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74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和三极管Q1,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有电源输入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有电阻R2、电容C1和电阻R3,所述电容C1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有电阻R1、电容C2和电阻R4,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源输出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有PF输出端,用于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能够可靠、迅速地触发电路,实现电源掉电告警。实现电源掉电告警。实现电源掉电告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压检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电压检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压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确保在电器设备运行时能够及时发现电源掉电情况,现在市面上的较多电器设备的电路都需要带有掉电检测及告警功能,然而,现有的电路设计中大多采用芯片检测,通过芯片来控制开关管等的变化,如导通或者截止,来实现电路输出、驱动或者关断等的控制,电路比较复杂且成本高,如公开号为CN206209032U,名称为一种掉电检测电路及开关电源电路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包括:电网输入连接端、主芯片供电连接端、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主芯片欠压保护引脚连接端,在电网掉电时,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受主芯片供电引脚影响置高,使第二开关管导通,第二开关管持续导通则拉低主芯片欠压保护引脚,使主芯片关断输出,通过控制主芯片供电引脚、欠压保护引脚来实现保护或者关断,其使用的电子元件较多,电路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压检测电路。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和三极管Q1,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有电源输入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有电阻R2、电容C1和电阻R3,所述电容C1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有电阻R1、电容C2和电阻R4,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源输出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有PF输出端,用于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0005]优选的,所述稳压二极管D1为10V稳压二极管。
[0006]优选的,所述稳压二极管D1设有防误触电压区间,所述防误触电压区间为10.3

10.7V。
[0007]优选的,所述电源输入端的电压为12V。
[0008]优选的,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电压为3.3V。
[0009]优选的,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型号为BZT52C10。
[0010]优选的,所述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
[0011]优选的,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MMBT3904。
[0012]优选的,所述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4的阻值均为1K,所述电阻R3的阻值为4.7K。
[0013]优选的,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的电容均为0.1μF。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三极管Q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和电容C2,该电路中,稳压二极管D1可以根据输入电源电压的变化实现导通或者截止,进而控制并实现三极管Q1的
导通或者截止,然后通过PF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系统即可获知电源掉电情况,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能够可靠、迅速地触发电路,实现电源掉电告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12V转3.3V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人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本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一端”、“另一端”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技术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中所示,一种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和三极管Q1,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有电源输入端,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有电阻R2、电容C1和电阻R3,电容C1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有电阻R1、电容C2和电阻R4,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源输出端,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有PF输出端,用于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0019]本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端的电压为12V。
[0020]本实施例中,稳压二极管D1为10V稳压二极管,具体的,稳压二极管D1的型号为BZT52C10。
[0021]进一步的,该稳压二极管D1设有防误触电压区间,该防误触电压区间为10.3

10.7V,使得该稳压二极管D1的导通与截止有一个区间,能够避免电压在临界值附近反复误触;例如,当电源输入端的电压下掉到低于10.3V时,稳压二极管D1截止;当电源输入端的电压上升到大于10.7V时,稳压二极管D1导通。
[0022]具体的,当12V电源上升到大于10.7V时稳压二极管D1导通,从而使三极管Q1的基极(pin1)至发射极(pin2)之间导通,三极管Q1工作在导通状态,PF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低电平表示未出现电源掉电情况;反之当12V电源从12V掉电,掉到低于10.3V时稳压二极管D1截止,三极管Q1也截止,PF输出端输出高电平,高电平即表示出现电源掉电情况。
[0023]由于稳压二极管D1的使用,从而使得12V电源在刚掉到10.3V时就能快速触发PF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从而实现掉电告警功能。
[002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稳压二极管D1的参数(如防误触电压区间的区间值)来改变触发电平,以便于更广泛的应用。
[0025]本实施例中,三极管Q1为NPN型三极管;具体的,三极管Q1的型号为MMBT3904。
[0026]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电源输出端的电压为3.3V;需要说明的是,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之间通过DC

DC转换电路/转换器(图1中未示出)将12V转换成3.3V,其转换原理
如图2中所示;因为DC

DC转换电路/转换器中的芯片可以在低于12V的电路中工作,所以即使电源输入端电压从12V掉到了10.3V,电源输出端仍然能正常输出3.3V。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DC

DC转换电路/转换器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一合适电路结构,因此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图1、图2中也未示出。
[0028]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4的阻值均为1K,电阻R3的阻值为4.7K;电容C1和电容C2的电容均为0.1μF。
[0029]在实际应用时,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压检测电路与主控芯片,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二极管D1和三极管Q1,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有电源输入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有电阻R2、电容C1和电阻R3,所述电容C1和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有电阻R1、电容C2和电阻R4,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源输出端,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有PF输出端,用于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二极管D1为10V稳压二极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二极管D1设有防误触电压区间,所述防误触电压区间为10.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健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