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及柴塘搬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40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包括由竖向钢板、水平钢板、装载底座、型钢背楞和钢盖板焊接而成的方形箱体,所述方形箱体表面喷涂有所搬迁的柴塘块体对应的方位朝向和分段分块编码信息;所述型钢背楞由竖向钢柱和水平钢梁焊接而成,所述竖向钢柱的高度等于竖向钢板、水平钢板、装载底座和钢盖板的高度之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及柴塘搬迁方法,钢套箱整体牢固、变形小,填充原土保护后,搬运过程对文物的损伤小、文物保护程度高,减少了二次文物修复费用;钢丝绳穿过装载底座上的前后、左右对称的穿绳孔后,再竖向穿过矩形钢管内部或槽钢凹槽中,可实现兜底吊装,吊装过程中钢丝绳不滑脱,吊装安全系数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及柴塘搬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古柴塘搬迁复原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及柴塘搬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塘是人工修建的挡潮堤坝,是钱塘江河口两岸平原的御潮屏障,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历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社会价值。
[0003]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涉及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杭州临平海塘,该段海塘连成一线,航道无法避开,需异地迁移范围内的90米柴塘。柴塘修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主体由土、柴相间夯筑而成,塘内及塘基钉有木桩。塘体迎水面为柴土夯筑,柴成捆绑扎,断面呈梯形,高出地表5~6米,底宽12~21米不等。
[0004]杭州临平段古海塘是杭州范围内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古海塘遗址。作为第七批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杭州海塘临平段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潜力。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相关要求,需按坚持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将柴塘在原址切割成小块,再迁移至原址以北约5公里处的“引水入城”公园内进行保护展示,打造作为海塘主题遗址公园。
[0005]柴塘外观异形、体量大、整体稳定性差,土体含有杉木、木柴和砂石等杂物,如何将切割后的柴塘块体安全、高效地搬运至遗址公园、最大程度减少因搬运对柴塘文物的损伤是一大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及柴塘搬迁方法,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包括由竖向钢板、水平钢板、装载底座、型钢背楞和钢盖板焊接而成的方形箱体,所述方形箱体表面喷涂有所搬迁的柴塘块体对应的方位朝向和分段分块编码信息;所述型钢背楞由竖向钢柱和水平钢梁焊接而成,所述竖向钢柱的高度等于竖向钢板、水平钢板、装载底座和钢盖板的高度之和;相对设置的两块所述竖向钢板上开设有用于对柴塘块体进行保护的孔眼,所述孔眼用于进行热空气泵送、土体微生物监测和土体含水率监测。
[0008]进一步的,所述装载底座四个侧面分别开设有穿绳孔,所述穿绳孔的圆心与所述型钢背楞中的一根竖向钢柱的中线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钢板和装载底座均通过防锈和防腐处理,且作为搬迁复原后柴塘的永久基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方形箱体的焊接方法包括:首先,竖向钢板与水平钢板焊接,水平钢板与装载底座焊接,方形箱体侧面通过型钢背楞加固后,在方形箱体内部填充柴塘原土,最后焊接钢盖板。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古柴塘搬迁方法,基于上述的钢套箱,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S1:根据柴塘走向,按由东至西对柴塘进行分段编号,按由南至北对每个分段编号的柴塘原土进行分块编号;
[0013]步骤S2:采用切割设备对相邻柴塘块体间进行竖向切割,使柴塘块体竖向与周边块体分离;
[0014]步骤S3:将四块竖向钢板焊接成临时钢套箱,并对箱体表面喷涂柴塘块体的南北朝向和分段分块编号,采用起重机将临时钢套箱吊装至对应分段分块编号的柴塘块体上方,并将临时钢套箱插入柴塘块体周向的竖向切缝内;
[0015]步骤S4:采用切割设备对套装临时钢套箱的柴塘块体进行底部水平切割,将经防锈防腐处理的水平钢板放在型钢导轨上,紧随切割刀片,用液压千斤顶将水平钢板顶推至水平切缝内,并将临时钢套箱与水平钢板进行焊接;
[0016]步骤S5:通过牵引系统连接水平牵引板将临时钢套箱缓慢向外平移至装载底座上,完成临时钢套箱与装载底座全部焊接后,对临时钢套箱四个侧面进行型钢背楞加固;加固完成后,在临时钢套箱内填充覆盖切割时产生的原土体,最后进行顶部钢盖板焊接封闭,得到完整的钢套箱,对钢套箱进行搬迁;
[0017]步骤S6:搬迁至复原地址后,按照钢套箱表面喷涂柴塘块体的南北朝向和分段分块编号,拆解钢套箱中的柴塘块体,对柴塘进行恢复。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及柴塘搬迁方法,钢套箱整体牢固、变形小,填充原土保护后,搬运过程对文物的损伤小、文物保护程度高,减少了二次文物修复费用;钢丝绳穿过装载底座上的前后、左右对称的穿绳孔后,再竖向穿过矩形钢管内部或槽钢凹槽中,可实现兜底吊装,吊装过程中钢丝绳不滑脱,吊装安全系数高;钢套箱适用范围广,针对不同高度的柴塘块体选择不同规格的型钢背楞加固,可满足各种体量的柴塘搬迁;竖向钢板提前开孔,通过输送热空气、进行土体含水率和微生物监测,搬迁过程文物保护效果好;钢套箱表面喷涂有所搬迁的柴塘块体对应的方位朝向和分段分块编码信息,拼接复原时识别度高;拆解后的钢套箱的钢材可回收重复利用,节材环保。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柴塘分段分块编码平面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A0块柴塘竖向切割平面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竖向钢板焊接成的临时钢套箱三维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A0块柴塘水平切割平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装载底座大样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三维结构爆炸图;
[0026]图中:1

清理段、2

切割设备、3

临时钢套箱、4

孔眼、5

水平牵引板、6

水平钢板、7

型钢导轨、8

液压千斤顶、9

装载底座、10

穿绳孔、11

型钢背楞、12

钢盖板、13

编码。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实施例
[0030]请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包括由竖向钢板、水平钢板6、装载底座9、型钢背楞11和钢盖板12焊接而成的方形箱体,所述方形箱体表面喷涂有所搬迁的柴塘块体对应的方位朝向和分段分块编码13信息;所述型钢背楞11由竖向钢柱和水平钢梁焊接而成,所述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竖向钢板、水平钢板、装载底座、型钢背楞和钢盖板焊接而成的方形箱体,所述方形箱体表面喷涂有所搬迁的柴塘块体对应的方位朝向和分段分块编码信息;所述型钢背楞由竖向钢柱和水平钢梁焊接而成,所述竖向钢柱的高度等于竖向钢板、水平钢板、装载底座和钢盖板的高度之和;相对设置的两块所述竖向钢板上开设有用于对柴塘块体进行保护的孔眼,所述孔眼用于进行热空气泵送、土体微生物监测和土体含水率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底座四个侧面分别开设有穿绳孔,所述穿绳孔的圆心与所述型钢背楞中的一根竖向钢柱的中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板和装载底座均通过防锈和防腐处理,且作为搬迁复原后柴塘的永久基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柴塘搬迁的钢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箱体的焊接方法包括:首先,竖向钢板与水平钢板焊接,水平钢板与装载底座焊接,方形箱体侧面通过型钢背楞加固后,在方形箱体内部填充柴塘原土,最后焊接钢盖板。5.一种古柴塘搬迁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

4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彬秦伟刘学吴超杰刘雷洋陈鑫骥杨朋陈礼都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