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岸电供电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767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岸电供电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调节船舶负荷,连接岸电桩和船舶电缆;S2:通信终端和岸电桩建立通信,基于船舶负荷设置岸电桩参数并调整岸电桩电压;S3:通信终端和基站建立通信,传输岸电桩参数至控制模块;S4:基于岸电桩参数和蓄电模块参数连通岸电桩和蓄电模块;S5:蓄电模块输送电能至岸电桩,岸电桩输送电能至船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远程实现基站对岸电桩的控制,能筛选岸电桩连通的蓄电模块。能筛选岸电桩连通的蓄电模块。能筛选岸电桩连通的蓄电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岸电供电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岸电供电
,特别涉及一种船舶岸电供电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岸电系统是指在船舶正常营运靠港期间港口向船舶供电的系统,将岸上供电系统岸基装置通过船岸交互部分将电力送至船舶受电系统。
[0003]现有技术中,船舶使用岸电需要船岸多个部门协同工作才能安全使用岸电,现场人员在连接岸电桩和船舶后,需要人工通知控制室人员确认船舶、岸电桩和蓄电池的连接状态,在对船舶进行输电。存在不能远程实现基站对岸电桩的控制,不能筛选岸电桩连通的蓄电模块的问题。
[0004]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船舶用岸电充电桩”,其公告号:CN113561808A,其申请日:2021年05月28日,该专利技术船舶用岸电充电桩包括壳体,壳体表面设置有开口,壳体内可转动地设置有丝杠杆,丝杠杆上套接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上固定有安装座,使得丝杠杆的转动能够通过丝杠螺母带动安装座在壳体内沿竖直方向运动,安装座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转轴,转轴通过曲柄连接有充电接头,转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安装座上固定有电机架,电机架上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解决了由于船舶运输的特殊环境,设置在岸边或者水上的充电桩会长期在潮湿多水的环境中,而现有的充电桩防水能够力较差,同时,充电接头长期暴露易受潮损坏的问题,但是存在不能远程实现基站对岸电桩的控制,不能筛选岸电桩连通的蓄电模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不能远程实现基站对岸电桩的控制,不能筛选岸电桩连通的蓄电模块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船舶岸电供电方法和系统,能远程实现基站对岸电桩的控制,能筛选岸电桩连通的蓄电模块。
[0006]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岸电供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调节船舶负荷,连接岸电桩和船舶电缆;
[0008]S2:通信终端和岸电桩建立通信,基于船舶负荷设置岸电桩参数并调整岸电桩电压;
[0009]S3:通信终端和基站建立通信,传输岸电桩参数至控制模块;
[0010]S4:基于岸电桩参数和蓄电模块参数连通岸电桩和蓄电模块;
[0011]S5:蓄电模块输送电能至岸电桩,岸电桩输送电能至船舶。
[0012]本方案中,调节船舶负荷,连接岸电桩和船舶电缆,便于电缆将岸电桩的电量输送至船舶;通信终端和岸电桩建立通信,基于船舶负荷设置岸电桩参数并调整岸电桩电压,便于调整岸电桩的电压等参数,从而保证岸电桩提供的电量符合船舶的硬件要求;通信终端和基站建立通信,远程传输岸电桩参数至控制模块,使得基站能够获取船舶需要的用电信
息,从而作出统计和规划;基于岸电桩参数和蓄电模块参数连通岸电桩和蓄电模块,将岸电桩连通合适的蓄电模块,保证船舶用电的有效性和减少蓄电模块和岸电桩之间的能耗;蓄电模块输送电能至岸电桩,岸电桩输送电能至船舶。能远程实现基站对岸电桩的控制,能筛选岸电桩连通的蓄电模块。
[0013]作为优选,S1中,连接岸电桩和船舶电缆,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1:分开伸缩装置和翻转装置;
[0015]S12:将翻转装置向上翻转,将伸缩装置向外伸展;
[0016]S13:将船舶电缆置入伸缩装置;
[0017]S14:将伸缩装置向内收缩,将翻转装置向下翻转;
[0018]S15:锁止伸缩装置和翻转装置。
[0019]本方案中,供电模块包括供电口、伸缩装置、翻转装置和锁止装置。伸缩装置设置于供电口下端,翻转装置设置于供电口上端。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支点、翻转臂和盖板,电缆入口,将盖板翻转远离供电口,将伸缩装置进行伸展,再将船舶的电缆放入伸缩装置,电缆接入供电口后,将伸缩装置进行收缩至初始位置,将盖板翻转至初始位置,伸缩装置和盖板固定时开口用于电缆线的引出,再通过锁止装置将翻转装置的盖板和伸缩装置进行固定。能够提高船舶电缆和岸电桩供电模块的连接稳定性。
