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水下裂缝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材料
,特别涉及自修复混凝土材料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水下裂缝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人口增长等各种因素,越来越多的水下结构与设施被建设以满足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因此水下混凝土被广泛使用,对于水下混凝土,在受力或环境作用下容易开裂,一旦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水压作用下裂缝会逐渐加深和扩大,给侵害性离子(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提供通道,侵害性离子随水流进入裂缝,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发生反应,破坏掉钢筋的外层保护膜,造成钢筋的腐蚀,进而继续破坏结构,甚至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因对水下混凝土裂缝进行及时的监测与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传统的裂缝修复方式主要有表面处理法、填充法、灌浆法、混凝土置换法等,但这些传统修补方法都是被动修复,需要发现裂隙再进行修复,此种修复方法不仅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对人工有很高要求,势必会对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传统方法修复只针对混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水下裂缝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固载有微生物且粒径为4.75~20mm的再生粗骨料1020~1120份,固载有微生物且粒径2.36~4.75mm陶粒55~60份,固载营养物质且粒径小于2.36mm陶粒120~145份,水泥350~410份,砂375~425份,粉煤灰75~90份,硅灰40~60份,UWB
‑Ⅱ
抗分散剂10~13份,聚丙烯纤维3~4份,聚羧酸减水剂4~7份,拌合水200~2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水下裂缝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物质为乳酸钙和硝酸钠;所述微生物为从北方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与花园泥中兼性好氧选择培养出的混菌菌群,在常温或低温环境、有氧或无氧环境均具备矿化能力的嗜碱混菌。3.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水下裂缝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污泥混合液取北方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与花园泥,过筛,按照质量比为1:1混合均匀,制得污泥混合液;b,制备选择培养基在每升超纯水中添加0.85g乳酸钠、0.02g氯化铵、10mL微量元素液,制得好氧型微生物选择培养液;在每升超纯水中添加0.85g乳酸钠、0.0303g硝酸钠、10mL微量元素液制得厌氧型微生物选择培养液;将两种选择培养基混合得到兼性好氧选择培养基;c,微生物驯化将步骤b制得的兼性好氧选择培养基与步骤a中制备的污泥混合液按体积比10:1比例进行混合,首先在20℃下进行1~2d的好氧培养,随后 2~3d的厌氧培养;然后在15℃下进行1~2d的好氧培养,随后2~3d的厌氧培养;接着在10℃下进行1~2d的好氧培养,随后2~3d的厌氧培养;最后在5℃下进行1~2d的好氧培养,随后2~3d的厌氧培养;上述温度梯度培养过程为一个周期,连续培养5个周期;取培养后的上层菌液进行传统连续传代富集,连续培养十个周期得到目标菌液,利用甘油保存法进行保存,于
‑
80℃的冰箱中保存备用;d,制备菌泥利用LB培养基对步骤c中保藏的菌种进行复苏,离心,取菌泥,在无菌蒸馏水中重悬,稀释至菌液所含菌体浓度为5.0~7.0
×
10
7 cfu /mL,得到混菌悬浊液;e,制备再生粗骨料将粒径为4.75~20mm的再生粗骨料漂洗2~3次, 105℃下烘干24h至恒重,冷却备用;将待吸附的再生粗骨料放入真空锅中密封,关闭进气口,打开吸气口;调气压至
‑
0.06MPa;通过入气口阀门,将混菌悬浊液吸入真空锅中,期间保持锅内压力不变,吸附完成后,关闭所有阀门,保持10~15min;在28℃下干燥得到固载有微生物的再生粗骨料;f,制备固载有微生物的陶粒将2.36~4.75mm粒径的陶粒灭菌处理后置于步骤d制备的混菌悬浊液中浸泡24h,在28℃下干燥;得到固载有微生物的陶粒;g,制备固载营养物质的陶粒将小于2.36mm粒径的陶粒灭菌处理后置于灭菌的营养液中浸泡24h,在28℃下干燥;得到固载营养物质的陶粒;
h,制备自修复混凝土将步骤e制备的再生粗骨料、步骤f、步骤g制备的陶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广,马奥炜,周爱娟,刘元珍,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