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置培养基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844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实验用培养基配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搅拌并输出同质培养基的装置。一种配置培养基的装置,包括培养基配置罐、增压泵、控制装置、pH电极、搅拌装置、加热装置、过滤装置、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配置培养基的装置中增加搅拌桨,使其在配置时能将沉积在底部的物质扬起与溶液充分接触,加快溶解过程。在底部加装加热装置,以起到控制培养基溶液温度的作用,使装置在配置大批量培养基溶液时控制其温度在指定范围内,减少大批量输出时每批次的培养基溶液的pH差异。出时每批次的培养基溶液的pH差异。出时每批次的培养基溶液的pH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置培养基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用培养基配置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搅拌并输出同质培养基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工作时,常需要使用培养基干粉配置液体培养基。在培养基配置过程中,需要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混匀,但是当配置成分相对比较复杂的培养基时往往会出现难以完全溶解以及搅拌时间较长的问题。此外,配置完成后,培养基一般需要在超净台中进行无菌过滤分装。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0923118A于2020年3月27公开的一种生物实验室培养基自动配置装置,包括固体投料系统,液体灌装系统,控制系统,余料收集系统;所述固体投料系统包括固体投料口,螺旋式料盘,震动线圈,减震装置,料斗,高精度称重装置,出料口,余料出口...本专利技术能够配置多种类型的培养基,免去了人工配置培养基中多次称量的步骤,将实验人员从费时费力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机械化操作也使得每次的配置更加均一,避免培养基被污染,从而使实验更加精准高效。
[0003]在上述现有设计中,完成了将配置、灌装培养基这一工作全自动化的设计,避免了培养基在配置过程中发生污染。但是实际上在配置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对加入培养基的成分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溶解。部分实验所需的培养基存在指定的pH值需求,尤其是大量配置培养基溶液时,输出必须分批次收集,需要尽量保证不同批次的培养基溶液有更加一致的pH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失全自动搅拌混合培养基溶液、大批量长时间输出时容易因为输出之间过长出现温度逐渐变化导致同批次培养基溶液pH值不一致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
[0006]一、在配置培养基的装置中增加搅拌桨,使其在配置时能将沉积在底部的物质扬起与溶液充分接触,加快溶解过程。
[0007]二、在底部加装加热装置,以起到控制培养基溶液温度的作用,使装置在配置大批量培养基溶液时控制其温度在指定范围内,减少大批量输出时每批次的培养基溶液的pH差异。
[0008]三、采用正压加压输出培养基溶液,相对于水泵的机械结构更加不易发生培养基污染。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置培养基的装置,包括培养基配置罐、增压泵、控制装置、pH电极、搅拌装置、加热装置、过滤装置、收集装置,所述的培养基配置罐包括罐体和上盖,所述的增压泵的输出端设置在上盖上,所述的罐体侧壁下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过滤装置一端连通的出料口,所述的过滤装置另一端与所述的收集装置连通,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和搅拌电机,所述的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的上盖上,
所述的搅拌电机输出端穿过上盖与所述的搅拌桨相连,所述的pH电极设置在上盖上,所述的pH电极的探针穿过上盖伸入罐体内,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在上盖下端,所述的上盖下端周围设置有与所述的罐体开口边缘配合的密封圈,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所述的加热装置的电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所述的增压泵电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所述的pH电极电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所述的搅拌电机电连接。使用时需要将装置整体置于无菌环境中,掀开上盖将培养基溶液及培养基干粉加入罐体中。关闭上盖使罐体密封,此时搅拌桨、pH电极的探针和加热装置均深入培养基溶液中,操作控制装置设定指定温度并启动搅拌桨进行搅拌,并在搅拌、加热过程中随时监控培养基pH值,以此为基础调整指定温度。完成搅拌并将培养基溶液通过控温调整至合适的pH值后,控制装置驱动增压泵将无菌环境内的气体压入罐体中,培养基溶液通过过滤装置进入收集装置内完成一次培养基灌装。
[0010]可选的,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一级过滤桶和加热金属丝,所述的加热金属丝设置在所述的一级过滤桶上,所述的一级过滤桶呈圆柱形桶状,所述的一级过滤桶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所述的加热金属丝与所述的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的搅拌桨位于所述的一级过滤桶内。上盖上可以设置供固体培养基干粉进入的入料口,用于将固体培养基干粉限制在一级过滤桶内,防止大块未溶解的物料进入出料口产生堵塞情况。
[0011]可选的,所述的罐体为透明罐体,所述的罐体上设置有量程刻度线。量程刻度线有助于识别罐体中的培养基溶液体积情况。
[0012]可选的,所述的pH电极的探针位置与所述的出料口位置对应。pH电极的探针位置靠近出料口位置,有助于更加精确的确定即将进入收集装置内的培养基溶液的pH值。
[0013]可选的,所述的搅拌电机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配重块,所述的搅拌电机固定端上设置有放置斜面。通过配重块和放置斜面的配合,使上盖在倒置在实验室台面上时更加稳定,不会在实验室台面上发生滚动。
[0014]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配置培养基的装置中增加搅拌桨,使其在配置时能将沉积在底部的物质扬起与溶液充分接触,加快溶解过程。在底部加装加热装置,以起到控制培养基溶液温度的作用,使装置在配置大批量培养基溶液时控制其温度在指定范围内,减少大批量输出时每批次的培养基溶液的pH差异。采用正压加压输出培养基溶液,相对于水泵的机械结构更加不易发生培养基污染。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

增压泵,2

控制装置,3

pH电极,4

过滤装置,5

收集装置,6

罐体,7

上盖,8

出料口,9

密封圈,10

配重块,11

一级过滤桶,12

加热金属丝,13

搅拌电机,14

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
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9]参照图1、2所示,一种配置培养基的装置,包括培养基配置罐、增压泵1、控制装置2、pH电极3、搅拌装置、加热装置、过滤装置4、收集装置5,培养基配置罐包括罐体6和上盖7,增压泵1输出端设置在上盖7上,罐体6侧壁下部上设置有与过滤装置4一端连通的出料口8,过滤装置4另一端与收集装置5连通,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14和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设置在上盖7上,搅拌电机13输出端穿过上盖7与搅拌桨14相连,pH电极3设置在上盖7上,PH电极的探针穿过上盖7伸入罐体6内,加热装置设置在上盖7下端,上盖7下端周围设置有与罐体6开口边缘配合的密封圈9,控制装置2与加热装置的电连接,控制装置2与增压泵1电连接,控制装置2与pH电极3电连接,控制装置2与搅拌电机13电连接。罐体6为透明罐体6,罐体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置培养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基配置罐、增压泵、控制装置、pH电极、搅拌装置、加热装置、过滤装置、收集装置,所述的培养基配置罐包括罐体和上盖,所述的增压泵的输出端设置在上盖上,所述的罐体侧壁下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过滤装置一端连通的出料口,所述的过滤装置另一端与所述的收集装置连通,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和搅拌电机,所述的搅拌电机设置在所述的上盖上,所述的搅拌电机输出端穿过上盖与所述的搅拌桨相连,所述的pH电极设置在上盖上,所述的pH电极的探针穿过上盖伸入罐体内,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在上盖下端,所述的上盖下端周围设置有与所述的罐体开口边缘配合的密封圈,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所述的加热装置的电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所述的增压泵电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与所述的pH电极电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雪王新洁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