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72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包括止血带、弹性带、魔术贴和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加强结构于止血带外侧,通过将进气嘴连接于外部的加压设备上,从而通过外部的加压设备配合进气嘴对气囊充气,使得气囊充气膨胀而带动止血带向外膨胀,以及止血带挤压止血棉贴合在普外科患者的病患处,通过使用气囊的方式代替捆扎的方式对止血带进行固定,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以及通过设置的防滑槽和防滑凸体相配合而提高止血棉安放的稳定性,达到了减少止血棉偏移的情况,提高了止血带实用性的有益效果。的有益效果。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


[0001]本技术涉及加压止血带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

技术介绍

[0002]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在普外科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病患处进行止血,而常常使用的是加压止血带对患者的病患处进行加压止血。
[0003]当加压止血带在普外科对患者进行止血时,通常采用捆扎的方式将止血带进行固定,捆扎后的止血带不仅不便于调节,而且患者的舒适性较低,同时止血带在使用时通常为简单的将止血棉压紧固定,造成止血棉固定过程的稳定性较低,容易发生止血棉偏移情况,降低了止血带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包括止血带和弹性带,所述止血带左右两端各紧固有一个弹性带,且弹性带外侧远离止血带一端紧固有魔术贴,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止血带外侧,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凸片、放置腔、气囊、进气嘴、排气嘴、开关阀和连接结构,所述凸片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止血带前端面中部,且凸片内部中空形成放置腔,所述气囊设置于放置腔内部,所述进气嘴穿过凸片前端面后相连接于气囊进气端,所述排气嘴穿过凸片前端面后相连接于气囊出气端,且排气嘴和进气嘴上安装有开关阀,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止血带外侧后端。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槽、连接带、粘贴层和止血棉,所述连接槽开设于止血带后端面中部,所述连接带通过粘贴层粘贴于连接槽内侧前端面,所述止血棉设置于连接带外侧后端。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带包括弧形面、防滑槽和防滑凸体,所述弧形面设置于连接带前端面左右两端,所述防滑槽开设于连接带后端面中部,且防滑槽贴合于止血棉前端面中部,所述防滑凸体设置于防滑槽内侧前端面。
[0008]优选的,所述止血带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带和魔术贴,且两个魔术贴相互配合。
[0009]优选的,所述气囊为椭圆结构,且放置腔内侧为相对应的椭圆状。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带后端面大于止血棉前端面,且止血棉厚度大于防滑槽内侧深度。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槽内侧左右两端为弧形状,且连接槽内侧左右两端平行于弧形面。
[0012]优选的,所述防滑凸体等间距设置有两列以上于防滑槽内侧中部,且防滑凸体厚度小于防滑槽内侧深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加强结构于止血带外侧,通过将进气嘴连接于外部的加压设备上,从而通过外部的加压设备配合进气嘴对气囊充气,使得气囊充气膨胀而带动止血带向外膨胀,以及止血带挤压止血棉贴合在普外科患者的病患处,通过使用气囊的方式代替捆扎的方式对止血带进行固定,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以及通过设置的防滑槽和防滑凸体相配合而提高止血棉安放的稳定性,达到了减少止血棉偏移的情况,提高了止血带实用性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设置止血带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带和魔术贴,且两个魔术贴相互配合,通过两个魔术贴相互配合而将止血带位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结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凸片前端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连接带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止血带

1、弹性带

2、魔术贴

3、加强结构

4、凸片

41、放置腔

42、气囊

43、进气嘴

44、排气嘴

45、开关阀

46、连接结构

47、连接槽

471、连接带

472、粘贴层

473、止血棉

474、弧形面

4721、防滑槽

4722、防滑凸体

47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3]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包括止血带1和弹性带2,止血带1左右两端各紧固有一个弹性带2,且弹性带2外侧远离止血带1一端紧固有魔术贴3;
[0024]进一步的,止血带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带2和魔术贴3,且两个魔术贴3相互配合,通过两个魔术贴3相互配合而将止血带1位置固定;
[0025]通过将止血棉474放置于普外科患者的病患处,并且移动止血带1而带动弹性带2和魔术贴3放置于病患处,使得止血带1带动连接带472贴合在止血棉474的顶部,此时拉动弹性带2带动魔术贴3穿过患者外侧,并且将两个魔术贴3相互贴合而带动弹性带2和止血带1进行初步位置固定。
[0026]请参阅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加强结构4设置于止血带1外侧,加强结构4包括凸片41、放置腔42、气囊43、进气嘴44、排气嘴45、开关阀46和连接结构47,凸片41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止血带1前端面中部,且凸片41内部中空形成放置腔42,气囊43设置于放置腔42内部,气囊43为椭圆结构,且放置腔42内侧为相对应的椭圆状,提高了气囊43安放于放置腔42内的稳定性,进气嘴44穿过凸片41前端面后相连接于气囊43进气端,排气嘴45穿过凸片41前端面后相连接于气囊43出气端,且排气嘴45和进气嘴44上安装有开关阀46,连接结构47设置于止血带1外侧后端;
[0027]通过开启进气嘴44上的开关阀46,并且将进气嘴44连接于外部的加压设备上,通过外部的加压设备配合进气嘴44向气囊43内导入气体,而气囊43通气膨胀,以及气囊43带
动止血带1向外膨胀,实现止血带1向外膨胀时对连接带472和止血棉474施加压力,从而使得止血棉474受到压力而紧贴于普外科患者的病患处。
[0028]请参阅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连接结构47包括连接槽471、连接带472、粘贴层473和止血棉474,连接槽471开设于止血带1后端面中部,连接槽471内侧左右两端为弧形状,且连接槽471内侧左右两端平行于弧形面4721,提高了连接带472连接于连接槽471内的稳定性,连接带472通过粘贴层473粘贴于连接槽471内侧前端面,连接带472后端面大于止血棉474前端面,且止血棉474厚度大于防滑槽4722内侧深度,便于将止血棉474进行完全覆盖,止血棉474设置于连接带472外侧后端;
[0029]通过连接带472对止血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加压止血带,包括止血带(1)和弹性带(2),所述止血带(1)左右两端各紧固有一个弹性带(2),且弹性带(2)外侧远离止血带(1)一端紧固有魔术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结构(4),所述加强结构(4)设置于止血带(1)外侧,所述加强结构(4)包括凸片(41)、放置腔(42)、气囊(43)、进气嘴(44)、排气嘴(45)、开关阀(46)和连接结构(47),所述凸片(41)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止血带(1)前端面中部,且凸片(41)内部中空形成放置腔(42),所述气囊(43)设置于放置腔(42)内部,所述进气嘴(44)穿过凸片(41)前端面后相连接于气囊(43)进气端,所述排气嘴(45)穿过凸片(41)前端面后相连接于气囊(43)出气端,且排气嘴(45)和进气嘴(44)上安装有开关阀(46),所述连接结构(47)设置于止血带(1)外侧后端,所述连接结构(47)包括连接槽(471)、连接带(472)、粘贴层(473)和止血棉(474),所述连接槽(471)开设于止血带(1)后端面中部,所述连接带(472)通过粘贴层(473)粘贴于连接槽(471)内侧前端面,所述止血棉(474)设置于连接带(472)外侧后端,所述连接带(472)包括弧形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南雅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