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506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瓶体和固定盒,所述瓶体卡合连接在固定盒的内部,所述瓶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固定连接在瓶体的底部,所述控制盒的顶部开设有圆口,所述圆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球体,所述第一球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球体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球体,所述第二球体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圆孔对应分布,所述第二球体内部的上半段开设有第二空腔。该胸腔闭式引流瓶通过第二球体在瓶体倾斜时迅速复位将第一球体上下两端的圆孔闭合,进而通过控制盒将引流管的管口进行密封,防止引流管直接与空气连通,提高了瓶体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瓶体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瓶体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0001]本技术涉及引流瓶
,特别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

技术介绍

[0002]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0003]临床常用胸腔闭式引流瓶,用来引流病患胸腔中的积气或积液,在引流瓶的瓶体内装有无菌生理盐水,引流管末端部分没入到生理盐水中,另一端连到病患的胸腔内,保证胸腔的密闭性。当胸腔内有积气或积液时,胸腔内压力增大,积气从胸腔通过引流管流到瓶本体内,气体从水面逸出,积液通过引流管排入瓶本体内。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瓶通常是是通过挂钩或系上绳子悬挂在床边,容易被患者或者看护人员撞翻,瓶体发生倾斜,容易使得原本位于液面下的引流管口直接与空气连通,气体经引流管进入胸腔,存在再次气胸的安全隐患。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瓶体和固定盒,所述瓶体卡合连接在固定盒的内部,所述瓶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固定连接在瓶体的底部,所述控制盒的顶部开设有圆口,所述圆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球体,所述第一球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球体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球体,所述第二球体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圆孔对应分布,所述第二球体内部的上半段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围绕在通槽的外侧。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盒上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远离控制盒的一端贯穿瓶体顶部,且延伸至瓶体的外部,所述瓶体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盒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远离U型架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
[0010]优选的,所述U型架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着U型架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滑板靠近U型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杆和夹板,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在两组滑板相互靠近的一面上,所述夹板固定连接在连杆远离滑板的一端上,所述夹板呈弧形状结构,两组夹板
相互靠近的一面为凹陷面。
[0012]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位于U型架的外部。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瓶体被患者或者看护人员撞翻时,控制盒跟随瓶体发生倾倒,第二球体在第一球体内部的第一空腔内转动,由于第二球体内部的上半段开设有第二空腔,使得第二球体迅速复位,且将第一球体上下两端的圆孔闭合,进而通过控制盒将引流管的管口密封,防止引流管直接与空气连通,提高瓶体使用的安全性;
[0015]2、转动转块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两端的滑板相向移动,滑板移动带动夹板移动,进而将固定盒固定在床体上,将瓶体插接在固定盒内,防止被患者或者看护人员撞翻,进一步提高瓶体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胸腔闭式引流瓶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胸腔闭式引流瓶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瓶体、控制盒和第一球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一球体、第二球体、通槽和圆孔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第二球体、通槽和第二空腔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瓶体;2、控制盒;3、第一球体;4、第一空腔;5、圆孔;6、第二球体;7、通槽;8、第二空腔;9、引流管;10、排气管;11、固定盒;12、U型架;13、滑板;14、连杆;15、夹板;16、滑槽;17、滑块;18、转块;19、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图5所示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瓶体1和固定盒11,瓶体1卡合连接在固定盒11的内部,具体使用时,瓶体1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瓶体1内部无菌生理盐水的水位,同时,固定盒11除U型架12固定连接的一侧外,其余均采用镂空结构,便于直接观察瓶体1。瓶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盒2,控制盒2固定连接在瓶体1的底部。控制盒2的顶部开设有圆口,圆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球体3,瓶体1使用时,无菌生理盐水的水位超过第一球体3。第一球体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4,第一球体3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圆孔5,圆孔5用于瓶体1与固定盒11之间无菌生理盐水的流通。第一空腔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球体6,第二球体6的内部开设有通槽7,通槽7与圆孔5对应分布,通槽7与圆孔5对应分布时,无菌生理盐水可以在瓶体1与控制盒2之间流通。第二球体6内部的上半段开设有第二空腔8,第二空腔8围绕在通槽7的外侧,第二空腔8使得第二球体6两端的重量存在差异,通槽7始终竖直向下。
[0024]工作时,瓶体1被患者或者看护人员撞翻时,控制盒2跟随瓶体1发生倾倒,第二球体6在第一球体3内部的第一空腔4内转动,由于第二球体6内部的上半段开设有第二空腔8,
使得第二球体6迅速复位,且将第一球体3上下两端的圆孔5闭合,进而通过控制盒2将引流管9的管口密封,防止引流管9直接与空气连通,提高瓶体1使用的安全性。
[0025]所述控制盒2上连通有引流管9,引流管9远离控制盒2的一端贯穿瓶体1顶部,且延伸至瓶体1的外部,瓶体1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10。
[0026]考虑到使瓶体1得到更好的固定,所述固定盒1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U型架12。U型架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9,螺纹杆19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滑板13。螺纹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块18,转块18位于U型架12的外部,转动转块18带动螺纹杆19转动。滑板13远离U型架12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将固定盒11固定在床体上。
[0027]所述螺纹杆19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使得螺纹杆19转动带动两端的滑板13相向或者背向移动。
[0028]所述U型架12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6,滑槽16沿着U型架12的长度方向分布,滑板13靠近U型架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7,滑块17滑动连接在滑槽16的内部,滑槽16与滑块17配合,提高滑板13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包括瓶体(1)和固定盒(1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卡合连接在固定盒(11)的内部,所述瓶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盒(2),所述控制盒(2)固定连接在瓶体(1)的底部,所述控制盒(2)的顶部开设有圆口,所述圆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球体(3),所述第一球体(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4),所述第一球体(3)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圆孔(5),所述第一空腔(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球体(6),所述第二球体(6)的内部开设有通槽(7),所述通槽(7)与圆孔(5)对应分布,所述第二球体(6)内部的上半段开设有第二空腔(8),所述第二空腔(8)围绕在通槽(7)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2)上连通有引流管(9),所述引流管(9)远离控制盒(2)的一端贯穿瓶体(1)顶部,且延伸至瓶体(1)的外部,所述瓶体(1)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U型架(12),所述U型架(12)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姗黄凤霞彭焕芝唐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