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885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涉及装修设计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墙面板上的墙面收边件和设置于吊顶板上的吊顶收边件,墙面收边件包括顶横板和顶竖板,吊顶收边件包括主横板和连接框,连接框下侧通过粘黏胶与吊顶板上侧连接,主横板与顶横板的上侧连接,顶竖板处设置有吊顶支撑件,吊顶支撑件包括竖置板和接触板,接触板与吊顶板下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吊顶收边件和墙面收边件都是一体成型,安装方便,且采用上侧安装的吊顶收边件以及可调节的吊顶支撑件,可以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进行安装,且都可以保证吊顶边缘与墙面板顶部之间设置过渡性好,吊顶处美观性高,稳定性强。稳定性强。稳定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修设计
,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装饰行业正在向着工业化模块化安装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室内装饰是室内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装饰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
[0003]现在很多房屋室内需要进行墙面板和吊顶板的安装,如今墙面板装饰目前大部分还采用传统的湿法施工,湿法施工中墙板通常是用水泥砂浆从上往下铺贴,因此无需考虑顶部收边问题,但是随着装配式安装的兴起,为了方便吊顶的安装,需要对墙面板的顶部进行收边,例如中国专利专利技术专利CN113136987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面顶部收边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包括三角龙骨、原始墙面、挤塑墙板及顶部收边件,所述挤塑墙板设置在原始墙面上,所述原始墙面上在位于挤塑墙板顶部位置处设有三角龙骨,所述顶部收边件放置在三角龙骨,且顶部收边件与挤塑墙板可接配合,上述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顶部收边件的调平板能够与三角龙骨的斜面相配合,能够对挤塑墙板顶部进行调平以及支撑。2)顶部收边件上设有配重块,配重块通过其自重压设在挤塑墙板顶部,无需进行额外固定;3)挤塑墙板设置在卡接件与收边板之间的水平间隙内,使得顶部收边件能够与挤塑墙板之间卡接固;再例如中国专利专利技术专利CN113356437A公开了一种吊顶收边构件及安装方法,包括挂接件、固定件、找平件,挂接件包括底板、第一挂接板、第二挂接板、限位板,底板与吊顶板贴合抵接,限位板与吊顶板的端部抵接,第一挂接板、第二挂接板在朝向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挂接部,第一挂接板、第二挂接板均插入到龙骨内并固接,挂接部位于龙骨的端部之外;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减震结构,固定板与墙面贴合并通过找平件与墙面固接,减震结构固接于固定板的下端,减震结构对应挂接部设置第三弹性板,使得挂接件与龙骨固定之后,能够挂接在固定件上,形成连接承载结构。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安装快捷;自带限位结构,形成紧密的结合关系;能够快速找平收边构件。
[0004]但是上述吊顶顶部的收边结构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无论是吊顶收边件还是墙面收边件,都是采用多部件组装而成,在墙面顶部的吊顶位置安装时,需要搭梯子且视线受阻,安装十分麻烦,且不同的房间吊顶板的规格不同,需要设置不同结构的收边件进行收边,适用范围差,导致吊顶边缘与墙面板顶部之间过渡差,结构稳定性差。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结构简单,吊顶收边件和墙面收边件都是一体成型,安装方便,且采用上侧安装的吊顶收边件以及可调节的吊顶支撑件,可以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进行安装,且都可以保证吊顶边缘与墙面板顶部
之间设置过渡性好,吊顶处美观性高,稳定性强。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包括设置于墙面板上的墙面收边件和设置于吊顶板上的吊顶收边件,所述墙面收边件包括设置于墙面板顶部的顶横板和设置于墙面板靠近所述吊顶板的一侧的顶竖板,所述吊顶收边件包括主横板和设置于所述主横板下侧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下侧通过粘黏胶与所述吊顶板上侧连接,所述主横板与所述顶横板的上侧连接,所述顶竖板处设置有吊顶支撑件,所述吊顶支撑件包括与所述顶竖板侧面连接的竖置板和设置于所述竖置板下端向远离墙面板的方向延伸的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与所述吊顶板下侧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顶横板靠近墙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墙面板靠近墙体的一侧连接的第一竖板,所述顶横板远离墙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竖板平行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底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墙面板的方向延伸的装饰横板,所述顶竖板设置于所述装饰横板远离所述第二竖板的一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