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及遮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672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及遮光罩,涉及空间相机遮光设备领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多层面膜、多层单元以及黑漆层,所述多层单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间隔层和反射层,所述多层单元在多层面膜和黑漆层之间至少设置有两组。包括外部框架,遮光布连接至外部框架上。通过柔软可折叠材料制成的遮光布配合可拆卸的外部框架,相较于传统的复合材料硬壳式空间光学相机遮光罩,存储时占用空间更小,重量也可以减轻5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隔热散热性能。良好的隔热散热性能。良好的隔热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及遮光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相机遮光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及遮光罩。

技术介绍

[0002]遮光罩是安装在摄像机镜头前端,遮挡有害光的装置,也是最常用的摄影附件之一。传统的空间光学相机遮光罩一般为复合材料硬壳结构,不仅存储时占用空间较大,而且成型所需模具昂贵,若生产数量较少,则经济效益较低。在生产周期方面,因为还要生产模具,所以从设计定型到最后生产出成品,往往需要数月的时间,时间成本较高。且硬壳结构的空间光学相机遮光罩仅依靠复合材料本身的低导热性进行隔热,并在外侧喷涂白漆等方式通过反射进行散热,隔热散热效率均较低。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201232508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复合遮光布,包括表层聚合物、底层聚合物,表层聚合物和底层聚合物之间设有基布夹层,表层聚合物和底层聚合物的外表面均设有隔离层。
[0004]该专利设计了一种复合遮光布,主要包括表层聚合物和底层聚合物,其中表层聚合物和底层聚合物之间设有基布夹层,外表面均设有隔离层,问题在于仅有遮光能力,没有隔热能力。
[0005]现有公开号为CN203726916U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其公开了一种涂层遮光布,其包括相反设置的正面和反面,所述涂层遮光布包括贴面柔软耐磨层、中间吸湿层和网状透气层及银色的遮光层,所述贴面柔软耐磨层附在中间吸湿层的内表面,所述网状透气层附在中间吸湿层的外表面,所述银色的遮光层贴合在网状透气层的外表面,所述贴面柔软耐磨层为聚氨酯弹性纤维和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混纺而成,所述中间吸湿层为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网状透气层为涤纶纤维制成。
[0006]该专利设计了一种涂层遮光布,主要包括贴面柔软耐磨层、中间吸湿层、网状透气层和银色遮光层,问题在于遮光布整体为衣物布料设计,不能吸收杂散光,难以适应空间光学相机所处环境。
[0007]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良好的隔热散热性能,且存储时占用空间较小的遮光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及遮光罩。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多层面膜、多层单元以及黑漆层,所述多层单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间隔层和反射层,所述多层单元在多层面膜和黑漆层之间至少设置有两组。
[0010]优选地,所述多层面膜包括防静电型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热控涂层和/或防静电型聚酰亚胺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热控涂层。
[0011]优选地,所述间隔层包括涤纶网巾或杭棉纸。
[0012]优选地,所述反射层包括双面镀铝聚酯薄膜。
[0013]优选地,所述双面镀铝聚酯薄膜的厚度包括6μm,所述双面镀铝聚酯薄膜的镀铝层厚度不小于40nm。
[0014]优选地,所述多层面膜和与之贴合的多层单元采用不锈钢丝缝合。
[0015]优选地,所述多层面膜和多层单元缝合的针脚距包括5mm至50mm,外缘缝合线与边缘距为5mm至30mm。
[0016]优选地,所述黑漆层的厚度不小于30μm。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罩,包括外部框架,遮光布连接至外部框架上。
[0018]优选地,所述外部框架包括可拆卸结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柔软可折叠材料制成的遮光布配合可拆卸的外部框架,相较于传统的复合材料硬壳式空间光学相机遮光罩,存储时占用空间更小,重量也可以减轻5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隔热散热性能。
[0021]2、本专利技术因为遮光布可以提前备料生产,设计定型后仅需要剪裁缝合,相较于传统的复合材料硬壳式空间光学相机遮光罩仅能在设计定型后生产,还要生产模具,生产周期更短。
[0022]3、本专利技术因为遮光布及与其配合连接的外部可拆卸框架的生产不需要大型模具,即使生产数量较少,也不会显著影响经济效益。
[0023]4、本专利技术遮光布中的多层单元及多层面膜具有良好的隔热散热性能,相较于传统的复合材料硬壳式空间光学相机遮光罩仅依靠复合材料本身的低导热性进行隔热,并在外侧喷涂白漆等方式通过反射进行散热,隔热散热效率提高了30%以上。
附图说明
[002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要体现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的铺层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要体现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配合连接圆形框架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要体现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配合连接方形框架示意图。
[0028]图中所示:1、多层面膜;2、多层单元;2

1、间隔层;2

2、反射层;3、黑漆层;4、遮光布;5、圆形框架;6、方形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0]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从上到下依次设
置的多层面膜1、多层单元2以及黑漆层3,多层单元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间隔层2

1和反射层2

2,多层单元2在多层面膜1和黑漆层3之间至少设置有两组。
[0031]具体地,多层面膜1包括防静电型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热控涂层和/或防静电型聚酰亚胺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热控涂层。多层面膜1的主要作用为遮光、防紫外线照射以及防静电。
[0032]间隔层2

1包括涤纶网巾或杭棉纸。涤纶网巾或杭棉纸不会对聚酰亚胺薄膜和聚酯薄膜本身或镀层产生磨损或者发生化学反应,主要作用为保温隔热和防止多层面膜1与反射层2

2的镀层互相磨损。
[0033]反射层2

2包括双面镀铝聚酯薄膜。双面镀铝聚酯薄膜的厚度包括6μm,双面镀铝聚酯薄膜的镀铝层厚度不小于40nm。主要作用为遮光、防紫外线照射。
[0034]多层单元2可以设置为五个单元、十个单元、十五个单元、二十个单元中的任一种,具体按实际需求确定。
[0035]多层面膜1和与之贴合的多层单元2采用不锈钢丝缝合。多层面膜1和多层单元2缝合的针脚距包括5mm至50mm,外缘缝合线与边缘距为5mm至30mm。需要说明的是,实际生产中外缘缝合线与边缘距可以根据遮光布4面积大小确定。
[0036]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吸收杂散光的性能,黑漆层3的厚度不小于30μm。
[0037]遮光布4中的多层单元2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多层面膜(1)、多层单元(2)以及黑漆层(3),所述多层单元(2)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间隔层(2

1)和反射层(2

2),所述多层单元(2)在多层面膜(1)和黑漆层(3)之间至少设置有两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面膜(1)包括防静电型聚酰亚胺薄膜镀铝二次表面镜热控涂层和/或防静电型聚酰亚胺薄膜镀银二次表面镜热控涂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2

1)包括涤纶网巾或杭棉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间光学相机的遮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2

2)包括双面镀铝聚酯薄膜。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震惠恩宣孔祥森薛景赛张晓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