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85766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包括弹性撑件和固定底板,所述弹性撑件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的底部,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外表面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的上端设置有固定顶框,且固定顶框的顶部外表面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第二板件,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内部均浇筑有混凝土,且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内侧均插入有若干组对接钢管,若干组对接钢管之间并排设置,所述固定底板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储存箱;可以通过钢管配合混凝土提升装配式建筑房屋的结构强度的一体性,令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性,通过加装对接钢管和灌装混凝土,可使得多块第一板件或第二板件均无缝拼接,提升外墙结构的密封效果。提升外墙结构的密封效果。提升外墙结构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房屋
,更具体的是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拼装房”是装配式住宅的通俗称呼,它的全称是预制装配式住宅,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拼装房”的不同,只是部分零件进行了预制,到施工现场也要和传统建筑一样浇筑,并不是想像中的“搭积木”。
[0003]专利号CN108005234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房屋,包括模块化组建的建筑主体结构、组装房用整体卫浴、太阳能热水器、雨水收集系统、FRP化粪池、组装房用整体厨房、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风光互补式用电系统;模块化组建的建筑主体结构包括模块化建筑屋顶、模块化建筑底板、模块化框架组件、模块化门窗组件、模块化建筑墙板;模块化建筑屋顶包括波纹彩钢板、屋顶增强层、岩棉保温层、玻璃棉保温层,能实现模块化装配,还能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0004]传统装配式建筑房屋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足,装配式建筑房屋利用拼接固定结构对加工好的预制件进行固定,使得其形成房屋结构,其整体结构强度较差,多块外墙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无法做到无缝式固定,从而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房屋的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性,使用效果较差;其次传统装配式建筑房屋的抗震能力较差,装配式建筑房屋不具有辅助抗震结构,使得装配式建筑房屋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出现散架现象,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房屋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传统装配式建筑房屋不具有辅助排水结构,装配式建筑房屋因其自身结构属性,使得装配式建筑房屋可以灵活安装在任意位置使用,但是装配式建筑房屋自身不具有排水结构,使得装配式建筑房屋内的日常用水无法正常排水,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房屋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及其装配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
[0007]1、装配式建筑房屋利用拼接固定结构对加工好的预制件进行固定,使得其形成房屋结构,其整体结构强度较差,多块外墙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无法做到无缝式固定,从而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房屋的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性,使用效果较差;
[0008]2、传统装配式建筑房屋的抗震能力较差,装配式建筑房屋不具有辅助抗震结构,使得装配式建筑房屋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出现散架现象,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房屋使用时的安全性;
[0009]3、传统装配式建筑房屋不具有辅助排水结构,装配式建筑房屋因其自身结构属
性,使得装配式建筑房屋可以灵活安装在任意位置使用,但是装配式建筑房屋自身不具有排水结构,使得装配式建筑房屋内的日常用水无法正常排水,降低了装配式建筑房屋的实用性。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包括弹性撑件和固定底板,所述弹性撑件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的底部,所述固定底板的上端外表面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的上端设置有固定顶框,且固定顶框的顶部外表面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第二板件,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内部均浇筑有混凝土,且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内侧均插入有若干组对接钢管,若干组对接钢管之间并排设置,所述固定底板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储存箱,所述固定底板和储存箱之间设有排污管,对角设置的两组第一板件活动两组第二板件均通过固定角架对接固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均包括隔热板、预制板和保温板,所述隔热板固定安装在预制板的一侧外表面,所述保温板固定安装在预制板的另一侧外表面,预制板的内部为空心结构,预制板的侧边设有对接槽,在多块第一板件或第二板件之间进行拼接固定操作时,通过在第一板件或第二板件的预制板内灌入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灌入至多块预制板之间,令提升第一板件或第二板件安装后的一体性,提升配式建筑房屋的结构强度。