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防钻绒羽绒服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75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保暖防钻绒羽绒服的生产工艺,步骤一:准备模板,步骤二:连接条的准备,步骤三:中间条的准备,步骤四:面料缝制,步骤五:里料缝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可减少了羽绒飞丝的流动,减少钻绒的现象;并使整件衣服不会出现缝线处的冷点,大大提高了整件羽绒服的保暖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保暖防钻绒羽绒服的生产工艺,在面料与里料缝合时,面料与里料不直接缝合而利用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与中间条的组合使羽绒服外表面的缝线处具有第一连接条、第二边连接条和中间条,而受中间条采用热风棉的技术使羽绒的飞丝会贴附在热风棉上,减少了羽绒飞丝的流动,从而使羽绒服在缝线处减少钻绒的现象。绒的现象。绒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暖防钻绒羽绒服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暖防钻绒羽绒服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羽绒服行业,防钻绒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羽绒服如果能够达到防钻绒,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品质,减少消费者的投诉,更好的达到保暖作用是行业内一直在不断优化的课题。现有的防钻绒羽绒服的技术多样,如2022年06月03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216651364U的一种防钻绒防风有型的羽绒服,包括羽绒服本体,羽绒本体包括多块以拼接方式相连的羽绒面料,羽绒面料包括面层、里层以及填充于面层与里层之间的羽绒层,所述面层包括第一梭织面料层和第一烫金膜,所述里层包括第二梭织面料层和第二烫金膜,第一烫金膜复合在第一梭织面料层靠近所述羽绒层的一侧,第二烫金膜复合在第二梭织面料层靠近所述羽绒层的一侧;通过在第一梭织面料层和第二梭织面料层中设置烫金膜,可以不用加胆布,减少羽绒服的层数和重量,同时可以实现防钻绒。然而此种方式仅仅是从面料本身考虑,而在面料的缝纫处,缝纫针的针孔处的钻绒还无法控制,且整件羽绒服位于缝纫处无填充羽绒,存在冷点部位,暖和性降低,且针孔的透气问题使羽绒和飞丝会往针孔方向跑,出现钻绒的问题。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暖防钻绒羽绒服的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的防钻绒羽绒服在缝线处存在冷点部位和少量钻绒的问题。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0006]一种保暖防钻绒羽绒服的生产工艺,包括面料与里料的缝合,所述面料与里料的缝合通过如下步骤加工而成:
[0007]步骤一:准备模板,准备用于羽绒服面料放置的面料模板和用于羽绒服里料放置的里料模板,面料模板上设有若干条沿羽绒服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面料缝纫线孔,各面料缝纫线孔沿羽绒服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里料模板的尺寸与面料模板的尺寸相同,里面模板上设有若干个沿羽绒服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里料缝纫线孔,各里料缝纫线孔沿羽绒服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且两里料缝纫线孔之间具有一条面料缝纫线孔,该面料缝纫线孔刚好处于两里料缝纫线孔之间的中间部位处;
[0008]步骤二:连接条的准备,截剪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第一连接条的长度和第二连接条的长度均与面料缝纫线的长度相同,第一连接条的宽度和第二连接条的宽度均为两面料缝纫线孔之间总间距的一半多1.5

2.5公分,第一连接条的个数和第二连接条的个数均与面料缝纫线孔的个数相同;
[0009]步骤三:中间条的准备,截剪出若干条其长度与连接条的长度相同的中间条,中间条为热风棉条,中间条的宽度为1