墙面板远离墙体的一侧设置有饰面板,所述第二竖板设置有向所述墙面板方向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所述饰面板的顶端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顶横板上设置有第一平台和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平台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远离墙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通过倾斜面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二竖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墙面板连接的连接螺钉以及用于方便所述连接螺钉安装的螺钉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连接框下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粘黏胶涂覆的第一施胶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主横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吊顶板连接的加固螺钉。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吊顶支撑件、墙面收边件和吊顶收边件均为一体成型件。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竖置板通过粘黏胶与墙面板连接,所述竖置板侧面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粘黏胶涂覆的第二施胶槽。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墙面板的顶端安装墙面收边件,使得第一竖板与墙面板背面连接,横板与墙面板的顶端连接;S2:在吊顶板的上侧安装吊顶收边件,通过粘黏胶将吊顶板与连接框连接,粘黏胶固化之后通过加固螺钉将吊顶板与吊顶收边件进行连接;S3:将吊顶板上抬,使得主横板搭载在顶横板的上侧;S4:在装饰横板处安装吊顶支撑件,使得竖置板与顶竖板连接,接触板与吊顶板下侧连接。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及其安装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吊顶收边件和墙面收边件都是一体成型,安装方便,且采用上侧安装的吊顶收边件以及可调节的吊顶支撑件,可以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进行安装,且都可以保证吊顶边缘与墙面板顶部之间设置过渡性好,吊顶处美观性高,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墙面收边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吊顶收边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吊顶支撑件的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墙面收边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面收边件,11、第一竖板,12、第二竖板,121、连接螺钉,122、螺钉槽,13、顶横板,131、第一平台,132、第二平台,133、倾斜面,14、装饰横板,15、延伸板,16、顶竖板,2、吊顶支撑件,21、竖置板,211、第二施胶槽,22、接触板,3、吊顶连接件,31、主横板,311、加固螺钉,32、连接框,321、第一施胶槽,322、空心腔,4、墙面板,41、饰面板,5、吊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0]现在将参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墙面板(4)上的墙面收边件(1)和设置于吊顶板(5)上的吊顶收边件(3),所述墙面收边件(1)包括设置于墙面板(4)顶部的顶横板(13)和设置于墙面板(4)靠近所述吊顶板(5)的一侧的顶竖板(16),所述吊顶收边件(3)包括主横板(31)和设置于所述主横板(31)下侧的连接框(32),所述连接框(32)下侧通过粘黏胶与所述吊顶板(5)上侧连接,所述主横板(31)与所述顶横板(13)的上侧连接,所述顶竖板(16)处设置有吊顶支撑件(2),所述吊顶支撑件(2)包括与所述顶竖板(16)侧面连接的竖置板(21)和设置于所述竖置板(21)下端向远离墙面板(4)的方向延伸的接触板(22),所述接触板(22)与所述吊顶板(5)下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横板(13)靠近墙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墙面板(4)靠近墙体的一侧连接的第一竖板(11),所述顶横板(13)远离墙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竖板(11)平行的第二竖板(12),所述第二竖板(12)底端设置有向远离所述墙面板(4)的方向延伸的装饰横板(14),所述顶竖板(16)设置于所述装饰横板(14)远离所述第二竖板(12)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4)远离墙体的一侧设置有饰面板(41),所述第二竖板(12)设置有向所述墙面板(4)方向延伸的延伸板(15),所述延伸板(15)与所述饰面板(41)的顶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横板(13)上设置有第一平台(131)和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成王文广黄慧周东珊彭伟李鹏程林显杨任杰刘航东林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