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两组预制板之间通过组合卡具拼接固定,所述组合卡具的内侧贯通设置有槽口,所述组合卡具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圆形插孔,所述组合卡具的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垫,在两组预制板相互对接时,组合卡具对两组预制板之间起到衔接固定作用,同时可以令混凝土在两组预制板之间流通,当混凝土凝固后,使得两组预制板之间完成无缝衔接,提升装配式建筑房屋的密封性,其次密封垫的设置可以增加组合卡具的密封效果,避免两组预制板之间出现混凝土泄漏现象。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角架的两端均呈L型结构,所述固定角架的两侧均拼接安装有衔接卡条,所述固定角架的上端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柱形卡头,固定角架配合衔接卡条可以固定对角处的第一板件或第二板件,衔接卡条和组合卡具均采用拼接式结构设计,使得第一板件或第二板件在安装时可任意对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顶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拼接顶板,且固定顶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和固定档条,所述固定顶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卡条,若干组支撑杆之间并排设置,利用支撑杆可以对拼接顶板的底部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撑件包括外套杆和内套杆,所述内套杆活动套接在外套杆的内侧,所述外套杆和内套杆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内套杆的顶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顶板,利用弹簧配合外套杆和内套杆的设置,使得弹性撑件具有弹性缓冲结构,提升装配式建筑房屋的抗震效果。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内套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扣,所述外套杆的两侧均设有配合滑扣使用的限位滑槽,固定顶板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弧形卡头。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储存箱的内侧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分隔板,且分隔板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储存箱的侧边固定安装有两组管体,所述储存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输水管,第二板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坡面顶棚,利用储存箱的设置,可以储存生
活用水,同时可以对装配式建筑房屋的日常排水进行收集,使得其具有储水及集水结构。
[0019]该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的装配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0020]步骤一,将弹性撑件和储存箱预埋至地下,利用固定顶板和弧形卡头对接固定底板,使得固定底板固定在弹性撑件的顶端;
[0021]步骤二;利用组合卡具将若干组第一板件固定在固定底板的上部,在利用固定角架对两组第一板件的对接处进行固定,同时在若干组第一板件之间插入对接钢管灌入混凝土对其进行加固;
[0022]步骤三,在第一板件上吊装固定顶框,通过固定顶框固定拼接顶板,同时将第二板件吊装至固定顶框上,插入对接钢管灌入混凝土加固第二板件,最后吊装坡面顶棚。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1、通过设置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和组合卡具,在该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安装操作时,可以通过钢管配合混凝土提升装配式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撑件(1)和固定底板(2),所述弹性撑件(1)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2)的底部,所述固定底板(2)的上端外表面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第一板件(6),所述第一板件(6)的上端设置有固定顶框(7),且固定顶框(7)的顶部外表面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第二板件(11),第一板件(6)和第二板件(11)的内部均浇筑有混凝土,且第一板件(6)和第二板件(11)的内侧均插入有若干组对接钢管(8),若干组对接钢管(8)之间并排设置,所述固定底板(2)的下部固定安装有储存箱(5),所述固定底板(2)和储存箱(5)之间设有排污管(3),对角设置的两组第一板件(6)活动两组第二板件(11)均通过固定角架(4)对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6)和第二板件(11)均包括隔热板(12)、预制板(13)和保温板(15),所述隔热板(12)固定安装在预制板(13)的一侧外表面,所述保温板(15)固定安装在预制板(13)的另一侧外表面,预制板(13)的内部为空心结构,预制板(13)的侧边设有对接槽(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两组预制板(13)之间通过组合卡具(14)拼接固定,所述组合卡具(14)的内侧贯通设置有槽口,所述组合卡具(1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圆形插孔(30),所述组合卡具(14)的外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垫(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角架(4)的两端均呈L型结构,所述固定角架(4)的两侧均拼接安装有衔接卡条(27),所述固定角架(4)的上端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柱形卡头(2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顶框(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拼接顶板(9),且固定顶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明许宏刘玉亭田野孙思文张光红李仕涛高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林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