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7902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下方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设有移动减震结构,移动减震结构包括阻尼器与活动柱,在活动柱上套设有弹簧,活动柱底部设有万向轮,固定座上表面边缘处均设有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通过设置固定座,并在底部配合移动减震结构,活动柱与阻尼器插接配合,且弹簧连接阻尼器与活动柱,实现减振降低对建筑材料损伤影响,万向轮的安装便于整体移动,实现建筑材料移位减振,第一挡板在插块配合下与固定座快速插接配合,第二挡板在滑块的配合下实现快速与第二挡板插接安装,整体装配灵活便捷,方便拆卸携带。方便拆卸携带。方便拆卸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具
,具体为一种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铁路建设、城市规划、道路扩宽等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拆除一些建筑物,然而,某些建筑物为新建不久或者古建筑等,该类建筑物可能无法进行拆除或者拆除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及费用,因此对建筑物采取整体移位的方式进行保护或者继续使用。
[0003]公开号为CN211109315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移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整理时会使建筑工人不断进行弯腰拾捡,对建筑工人的体力消耗较大的技术问题。建筑用移位装置包括支撑杆和活动卡杆,支撑杆包括支撑部、第一连接部和把手,支撑部通过第一连接部和把手固定连接,活动卡杆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抓取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转动连接。
[0004]上述技术方案抓取部能够抓取物体并在支撑杆的拉动下移动物体,将物品收集整理,当物体收集过多或者物体本身不易移动时,能够以支撑部的端部为支点拉动把手,利用杠杆原理帮助物品的移动与整理,避免了建筑工人不断进行弯腰拾捡,对建筑工人的体力消耗较大的问题;但是该建筑移位时减震效果不佳,颠簸振荡对建筑材料损伤大,影响到重复使用,建筑移位结构不便于快速进行拆装,不便于进行收纳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下方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设有移动减震结构,所述移动减震结构包括阻尼器与活动柱,在所述活动柱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柱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固定座上表面边缘处均设有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所述固定座下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均插接阻尼器,所述活动柱与阻尼器插接组合,所述第一挡板底部设有插块,所述固定座上表面与插块对应处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一挡板内侧面上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挡板上与滑槽对应处均设有滑块。
[0007]优选的,所述万向轮顶部通过螺丝与活动柱底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弹簧一端与阻尼器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活动柱底部连接,所述阻尼器外径与安装槽内径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两端处均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呈U型状,所述推杆两端均通过螺丝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表面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底部与固定座粘接固定。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挡板与两个第二挡板组合成的框架内部宽度与橡胶垫外壁的宽度相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外壁上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第一把手槽,所述插块与第一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插块外壁的宽度与插槽内壁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插块上均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中设有第一固定栓。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外壁上开设有与插槽连通管的穿孔,所述穿孔内径与第一固定栓端部直径相适配。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外壁上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第二把手槽,所述滑块与第二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滑块外壁的宽度与滑槽内壁的宽度相适配,所述滑块外壁上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中均设有第二固定栓,所述第一挡板外壁上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与滑槽连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径与第二固定栓端部直径相适配。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一种建筑移位减振方法,包括上述的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使用者手动将阻尼器与安装槽插接配合,带有万向轮的活动柱与阻尼器插接配合;
[0017]S2、弹簧套设在活动柱上,且弹簧一端与阻尼器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柱底部连接;
[0018]S3、手动将橡胶垫与固定座组合连接,然后将第一挡板通过插块与插槽插接配合,并通过第一固定栓组合固定;
[0019]S4、再将第二挡板通过滑块与滑槽插接配合,并通过第二固定栓组合固定;
[0020]S5、固定座上放置需要移动的建筑物料,在推杆的配合下可以实现整体的灵活搬运;当需要单独携带时,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均方便手动拆卸,方便携带。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座,并在底部配合移动减震结构,活动柱与阻尼器插接配合,且弹簧连接阻尼器与活动柱,实现减振降低对建筑材料损伤影响,万向轮的安装便于整体移动,实现建筑材料移位减振,第一挡板在插块配合下与固定座快速插接配合,第二挡板在滑块的配合下实现快速与第二挡板插接安装,整体装配灵活便捷,方便拆卸携带。
[0023]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插块与插槽插接配合,且第一固定栓穿过穿孔并与第一螺孔螺纹连接,实现第一挡板与固定座紧密安装,滑块与滑槽插接配合,且第二固定栓穿过连接孔并与第二螺孔螺纹连接,实现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紧密贴合固定,橡胶垫的配合下增加与建筑物料接触摩擦力,同时减少建筑材料对固定座摩擦损伤。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座与移动减震结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座仰视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减震结构框架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30]1、固定座;10、橡胶垫;11、插槽;110、穿孔;12、推杆;13、安装槽;
[0031]2、阻尼器;20、活动柱;21、弹簧;22、万向轮;
[0032]3、第一挡板;30、第一把手槽;31、插块;310、第一螺孔;311、第一固定栓;32、滑槽;
320、连接孔;
[0033]4、第二挡板;40、第二把手槽;41、滑块;410、第二螺孔;411、第二固定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请参阅图1

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下方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设有移动减震结构,移动减震结构包括阻尼器2与活动柱20,在活动柱20上套设有弹簧21,活动柱20底部设有万向轮22,固定座1上表面边缘处均设有第一挡板3与第二挡板4,固定座1下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中均插接阻尼器2,活动柱20与阻尼器2插接组合,第一挡板3底部设有插块31,固定座1上表面与插块31对应处开设有插槽11,第一挡板3内侧面上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滑槽32,第二挡板4上与滑槽32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下方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设有移动减震结构,所述移动减震结构包括阻尼器(2)与活动柱(20),在所述活动柱(20)上套设有弹簧(21),所述活动柱(20)底部设有万向轮(22),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边缘处均设有第一挡板(3)与第二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下表面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中均插接阻尼器(2),所述活动柱(20)与阻尼器(2)插接组合,所述第一挡板(3)底部设有插块(31),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与插块(31)对应处开设有插槽(11),所述第一挡板(3)内侧面上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滑槽(32),所述第二挡板(4)上与滑槽(32)对应处均设有滑块(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2)顶部通过螺丝与活动柱(20)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1)一端与阻尼器(2)连接,所述弹簧(21)另一端与活动柱(20)底部连接,所述阻尼器(2)外径与安装槽(13)内径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两端处均设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呈U型状,所述推杆(12)两端均通过螺丝与固定座(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设有橡胶垫(10),所述橡胶垫(10)底部与固定座(1)粘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挡板(3)与两个第二挡板(4)组合成的框架内部宽度与橡胶垫(10)外壁的宽度相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移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外壁上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第一把手槽(30),所述插块(31)与第一挡板(3)为一体成型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振寰刘晓峰钟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嘉枫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