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减碳负碳产品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824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减碳负碳产品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属于节能减排技术领域,该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建立农林废弃物数据库:创建碳交易平台,平台包括下级农户客户端和数据处理中心,使得农户可利用下级农户客户端记录农林植株的施肥、塑料薄膜、农药等土壤外部因素的使用量,同时可记录农林废弃物采集时的能源使用量和人工劳作累计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得数据采集的地点和范围较为广泛,提高了数据的代表性,同时数据可因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快速变更,且能够考虑农林废弃物无法利用而焚烧产生的碳排量,从而进一步精确了碳减排量的核算。而进一步精确了碳减排量的核算。而进一步精确了碳减排量的核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减碳负碳产品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减排
,尤其涉及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减碳负碳产品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各行业均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调整和技术更新以达到节能、降耗、减排的目标,然而,在相关规定和要求的实际推进过程中却存在着碳排量的统计、追踪和核算往往只针对单一行业开展等诸多问题: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技术指南(试行)》中就对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方法体系建设和碳排放水平测算提出了详细的要求、进行了明确的指导,虽然这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当前特定行业中碳排量统计与核算的需求,但在涉及到跨行业、跨领域作业的生产活动中尚缺乏有效的统一核算方法,另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阶段的农业活动及林业活动中,农业生产和农林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往往可以作为其他工业品的直接原料或间接替代原料,如果将农业活动的碳排量、净化固定量精确地纳入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生产活动中以统计并核算节能、降耗、减排的具体数值,将为当前跨行业、跨领域碳排量的核算提供重要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路径,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和相关实验中缺乏有效且精确的跨行业、跨领域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林活动与全社会整体生产活动中降碳工作的顺利对接,同时也影响了碳汇市场和碳交易活动的进度和效率。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114969142B公开了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减碳负碳产品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虽然能够精确计量利用农林生产活动中所产生废弃物对工业品生产和加工环节减碳发挥的作用,并为工业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节能降耗及充分利用碳交易平台创造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技术方案,但是其农林废弃物碳净吸收量G1的核算需人工长期采集数据,使得数据采集的地点固定,限制了数据的代表性,同时数据无法因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快速变更,且碳减排量的核算未考虑农林废弃物无法利用而焚烧产生的碳排量,从而可进一步精确碳减排量的核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减碳负碳产品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减碳负碳产品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该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7]步骤一:建立农林废弃物数据库:创建碳交易平台,平台包括下级农户客户端和数据处理中心,使得农户可利用下级农户客户端记录农林植株的施肥、塑料薄膜、农药等土壤外部因素的使用量,同时可记录农林废弃物采集时的能源使用量和人工劳作累计时间,再利用数据处理中心存储下级农户客户端的实时记录,并与农林废弃物的名称建立映射关
系,再依据公式:
[0008][0009]计算相同名称下的各类实时记录的加权平均数,以此时的加权平均数为标准记录,进而形成农林废弃物数据库;
[0010]步骤二:建立减碳负碳产品数据库:确定可由农林废弃物制备的减碳负碳产品的种类,并建立种类表格,依据种类表格依次确定各种类的普通生产原料,形成普通生产原料表格,依据普通生产原料表格依次确定普通生产原料获取时的碳排量,记为a,同时确定普通生产原料制备成减碳负碳产品时的碳排量,记为A,最后确定农林废弃物制备成减碳负碳产品时的碳排量,记为B,依据种类表格将同种类下的a、A和B整合,形成减碳负碳产品数据库;
[0011]步骤三:确定原料比:确定制备单位质量减碳负碳产品所需的普通生产原料质量和农林废弃物质量,以农林废弃物质量除以普通生产原料质量,得到原料比,记为N;
[0012]步骤四:碳减排量核算:依据步骤一中所述农林废弃物数据库,确定各名称农林废弃物获取时的碳排量,记为b,再确定焚烧单位质量农林废弃物的碳排量记为E,再根据公式G=(a+A)

