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蛸的池塘苗种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7725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华蛸的池塘苗种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育苗池塘的准备、饵料生物的培育、布苗、饵料投喂和苗种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在池塘中提前培育蟹类幼体,为中华蛸早期苗种提供充足饵料;利用池塘中培育出的多样化饵料生物,为中后期苗种提供丰富营养;池塘底质可较好地模拟中华蛸幼体的自然生境,能够有效诱导苗种进行伏底,幼体伏底率可到10.5~11.2%。体伏底率可到10.5~1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华蛸的池塘苗种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地涉及一种中华蛸的池塘苗种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华蛸(Octopussinensis),俗称章鱼、八爪鱼、红章和母猪章,隶属于八腕目(Octopoda)、蛸科(Octopodidae)、蛸属(Octopus),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温带海域,是我国重要经济头足类品种。中华蛸肉嫩味美,蛋白含量高,可生食也可制成干品,有补血益气、收敛生肌的药用价值,作为海味和滋补品深受人们喜爱。中华蛸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在日本和韩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由于过度捕捞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近年来中华蛸的资源量逐渐衰竭。为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并保护中华蛸的野生资源,急需开展中华蛸的人工养殖。
[0003]目前中华蛸的人工育苗技术尚未突破,主要难点是其幼体存在漫长的伏底过程,从出现伏底现象到完全伏底需要1~2个月时间,此过程中幼体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是无法实现中华蛸全过程人工养殖的关键技术瓶颈。因而,开发能够提高幼体伏底率的育苗技术方法对于中华蛸养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华蛸的池塘苗种培育方法,通过在池塘中提前培育蟹类幼体,为中华蛸早期苗种提供充足饵料;利用池塘中培育出的多样化饵料生物,为中后期苗种提供丰富营养;池塘底质可较好地模拟中华蛸幼体的自然生境,能够有效诱导苗种进行伏底,显著提高幼体伏底率。
[0005]本专利技术是按以下操作技术完成的:
[0006]一种中华蛸的池塘苗种培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育苗池塘的准备、饵料生物的培育、布苗、饵料投喂和苗种收获;
[0007]所述的育苗池塘的准备:育苗池塘水温20~28℃,盐度31~35,池底为砂石底质,使用前首先暴晒10~15天;放养前7~10天,加水20~30cm并消毒;
[0008]所述的饵料生物的培育:池塘布设底部微孔增氧机,池底放置尼龙网片和小瓦罐供幼体遮蔽;加水深至1.5~2m,接种小球藻,每天泼洒氮肥至池水呈深绿色时,接种轮虫;
[0009]当塘中轮虫密度达到8~10个/毫升时,将体格健壮、活力好的抱卵螃蟹亲体放入育苗池塘内;平均每30~50m3投放抱卵螃蟹亲体1只,蟹类蚤状幼体孵出后,维持育苗池塘内小球藻和轮虫浓度,为孵出的蟹类幼体提供饵料;
[0010]所述的布苗:当育苗池塘内蟹类蚤状幼体密度达到0.2~0.5个/ml时,将螃蟹亲体从育苗池塘中取出,进行中华蛸布苗;将孵出的中华蛸幼体均匀布放于育苗池塘中,数量控制在1000~2000个/m3;
[0011]所述的饵料投喂:0~10日龄,此阶段中华蛸幼体摄食蟹类幼体、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每天泼洒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使卤虫无节幼体密度维持在0.5~1个/ml,桡足
类维持在1~3个/ml;
[0012]10~30日龄或最长腕吸盘个数少于20个时,此阶段幼体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补充桡足类,使其密度维持在3~5个/ml;
[0013]30日龄后或最长腕吸盘个数达到20个时,苗种进入伏底期,此阶段水体中投入活体糠虾,供浮游状态的苗种摄食,同时投喂能够沉入育苗池塘底部的虾类贝类肉粒,供伏底状态的苗种摄食,活体糠虾投放量0.1~1kg/亩,虾类贝类肉粒投放量0.2~1kg/亩,伏底期的前期以投喂活体糠虾为主,伏底期的后期以虾贝肉粒为主;
[0014]所述的苗种收获:当苗种最长腕吸盘数达到40个时,表明其已完成伏底过程,收集伏底苗种。
[0015]进一步,所述的抱卵螃蟹亲体为三疣梭子蟹、日本蟳或锯缘青蟹。