[0020]作为优选,S2包括以下步骤:
[0021]S21:唤醒通信终端,对识别码进行识别;
[0022]S22:确认通信终端和岸电桩的连接;
[0023]S23:基于船舶负荷设置岸电桩参数;
[0024]S24:根据岸电桩参数对岸电桩进行调整。
[0025]本方案中,识别模块识别岸电桩的识别码,通信终端和岸电桩建立连接后,在通信终端上操作设置命令,控制岸电桩进行参数设置,例如通过转换模块调整岸电桩的输出电压等。岸电桩完成参数设置后,岸电桩的设置模块根据岸电桩参数调整岸电桩。通信终端通过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建立连接,传输岸电桩参数。能够通过通信终端调整岸电桩参数。
[0026]作为优选,岸电桩参数包括需求电量和电压。
[0027]作为优选,S4包括以下步骤:
[0028]S41:选择岸电桩可连通蓄电模块,判断蓄电模块剩余电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需求电量若干倍,若是,进行S42;若否,选择剩余电量最多的蓄电模块,进行S44;
[0029]S42:判断是否存在未供电的蓄电模块,若是,选择未供电的蓄电模块;若否,选择正在供电的蓄电模块;
[0030]S43:选择供电距离与岸电桩最近的蓄电模块;
[0031]S44:连通蓄电模块和岸电桩,对船舶进行供电。
[0032]本方案中,通过综合分析蓄电模块的剩余电量、使用状态和供电距离,为岸电桩匹配最合适的蓄电模块,从而在满足船舶供电的需求上,降低蓄电模块的供电压力,降低线路输电损耗。
[0033]作为优选,蓄电模块和岸电桩未连通且蓄电模块剩余电量小于充电电量阈值且满足充电时间时,蓄电模块从市电进行充电。
[0034]本方案中,根据蓄电模块的剩余电量和充电电量阈值的关系、使用状态和充电时
间对蓄电模块进行充电,能够保证蓄电模块的电量和降低市电供电压力。
[0035]一种船舶岸电供电系统,包括:通信终端,通信终端连接控制模块和岸电桩,岸电桩连接蓄电模块和船舶。
[0036]本方案中,通过通信终端调整岸电桩参数,将岸电桩参数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岸电桩的充放电状态,对船舶进行供电和蓄电模块进行充电,能远程实现基站对岸电桩的控制,能筛选岸电桩连通的蓄电模块。
[0037]作为优选,通信终端中,通信模块信号连接控制模块和岸电桩并进行数据传输,识别模块识别岸电桩信息,操作模块设置岸电桩参数。
[0038]本方案中,通信终端包括识别模块、操作模块和通信模块,通信终端连接基站的控制模块和岸电桩的设置模块。识别模块识别岸电桩的识别码,通信终端和岸电桩建立连接后,在通信终端上操作设置命令,控制岸电桩进行参数设置,例如通过转换模块调整岸电桩的输出电压等。岸电桩完成参数设置后,岸电桩的设置模块根据岸电桩参数调整岸电桩。通信终端通过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建立连接,传输岸电桩参数。通信终端在船舶充电时实时采集传输岸电桩供电数据至控制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岸电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调节船舶负荷,连接岸电桩和船舶电缆;S2:通信终端和岸电桩建立通信,基于船舶负荷设置岸电桩参数并调整岸电桩电压;S3:通信终端和基站建立通信,传输岸电桩参数至控制模块;S4:基于岸电桩参数和蓄电模块参数连通岸电桩和蓄电模块;S5:蓄电模块输送电能至岸电桩,岸电桩输送电能至船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岸电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连接岸电桩和船舶电缆,包括以下步骤:S11:分开伸缩装置和翻转装置;S12:将翻转装置向上翻转,将伸缩装置向外伸展;S13:将船舶电缆置入伸缩装置;S14:将伸缩装置向内收缩,将翻转装置向下翻转;S15:锁止伸缩装置和翻转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岸电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以下步骤:S21:唤醒通信终端,对识别码进行识别;S22:确认通信终端和岸电桩的连接;S23:基于船舶负荷设置岸电桩参数;S24:根据岸电桩参数对岸电桩进行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船舶岸电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岸电桩参数包括需求电量和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岸电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S4包括以下步骤:S41:选择岸电桩可连通蓄电模块,判断蓄电模块剩余电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需求电量若干倍,若是,进行S42;若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小明徐冲董国平章宙文陈力张丞蒋勇刘鑫丽陈福如沈文琪崔嫒璐李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长兴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