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时钟产生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时钟产生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时钟信号在诸多芯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数模转换器(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s)中,时钟信号用于控制开关的导通与关断,从而实现对于模拟信号的采样与放大功能,时钟信号的频率决定了对模拟信号采样的快慢。因此时钟电路会直接影响电路的整体性能。
[0003]参照图1,示出了一种常规片内时钟产生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两个比较器COMP1和COMP2、电流源I
N
和电流源I
P
、两个开关S1和S2、充电电容C和RS触发器。图1所示的常规片内时钟产生电路的工作方式为:通过RS触发器的输出信号CLK和CLK_B控制开关S1和S2的开启和关断,并利用电流源I
N
和电流源I
P
对充电电容C重复充电和放电。充电电容C上的电压VC分别与比较器COMP1和COMP2的参考电压VH、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钟产生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电路、充放电电路、自带参考电压的比较器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INV1、第二反相器INV2、第二NMOS管MN2、第四PMOS管MP4和第五PMOS管MP5;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接外界输入使能信号EN,第一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接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入端和第二NMOS管MN2的栅极;第二反相器INV2的输出端分别接第四PMOS管MP4的栅极和第五PMOS管MP5的栅极;第四PMOS管MP4的源极和第五PMOS管MP5的源极接电源;所述时序逻辑电路包括第三反相器INV3、第四反相器INV4和D触发器DFF1;第三反相器INV3的输出端接第四反相器INV4的输入端,第四反相器INV4的输出端与D触发器DFF1的CK端相连,D触发器DFF1的D端和Q端相连,D触发器DFF1的Q端输出时钟信号;所述自带参考电压的比较器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MP1、第二PMOS管MP2、第三PMOS管MP3、第一NPN管Q1、第二NPN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第一PMOS管MP1的源极接电源,其栅极接第四PMOS管MP4的漏极、第二PMOS管MP2的栅极和漏极、第一NPN管Q1的集电极,第一PMOS管MP1的漏极接第二NPN管Q2的集电极和第三PMOS管MP3的栅极;第二PMOS管MP2的源极接电源;第一NPN管Q1的基极和第二NPN管Q2的基极相连并接第二NMOS管MN2的漏极;第一NPN管Q1的发射极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宏,刘雨,冯敬成,段锦泽,张一帆,石怡康,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