N(b+B)+E,即得碳减排量。
[0013]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n为相同名称下相同外部因素的个数,所述x
k
为相同名称下相同外部因素中第k个数值。
[0014]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计算相同名称下的各类实时记录的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周期为1年。
[0015]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所述确定各名称农林废弃物获取时的碳排量的具体操作为:
[0016]S1、以农林植株的施肥、塑料薄膜、农药等土壤外部因素的年使用量乘以相关产品的权威碳排放系数,记为b1;
[0017]S2、以农林废弃物采集时的能源使用量乘以能源排放因子,记为b2;
[0018]S3、以人工劳作累计时间乘以人工劳作排放因子,记为b3;
[0019]S4、累计上述碳排量,即为各名称农林废弃物获取时的碳排量,即b=b1+b2+b3。
[0020]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所述E的计算过程为:CO和CO2的排放因子乘以农林废弃物焚烧量。
[0021]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N即可>1也可≤1,但是N必须大于0。
[0022]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碳排量可从权威资料中获取。
[00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下级农户客户端,使得农户可自主记录农林植株的施肥、塑料薄膜、农药等土壤外部因素的使用量,同时可记录农林废弃物采集时的能源使用量和人工劳作累计时间,再利用数据处理中心存储下级农户客户端的实时记录,并与农林废弃物的名称建立映射关系,再计算相同名称下的各类实时记录的加权平均数,以此时的加权平均数为标准记录,进而形成农林废弃物数据库,使得农林废弃物的数据采集无需核算人员长期采集数据,通过农户的主动记录,使得数据采集的地点和范围较为广泛,提高了数据的代表性,同时数据可因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快速变更。
[0025]2、本专利技术通过确定普通生产原料获取时的碳排量,记为a,同时确定普通生产原料制备成减碳负碳产品时的碳排量,记为A,最后确定农林废弃物制备成减碳负碳产品时的碳排量,记为B,再确定制备单位质量减碳负碳产品所需的普通生产原料质量和农林废弃物质量,以农林废弃物质量除以普通生产原料质量,得到原料比,记为N,同时依据农林废弃物数据库,确定各名称农林废弃物获取时的碳排量,记为b,再确定焚烧单位质量农林废弃物的碳排量记为E,再根据公式G=(a+A)

N(b+B)+E,即得碳减排量,使得碳减排量的核算可考虑农林废弃物无法利用而焚烧产生的碳排量,从而进一步精确了碳减排量的核算。
附图说明
[002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减碳负碳产品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的核算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减碳负碳产品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建立农林废弃物数据库:创建碳交易平台,平台包括下级农户客户端和数据处理中心,使得农户可利用下级农户客户端记录农林植株的施肥、塑料薄膜、农药等土壤外部因素的使用量,同时可记录农林废弃物采集时的能源使用量和人工劳作累计时间,再利用数据处理中心存储下级农户客户端的实时记录,并与农林废弃物的名称建立映射关系,再依据公式:计算相同名称下的各类实时记录的加权平均数,以此时的加权平均数为标准记录,进而形成农林废弃物数据库;步骤二:建立减碳负碳产品数据库:确定可由农林废弃物制备的减碳负碳产品的种类,并建立种类表格,依据种类表格依次确定各种类的普通生产原料,形成普通生产原料表格,依据普通生产原料表格依次确定普通生产原料获取时的碳排量,记为a,同时确定普通生产原料制备成减碳负碳产品时的碳排量,记为A,最后确定农林废弃物制备成减碳负碳产品时的碳排量,记为B,依据种类表格将同种类下的a、A和B整合,形成减碳负碳产品数据库;步骤三:确定原料比:确定制备单位质量减碳负碳产品所需的普通生产原料质量和农林废弃物质量,以农林废弃物质量除以普通生产原料质量,得到原料比,记为N;步骤四:碳减排量核算:依据步骤一中所述农林废弃物数据库,确定各名称农林废弃物获取时的碳排量,记为b,再确定焚烧单位质量农林废弃物的碳排量记为E,再根据公式G=(a+A)

N(b+B)+E,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孟军韩晓日陈温福袁珺付时丰崔鑫孙强张一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