[0016]进一步,当观察到抱卵螃蟹亲体卵的心跳达到150次/分钟时,将抱卵螃蟹亲体放入育苗池塘中,抱卵螃蟹亲体不携带病原菌。
[0017]进一步,每个抱卵螃蟹亲体单独放入1个网袋,孵出的幼体能够从网袋中游出,但螃蟹亲体始终处于网袋中。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对的有益效果:目前中华蛸主要采用车间内工厂化育苗技术,饵料种类单一,且室内育苗池底平坦,无法为幼体伏底提供必要的环境刺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华蛸池塘生态育苗方法,通过在池塘中提前布放蟹类亲体,产出蟹类幼体,结合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为中华蛸早期苗种提供充足饵料,帮助其顺利渡过孵化后前几天的“危险期”;池塘中大量繁殖的桡足类也为苗种提供了多样化饵料,使苗种获得均衡的营养;池底布放了尼龙网片和小瓦罐供苗种隐蔽和伏底,同时池塘内环境与中华蛸幼体的自然生境类似,为苗种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和伏底诱导条件,可有效促进苗种的生长和伏底。本专利技术方法苗种伏底率可达10.5~1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0020]实施例1:
[0021]1、池塘准备:2021年6月11日,在山东省日照选取一块池塘进行中华蛸池塘育苗,池塘为20m
×
10m的长方形,面积200m2,砂石底质。育苗期间池塘水温20.1~26.7℃,盐度31~33。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育苗过程中水质要求,水温20~25℃,盐度30~35,pH7.8~8.5,溶解氧≥5mg/L。正式使用前已完成了池塘消毒工作,池塘暴晒20天。使用前10天,按100kg/亩的生石灰在全池均匀泼洒消毒。
[0022]2、饵料生物培育:池塘布设底部微孔增氧机,并投放了大量尼龙网片和小瓦罐供幼体遮蔽。加水至1.5m,接种小球藻,每天泼洒10ppm的氮肥,至池水呈深绿色时,接种轮虫。
[0023]当塘中轮虫密度达到8~10个/毫升时,将体格健壮、活力好的抱卵日本蟳亲体放入池内。放入前观察卵的心跳数,当达到150次/分钟时,将日本蟳亲体放入池中。日本蟳首先经20ppm甲醛溶液药浴0.5小时,随后每个个体单独放入1个尼龙网袋,将装有抱卵蟹的网袋放入池中,平均每30m3投放1只。4天后,池中开始观察到孵出的蟹类蚤状幼体。在此期间,通过泼洒氮肥维持池内小球藻的浓度,保持水色呈深绿色,为孵出的蟹类幼体提供饵料。
[0024]3、布苗:投入日本蟳亲体8天后,池内蟹类蚤状幼体密度达到0.3个/ml,将螃蟹亲体从池内取出,进行中华蛸布苗。将刚孵出的中华蛸幼体均匀布放于池中,布苗密度1000个/m3。
[0025]4、饵料投喂:0~10日龄,每天泼洒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使卤虫无节幼体密度维持在0.5~1个/ml,桡足类维持在1~3个/ml,0~10日龄,此阶段幼体可摄食蟹类幼体、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每天泼洒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购买卤虫卵,26℃孵出的卤虫无节幼体,经0.07g/L裂壶藻营养强化6小时后投入池中,池中卤虫无节幼体密度维持在0.5~1个/ml;购买桡足类进行投喂,密度维持在1~3个/ml。池内的蟹类幼体为中华蛸早期苗种提供了丰富的DHA、EPA等营养物质,可保障幼体较高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0026]10~31日龄,此阶段幼体可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华蛸的池塘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育苗池塘的准备、饵料生物的培育、布苗、饵料投喂和苗种收获;所述的育苗池塘的准备:育苗池塘水温20~28℃,盐度31~35,池底为砂石底质,使用前首先暴晒10~15天;放养前7~10天,加水20~30cm并消毒;所述的饵料生物的培育:池塘布设底部微孔增氧机,池底放置尼龙网片和小瓦罐供幼体遮蔽;加水深至1.5~2m,接种小球藻,每天泼洒氮肥至池水呈深绿色时,接种轮虫;当塘中轮虫密度达到8~10个/毫升时,将体格健壮、活力好的抱卵螃蟹亲体放入育苗池塘内;平均每30~50m3投放抱卵螃蟹亲体1只,蟹类蚤状幼体孵出后,维持育苗池塘内小球藻和轮虫浓度,为孵出的蟹类幼体提供饵料;所述的布苗:当育苗池塘内蟹类蚤状幼体密度达到0.2~0.5个/ml时,将螃蟹亲体从育苗池塘中取出,进行中华蛸布苗;将孵出的中华蛸幼体均匀布放于育苗池塘中,数量控制在1000~2000个/m3;所述的饵料投喂:0~10日龄,此阶段中华蛸幼体摄食蟹类幼体、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每天泼洒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使卤虫无节幼体密度维持在0.5~1个/ml,桡足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力陈四清李凤辉刘志鸿吴彪常青刘长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