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及其配置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876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及其配置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中间转换单元和配置单元,中间转换单元与多个终端设备相连接,中间转换单元用以获取整体系统的拓扑和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及物理地址;配置单元与中间转换单元相连接,配置单元用以生成设备信息映射表,并获取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地址以生成物理位置映射表,并根据设备信息映射表和物理位置映射表的映射关系将同一中间转换单元下的同一端口号对应的ID号分配给对应配接的终端设备;通过将终端设备的ID号信息与该终端设备所处的物理位置信息关联,以便自动进行ID号配置,从而不需要在终端设备上手动配置ID号,省时省力,且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且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且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及其配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楼宇对讲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和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的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在TCP/IP数字楼宇对讲系统中,各对讲终端设备(如室内机终端、门口机终端、管理机终端和PC机终端)通过网络接口进行互联,各终端在网络层及以上是对等,在TCP/IP数字楼宇对讲系统中,各终端需要配置有一个ID号(即实名编址:小区号

楼号

房号)及IP地址作为唯一标识,进行互相寻址才能实现呼叫通信、远程配置等功能;在楼宇对讲系统工程安装调试过程中,IP地址可以通过DHCP动态获取或ID号固定映射等方式生成,而ID号则需要工程人员或用户在终端设备上手动配置,由于需要手动配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通过将终端设备的ID号信息与该终端设备所处的物理网络位置信息关联,以便自动进行ID号配置,从而不需要在终端设备上一一的手动配置ID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的配置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的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中间转换单元,所述中间转换单元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相连接,所述中间转换单元用以获取整个系统的拓扑和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和物理地址;配置单元,所述配置单元与所述中间转换单元相连接,所述配置单元用以生成设备信息映射表,并获取所述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地址以生成物理位置映射表,并根据所述设备信息映射表和所述物理位置映射表的映射关系将同一中间转换单元下的同一端口号对应的ID号分配给对应配接的终端设备。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中间转换单元和配置单元,中间转换单元与多个终端设备相连接,中间转换单元用以获取整个系统的拓扑和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和物理地址;配置单元与中间转换单元相连接,配置单元用以生成设备信息映射表,并获取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和物理地址以生成物理位置映射表,并根据设备信息映射表和物理位置映射表的映射关系将同一中间转换单元下的同一端口号对应的ID号分配给对应配接的终端设备;由此,通过将终端设备的ID号信息与该终端设备所处的物理网络位置信息关联,以便自动进行ID号配置,从而不需要在终端设备上一一的手动配置ID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0007]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提出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
的技术特征:
[0008]可选地,所述中间转换单元包括MCU和交换芯片,所述MCU和所述交换芯片通过MDIO总线相连接,所述中间转换单元通过网络接口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相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中间转换单元为多个,且多个中间转换单元通过网络通道与所述配置单元串接,所述多个中间转换单元的MCU还通过信令通道和所述配置单元串接。
[0010]可选地,所述中间转换单元还包括编址开关,所述编址开关与所述MCU相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中间转换单元为多个,且多个中间转换单元的MCU采用总线形式的信令通道与所述配置单元相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总线形式通过信令调制解调电路和网络变压器实现线路复用。
[0013]可选地,所述中间转换单元和所述配置单元集成在汇聚设备上。
[0014]可选地,所述中间转换单元至少两个以上,所述配置单元通过网络通道与所述中间转换单元相连接,以及通过信令通道与所述中间转换单元相连接。
[001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的配置方法,所述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中间转换单元和配置单元,所述中间转换单元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相连接,所述配置单元与所述中间转换单元相连接,其中,所述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间转换单元获取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和物理地址,并将所述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和物理地址发送给所述配置单元;所述配置单元根据施工布线图或自动按默认规则生成设备信息映射表,以及根据所述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和物理地址生成物理位置映射表,所述配置单元根据所述设备信息映射表和所述物理位置映射表的映射关系将同一中间转换单元下的同一端口号对应的ID号分配给对应配接的终端设备。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的配置方法,通过中间转换单元获取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和物理地址,并将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和物理地址发送给配置单元;配置单元根据施工布线图或自动按默认规则生成设备信息映射表,以及根据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和物理地址生成物理位置映射表,配置单元根据设备信息映射表和物理位置映射表的映射关系将同一中间转换单元下的同一端口号对应的ID号分配给对应配接的终端设备;由此,通过将终端设备的ID号信息与该终端设备所处的物理网络位置信息关联,以便自动进行ID号配置,从而不需要在终端设备上一一的手动配置ID号,不仅省时省力,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0017]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的配置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8]可选地,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还可主动向所述配置单元发送请求命令,并附上自己的物理地址,以便所述配置单元根据所述请求命令和对应的物理地址找到对应的ID号,并将所述ID号发送给对应的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相关技术中,在TCP/IP数字楼宇对讲系统中,各对讲终端设备(如室内机终端、门口机终端、管理机终端和PC机终端)通过网络接口进行互联,各终端在网络层及以上是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终端设备;中间转换单元,所述中间转换单元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相连接,所述中间转换单元用以获取整个系统的拓扑和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和物理地址;配置单元,所述配置单元与所述中间转换单元相连接,所述配置单元用以生成设备信息映射表,并获取所述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物理位置信息和物理地址以生成物理位置映射表,并根据所述设备信息映射表和所述物理位置映射表的映射关系将同一中间转换单元下的同一端口号对应的ID号分配给对应配接的终端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换单元包括MCU和交换芯片,所述MCU和所述交换芯片通过MDIO总线相连接,所述中间转换单元通过网络接口与所述多个终端设备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换单元为多个,且多个中间转换单元通过网络通道与所述配置单元串接,所述多个中间转换单元的MCU还通过信令通道和所述配置单元串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换单元还包括编址开关,所述编址开关与所述MCU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转换单元为多个,且多个中间转换单元的MCU采用总线形式的信令通道与所述配置单元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网络拓扑的楼宇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形式通过信令调制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杉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