]溶剂为3

甲氧基苯胺。
[0047]填料为10nm的纳米二氧化硅。
[0048]透明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如下:
[0049]i、分别称取溶剂和无水乙醇,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0050]ii、向混合液中缓慢滴加草酸银,在完成草酸银的滴加后,于2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70min。
[0051]iii、然后加入填料,搅拌混合10min,得到透明导电油墨。
[0052]其中,搅拌混合是在温度为50℃、转速为10r/min的条件下进行的混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将基材分别用HCL溶液、NaOH溶液和丙酮溶液分别超声清洗11~12min,然后吹干基材表面,完成对于基材的预处理;II、在基材上喷涂3次透明导电油墨,然后温室中静置10~20min后,再于去离子水中静置5~6h,最后于干燥箱内干燥,得到透明导电薄膜;其中,所述透明导电油墨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30~40份草酸银、8~10份溶剂、40~50份无水乙醇及4~6份填料;所述透明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如下:i、分别称取溶剂和无水乙醇,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ii、向混合液中缓慢滴加草酸银,在完成草酸银的滴加后,于20~3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70~80min;iii、然后加入填料,搅拌混合10~12min,得到透明导电油墨。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玻璃薄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板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用HCL溶液、NaOH溶液和丙酮溶液分别超声清洗过程中,均间隔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法霖张天才王永凤邓贤明林牧春唐继海汪宁杨艺张小华吴欣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第五九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