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传输装置及级联网络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273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传输装置及级联网络系统,级联网络系统包括一个第一设备以及多个第二设备,每个第二设备设置有网络传输装置,网络传输装置内置交换机芯片;第一设备通过网线与第一个第二设备的第一网口连接,第一个第二设备的第二网口通过网线与第二个第二设备的第一网口连接,第二个第二设备的第二网口通过网线与第三个第二设备的第一网口连接,以此类推,使得第一设备和各第二设备级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数据包转发速度快,延迟低,便于布线的优点。便于布线的优点。便于布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传输装置及级联网络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网络传输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网络传输装置及级联网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在涉及到多个设备之间的网络传输的网络传输系统(如智能家居网络传输系统)中,一般会通过网线将各个设备进行级联,每个设备在进行数据包交换时,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先经过PHY芯片转换后再发给处理器进行判断,若数据包属于本设备则处理器将数据包发给上层以实现数据包接收,若数据包不属于本设备则处理器将数据包再经PHY芯片转换后发出以实现数据包转发;这种数据包处理机制在数据包转发时需要处理器进行判断和转发,属于一种软件数据包转发机制,存在着数据包转发速度慢、延迟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传输装置及级联网络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网络传输装置,其包括第一传输单元、第二传输单元、处理器和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包括第一网口和第一网络变压器,第一网口通过第一网络变压器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包括第二网口和第二网络变压器,第二网口通过第二网络变压器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交换机芯片与处理器连接。
[0006]所述第一网口的两个引脚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一网络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二网口的两个引脚连接第二网络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二网络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连接交换机芯片。
[0007]所述第一网口的两个引脚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一网络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依次通过第一两线PHY芯片和第一四线PHY芯片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二网口的两个引脚连接第二网络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二网络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依次通过第二两线PHY芯片和第二四线PHY芯片连接交换机芯片。
[0008]所述第一网口的1脚和2脚分别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一网口的3脚和6脚分别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两端和第二次级套组的两端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二网口的1脚和2脚分别连接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二网口的3脚和6脚分别连接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两端和第二次级套组的两端连接交换机芯片。
[0009]所述的网络传输装置还包括电源传输电路和第一取电电路;所述电源传输电路包括第一电源传输电感、第二电源传输电感、第三电源传输电感、第四电源传输电感以及第一退耦电容;第一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
第二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三电源传输电感连接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四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一退耦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二端和第三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二端,第一退耦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二端和第四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取电电路输入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退耦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取电电路为全桥整流电路。
[0010]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还包括第一抗干扰电路,第一抗干扰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口的7脚和8脚,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口的4脚和5脚,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容的第一端,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中心抽头和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中心抽头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二传输单元还包括第二抗干扰电路,第二抗干扰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和第十电容;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网口的7脚和8脚,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六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网口的4脚和5脚,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七电容的第一端,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容的第一端,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容的第一端,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九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十电容的第一端,第十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中心抽头和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中心抽头连接交换机芯片。
[0011]所述的网络传输装置还包括电源输送电路和第二取电电路;所述电源输送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输送电感、第二电源输送电感、第三电源输送电感、第四电源输送电感以及第二退耦电容;第一电源输送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口的4脚和5脚,第二电源输送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口的7脚和8脚,第三电源输送电感连接第二网口的4脚和5脚,第四电源输送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网口的7脚和8脚,第二退耦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源输送电感的第二端和第三电源输送电感的第二端,第二退耦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源输送电感的第二端和第四电源输送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取电电路输入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二退耦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0012]所述的网络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二取电电路和滤波电容,第二取电电路的输入侧第一端连接第一网口的4脚和5脚以及第二网口的4脚和5脚,第二取电电路的输入侧第二端连接第一网口的7脚和8脚以及第二网口的7脚和8脚;所述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口的4脚和5脚以及第二网口的4脚和5脚,滤波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网口的7脚和8脚以及第二网口的7脚和8脚。
[0013]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还包括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感;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两端通过第一共模电感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二次级
绕组的两端通过第二共模电感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二传输单元还包括第三共模电感和第四共模电感;所述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两端通过第三共模电感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绕组的两端通过第四共模电感连接交换机芯片。
[0014]一种级联网络系统,其包括一个第一设备以及多个第二设备,每个第二设备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网络传输装置,其中第一设备通过网线与第一个第二设备的第一网口连接,第一个第二设备的第二网口通过网线与第二个第二设备的第一网口连接,第二个第二设备的第二网口通过网线与第三个第二设备的第一网口连接,以此类推,使得第一设备和各第二设备级联设置。
[0015]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第二设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单元、第二传输单元、处理器和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包括第一网口和第一网络变压器,第一网口通过第一网络变压器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包括第二网口和第二网络变压器,第二网口通过第二网络变压器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交换机芯片与处理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口的两个引脚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一网络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二网口的两个引脚连接第二网络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二网络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连接交换机芯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口的两个引脚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一网络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依次通过第一两线PHY芯片和第一四线PHY芯片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二网口的两个引脚连接第二网络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二网络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两端依次通过第二两线PHY芯片和第二四线PHY芯片连接交换机芯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口的1脚和2脚分别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一网口的3脚和6脚分别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两端和第二次级套组的两端连接交换机芯片;所述第二网口的1脚和2脚分别连接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二网口的3脚和6脚分别连接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两端,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的两端和第二次级套组的两端连接交换机芯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传输电路和第一取电电路;所述电源传输电路包括第一电源传输电感、第二电源传输电感、第三电源传输电感、第四电源传输电感以及第一退耦电容;第一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二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三电源传输电感连接第二网络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四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一退耦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二端和第三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二端,第一退耦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二端和第四电源传输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取电电路输入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退耦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取电电路为全桥整流电路。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网络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还包括第一抗干扰电路,第一抗干扰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口的7脚和8脚,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口的4脚和5脚,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一初
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网络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绕组的中心抽头,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林陆靖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杉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