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波束成形的无线网络中的波束切换能力指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92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5
公开了用于适用于在利用波束成形的通信的无线网络中使用的增强的定位方法的技术。更具体地,用户设备(UE)可以针对一种或多种时隙类型,确定UE每时隙支持的波束切换数量的能力,并且向网络节点发送指示在具有一种或多种时隙类型的时隙中UE每时隙支持的波束切换数量的能力的能力信息。因此,基于在能力信息中指示的针对每时隙的波束切换数量的能力,网络节点可以跨越一数量的波束发送一个或多个信号,并且UE可以跨越一数量的波束接收一个或多个信号,每时隙的波束切换数量是基于与一个或多个信号在其中被发送的时隙相关联的时隙类型的。型的。型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波束成形的无线网络中的波束切换能力指示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6月12日,题为“利用波束成形的无线网络中的波束切换能力指示”,申请号为201980041305.8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3]本专利申请要求享有以下申请的权益:于2018年6月21日递交的、标题为“BEAM

SWITCHING CAPABILITY IND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THAT UTILIZE BEAMFORMING”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688,362;以及于2019年6月11日递交的、标题为“BEAM

SWITCHING CAPABILITY IND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THAT UTILIZE BEAMFORMING”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No.16/438,278,这两份申请均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且通过引用的方式将其全部内容明确地并入本文。


[0004]概括地说,本文描述的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向利用波束成形通信的无线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指示波束切换能力。

技术介绍

[0005]无线通信系统已经过了各代的发展,包括第一代模拟无线电话服务(1G)、第二代(2G)数字无线电话服务(包括临时的2.5G和2.75G网络)、第三代(3G)高速数据、具有互联网能力的无线服务、以及第四代(4G)服务(例如,长期演进(LTE)或WiMax)。目前在使用的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其包括蜂窝以及个人通信服务(PCS)系统。已知的蜂窝系统的示例包括蜂窝模拟高级移动电话系统(AMPS)、以及基于以下各项的数字蜂窝系统: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TDMA的全球移动接入系统(GSM)变型等。
[0006]第五代(5G)移动标准要求较高的数据传送速度、较大数量的连接和较好的覆盖以及其它改进。根据下一代移动网络联盟,5G标准被设计为向成千上万的用户中的每个用户提供每秒几十兆比特的数据速率,其中向在办公室楼层中的数十个工作人员提供每秒1千兆比特。应当支持几十万个同时连接,以便支持大量传感器部署。因此,与当前的4G标准相比,应当显著地增强5G移动通信的频谱效率。此外,与当前的标准相比,应当增强信令效率,以及应当大幅度地减小时延。
[0007]一些无线通信网络(诸如5G)支持在非常高以及甚至极高频(EHF)频带(诸如毫米波(mmW)频带(通常,1mm到10mm的波长,或者30到300GHz))处的操作。这些极高的频率可以支持非常高的吞吐量,诸如高达六千兆比特每秒(Gbps)。然而,针对在非常高或极高的频率处的无线通信的挑战之一是可能由于高频率而发生显著的传播损耗。随着频率增加,波长可以减小,以及传播损耗也可能增加。在毫米波频带处,传播损耗可能是严重的。例如,相对于在2.4GHz或5GHz频带中观察到的传播损耗,该传播损耗可能是22到27dB的量级。
[0008]传播损耗在任何频带中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大规模MIMO系统中也是一个问题。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MIMO通常是指MIMO和大规模MIMO两者。MIMO是通过使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以利用多径传播来使无线电链路的容量倍增的方法,其中由于如下原因而发生
多径传播:射频(RF)信号不仅通过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最短路径(其可以是视线(LOS)路径)来行进,而且在多个其它路径上行进,这是因为它们从发射机扩散开并且从其去往接收机的途中的其它对象(诸如山、建筑物、水等)反射。MIMO系统中的发射机包括多个天线,以及通过指导这些天线各自在相同的无线电信道上向接收机发送相同的RF信号来利用多径传播。接收机也被配备有被调谐至可以检测到由发射机发送的RF信号的无线电信道的多个天线。当RF信号到达接收机时(一些RF信号可能由于多径传播而被延迟),接收机可以将它们合并成单个RF信号。由于发射机以与将发送单个RF信号相比更低的功率电平来发送每个RF信号,因此传播损耗在MIMO系统中也是一个问题。
[0009]为了解决在毫米波频带系统和MIMO系统中的传播损耗问题,发射机可以使用波束成形来扩展RF信号覆盖。具体而言,发送波束成形是用于在特定方向上发射RF信号的技术,而接收波束成形是用于增加沿着特定方向到达接收机处的RF信号的接收灵敏度。发送波束成形和接收波束成形可以彼此结合或者分开地使用,以及以下对“波束成形”的引用可以是指发送波束成形、接收波束成形、或这两者。传统地,当发射机广播RF信号时,在通过固定天线方向图或天线的辐射方向图来确定的几乎所有方向上广播RF信号。在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发射机确定给定接收机相对于该发射机位于何处,以及在该特定方向上投射较强的下行链路RF信号,从而为接收机提供较快(在数据速率方面)且较强的RF信号。为了在发送时改变RF信号的方向性,发射机可以控制通过每个天线广播的RF信号的相位和相对幅度。例如,发射机可以使用产生RF波的波束的天线的阵列(也被称为“相控阵列”或“天线阵列”),其中该波束可以被“操控”以指向不同的方向,而不实际地移动天线。具体而言,利用正确的相位关系将RF电流馈送至各个天线,使得来自单独天线的无线电波相加在一起以增加在所期望的方向上的辐射,同时消除来自单独天线的无线电波以抑制在不期望的方向上的辐射。
[0010]为了支持在陆地无线网络中的位置估计,移动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测量和报告在从两个或更多个网络节点(例如,不同的基站或属于同一基站的不同的传输点(例如,天线))接收的参考RF信号之间的观察到达时间差(OTDOA)或参考信号定时差(RSTD)。然而,毫米波通信系统所面临的严重路径损耗的独特挑战需要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在第三代(3G)和/或第四代(4G)无线通信系统中并不存在。因此,可能存在对增强传统上在无线网络中使用的定位方法,以考虑波束成形通信可能产生的独特挑战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下文给出了与本文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和/或实施例相关的简化概述。因此,以下概述不应当被认为是与所有预期方面和/或实施例相关的广泛综述,而且以下概述既不应当被认为标识与所有预期方面和/或实施例相关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应当被认为描绘与任何特定方面和/或实施例相关联的范围。相应地,以下概述的唯一目的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与涉及本文公开的机制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和/或实施例相关的某些概念,以在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之前。
[0012]根据各个方面,一种用户设备(UE)的方法可以包括:针对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每个时隙,基于该时隙的时隙类型和/或基于与所述UE相关联的跨越一数量的波束接收一个或多个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其它能力,来确定针对所述UE每时隙支持的波束切换数量的能
力。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网络节点发送指示针对所述UE每时隙支持的所述波束切换数量的所述能力的能力信息。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在所述能力信息中指示的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设备(UE)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针对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每个时隙,确定针对所述UE每时隙支持的最大波束切换数量的能力,其中,所述最大波束切换数量是基于该时隙的时隙类型和/或基于与所述UE相关联的跨越一个或多个波束接收一个或多个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其它能力的;向网络节点发送指示针对所述UE每时隙支持的所述最大波束切换数量的所确定的能力的能力信息;以及基于在所述能力信息中指示的针对与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在其中被接收的时隙相关联的每时隙的所述最大波束切换数量的所确定的能力,来跨越一个或多个波束从所述网络节点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类型是以下各项中的一项:仅上行链路时隙、仅下行链路时隙、或混合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时隙,和/或其中,所述时隙类型是基于在混合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时隙中的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之间的切换数量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类型取决于所述时隙是包含仅定位参考信号(PRS)、所述PRS和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信号、所述PRS和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号、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中的一者或两者、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中的一者或两者、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