1.5公分,中间条的个数与面料缝纫线孔的个数相同;
[0010]步骤四:面料缝制,将面料平铺放置在步骤一的面料模板上,以面料与里料相贴合的一面为贴合面,面料的贴合面朝上设置,再将步骤三的中间条放置在面料的贴合面处,并处于面料模板的面料缝纫线孔处,将面料缝纫线孔覆盖,之后将步骤二的第一连接条放置在面料的贴合面上,且第一连接条的下部叠放在中间条上,再将步骤二的第二连接条放置在面料的贴合面上,且第二连接条的上部叠放在中间条和第一连接条的下部上;最后采用防绒针、缝线与面料缝纫线孔的配合将中间条、第一连接条的下部、第二连接条的上部及面料缝合在一起,如此,面料在每一个面料缝纫线孔处均缝制有中间条、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得到面料缝制件;
[0011]步骤五:里料缝制,将里料平铺放置在步骤一的里料模板上,再将步骤四的面料缝制件取下,再将面料缝制件放置在里料模板上,面料缝制件上第一连接条的上部经防绒针、缝线与里料缝纫线孔的配合与里料缝合在一起,面料缝制件上第二连接条的下部经防绒针、缝线与里料缝纫线孔的配合与里料缝合在一起,如此,将面料缝制件上各第一连接条和各第二连接条均与里料缝合在一起,完成里料与面料的缝合。
[0012]当羽绒服为薄款时,上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均为水洗棉条。
[0013]当羽绒服为厚款时,上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均为热风棉条。
[0014]上述防绒针为7号防绒针,且7号防绒针的针尖直径小于缝线的直径。
[0015]上述缝线为涤弹丝线。
[0016]上述中间条的宽度为1公分。
[0017]上述第一连接条的宽度和第二连接条的宽度均为两面料缝纫线孔之间总间距的一半多2公分。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保暖防钻绒羽绒服的生产工艺,在面料与里料缝合时,面料与里料不直接缝合而利用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与中间条的组合使羽绒服外表面的缝线处具有第一连接条、第二边连接条和中间条,而受中间条采用热风棉的技术使羽绒的飞丝会贴附在热风棉上,减少了羽绒飞丝的流动,从而使羽绒服在缝线处减少钻绒的现象;同时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分别与面料和里料缝合整个服装形成有内外两层的填充通道,这样能使整件羽绒服的保暖性大大提供,且里料与面料的缝线处均形成有用于羽绒填充的填充通道,这样使整件羽绒服的缝线处均不会出现冷点,大大提高了整件羽绒服的保暖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面料与里料的组合示意图;
[0020]图2为面料与里料的缝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保暖防钻绒羽绒服的生产工艺,包括面料与里料的缝合,所述面料与里料的缝合通过如下步骤加工而成:
[0023]步骤一:准备模板,如图1所示,准备用于羽绒服面料放置的面料模板1和用于羽绒
服里料放置的里料模板2,面料模板1上设有若干条沿羽绒服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面料缝纫线孔11,此面料缝纫线孔11为供防绒孔穿过的针孔,为一长条形结构,各面料缝纫线孔沿羽绒服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里料模板的尺寸与面料模板的尺寸相同,里面模板2上设有若干个沿羽绒服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里料缝纫线孔21,各里料缝纫线孔沿羽绒服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且两里料缝纫线孔之间具有一条面料缝纫线孔,该面料缝纫线孔刚好处于两里料缝纫线孔之间的中间部位处;
[0024]步骤二:连接条的准备,截剪第一连接条3和第二连接条4,第一连接条3的长度和第二连接条4的长度均与面料缝纫线11的长度相同,第一连接条3的宽度和第二连接条4的宽度均为两面料缝纫线孔之间总间距的一半多1.5

2.5公分,第一连接条的宽度和第二连接条的宽度优佳为两面料缝纫线孔之间总间距的一半多2公分,如两面料缝纫线孔之间的间距为12公分的话,那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的宽度均为8公分,第一连接条的个数和第二连接条的个数均与面料缝纫线孔的个数相同;当羽绒服为薄款时,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均为水洗棉条;当羽绒服为厚款时,上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均为热风棉条;
[0025]步骤三:中间条的准备,截剪出若干条其长度与连接条的长度相同的中间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防钻绒羽绒服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与里料的缝合,所述面料与里料的缝合通过如下步骤加工而成:步骤一:准备模板,准备用于羽绒服面料放置的面料模板和用于羽绒服里料放置的里料模板,面料模板上设有若干条沿羽绒服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面料缝纫线孔,各面料缝纫线孔沿羽绒服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里料模板的尺寸与面料模板的尺寸相同,里面模板上设有若干个沿羽绒服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里料缝纫线孔,各里料缝纫线孔沿羽绒服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且两里料缝纫线孔之间具有一条面料缝纫线孔,该面料缝纫线孔刚好处于两里料缝纫线孔之间的中间部位处;步骤二:连接条的准备,截剪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第一连接条的长度和第二连接条的长度均与面料缝纫线的长度相同,第一连接条的宽度和第二连接条的宽度均为两面料缝纫线孔之间总间距的一半多1.5

2.5公分,第一连接条的个数和第二连接条的个数均与面料缝纫线孔的个数相同;步骤三:中间条的准备,截剪出若干条其长度与连接条的长度相同的中间条,中间条为热风棉条,中间条的宽度为1

1.5公分,中间条的个数与面料缝纫线孔的个数相同;步骤四:面料缝制,将面料平铺放置在步骤一的面料模板上,以面料与里料相贴合的一面为贴合面,面料的贴合面朝上设置,再将步骤三的中间条放置在面料的贴合面处,并处于面料模板的面料缝纫线孔处,将面料缝纫线孔覆盖,之后将步骤二的第一连接条放置在面料的贴合面上,且第一连接条的下部叠放在中间条上,再将步骤二的第二连接条放置在面料的贴合面上,且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万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善发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