RS)还是包含探测参考信号(SRS),和/或其中,所述时隙类型取决于在所述时隙中发送的一个或多个信号是半静态地调度的还是动态地调度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每时隙的最大定位参考信号(PRS)波束数量,所述能力信息指示所述UE每时隙支持的所述最大波束切换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UE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其它能力包括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支持的带宽、每时隙的支持的波束切换总数、期望的定位精度、或经由频分复用在单个波束中接收多个信号的能力,或在所述能力信息中针对特定频带被指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跨越其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波束包括由所述网络节点基于一个或多个预期接收机接收所发送的一个或多个信号的最小要求的能力来广播或多播给所述一个或多个预期接收机的一个或多个波束。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跨越其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波束包括基于所述能力信息指示与在一个或多个预期接收机的最小要求的能力中提供的精度不同的精度的要求,由所述网络节点单播给所述UE或者由所述网络节点专用于包括至少所述UE的UE子集的一个或多个波束。8.一种网络实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用户设备(UE)接收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指示针对一个或多个时隙中的每个时隙,针对所述UE每时隙支持的最大波束切换数量的能力,其中,所述最大波束切换数量是基于该时隙的时隙类型和/或基于与所述UE相关联的跨越一个或多个波束接收一个或多个信
号的一个或多个其它能力的;以及在时隙中向所述UE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是基于在所述信息中指示的针对与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在其中被发送的所述时隙相关联的每时隙的所述最大波束切换数量的所述能力来跨越所述一个或多个波束被发送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类型是以下各项中的一项或多项:仅上行链路时隙、仅下行链路时隙、或混合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时隙,和/或其中,所述时隙类型是基于在混合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时隙中的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之间的切换数量的。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时隙类型取决于所述时隙是包含仅定位参考信号(PRS)、所述PRS和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信号、所述PRS和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号、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中的一者或两者、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