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及搭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644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及搭建方法,包括底板、墙板和顶板,所述墙板包括前墙板和三侧墙板;在底板和顶板固定有下圈梁和上圈梁;在上墙板和下墙板的连接处设有驱动机构。搭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下圈梁与底板固定,上圈梁与顶板固定;2)将底板铺设在地面上;3)将前墙板铺设在底板上;4)组装侧墙板;5)通过铰链将下墙板的下侧与下圈梁的上侧相连;6)将顶板铺设于底板上方;7)启动驱动机构;8)将前墙板转动至竖直状态。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通过驱动机构实现自动展开,从而能够快速进行折叠房屋的组装和展开,从而快速搭建房屋,提高房屋搭建效率。提高房屋搭建效率。提高房屋搭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及搭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快装房屋
,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及搭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折叠房屋作为新型结构的模块化、一体化等结构,具有运输方便,搭建方便,搭建速度快、时间短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方舱、活动板房等临时住所场景。但是,目前的这地房屋大都是铝合金、轻钢等金属板房,这样的折叠房屋虽然质量轻,运输方便,成本也低,但是其隔热、隔音、密封、防潮等效果较差,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极大的困扰。
[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结构的折叠房屋也开始面世,如申请号 CN202210209614.5 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集装箱房屋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底板,前后两端所述承载板上安装有旋转安装组件,两端所述旋转安装组件上转动安装有前后墙板,其中一部分所述旋转安装组件安装于顶部异形钢构件上,所述顶部异形钢构件对应底部异形钢构件,每个所述顶部异形钢构件相交处固定连接有顶部角头,每个所述顶部角头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又如申请号CN200320131132.5公开了一种尽量减小运输体积和装配时间的可折叠房屋组合。该组合包括一个矩形底板,一个前墙,一个后墙,两个旋转连接于底板的侧墙以及两个旋转连接于两个侧墙的屋顶半面等组成;所有的墙和屋顶都有一个面板以及固定于面板的补强板;铰链被置于补强板之间用以旋转;螺钉和螺帽用于装配墙和屋顶;面板延伸覆盖补强板,以提供密封的效果。还有一些推拉式结构的折叠房屋等。
[0004]现有技术虽然实现混凝土房屋的模块化拼装、折叠结构等,但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墙体、地板、顶板等都非常重,即便是使用轻质混凝土,质量也比较重;因此,目前的折叠房屋在展开过程中,都需要借助吊车等起吊工具,将顶板吊起或者将整体立起,才能实现将房屋顺利展开或推拉开。这样的结构,对于需要长期在野外工作的环境,如高原地区等,尤其是吊车等起吊工具无法到达的环境,则非常不适用;并且,现有的折叠房屋结构,在展开过程中需要多人配合,尤其是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也非常麻烦,且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折叠房屋重量大,需要起吊工具且多人配合才能展开,各部件锁紧固定也不方便,结构稳定性差,展开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及搭建方法,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通过驱动机构实现自动展开,从而能够快速进行折叠房屋的组装和展开,从而快速搭建房屋,提高房屋搭建效率。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墙板和顶板,所述墙板包括前墙板和三侧墙板;在底板上侧和顶板的下侧分别固定有呈矩形的下圈梁和上圈梁;所述前墙板的下侧与下圈梁的前侧转动连接,上侧与上圈梁的前侧贴合,该前墙板能朝下圈梁内侧方向转动至底板上;三侧墙板
分别与下圈梁和上圈梁的两侧及后侧相连,其中,所述侧墙板包括上墙板和下墙板,所述上墙板和下墙板相邻的一侧转动连接,上墙板的上侧与上圈梁转动连接,下墙板的下侧与下圈梁转动连接;在上墙板和下墙板的连接处设有驱动机构,通过该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上墙板和下墙板相连的一侧朝下圈梁和上圈梁外侧方向移动,并使上墙板和下墙板相互靠拢。
[0007]进一步地,在上墙板的下侧和下墙板的上侧,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上连接在座和下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通过转轴转动相连;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上墙板和下墙板绕转轴转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转轴的一端相连,在转轴上设有一驱动齿轮;在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固定齿轮,且两固定齿轮均与驱动齿轮啮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均为两个,所述驱动机构采用双轴电机,该双轴电机的电机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转动连接;在电机轴的一端设有一驱动齿轮;在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固定齿轮,且两固定齿轮均与驱动齿轮啮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采用伺服电机。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前墙板、侧墙板以及顶板均包括由金属板加工形成的外壳和填充与外壳内的聚氨酯隔热层。
[0012]7.一种上述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的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连接好的下圈梁与底板上侧固定,上圈梁与顶板下侧固定;2)将底板铺设在地面上,然后对底板进行调平;3)将前墙板铺设在底板上,并位于下圈梁内侧,然后通过铰链将前墙板下侧与下圈梁的上侧转动连接;4)组装侧墙板,将上墙板和下墙板重叠放置,并通过转轴将上墙板和下墙板相连,再在上墙板和下墙板之间安装驱动机构;5)将三侧墙板铺设于下圈梁的两侧及后侧的外侧,然后通过铰链将下墙板的下侧与下圈梁的上侧相连,其中,铰链的轴靠近下墙板和下圈梁外侧;6)将顶板铺设于底板上方,然后将三侧墙板的上墙板通过铰链与上圈梁的下侧相连,其中,铰链的轴靠近上墙板和上圈梁外侧;7)启动驱动机构,带动上墙板和下墙板相连的一侧向上移动,同时向上圈梁和下圈梁内侧方向移动,直至上墙板和下墙板均位于竖直平面;8)最后,将前墙板转动至竖直状态,使前墙板与上圈梁和下圈梁紧贴并固定。
[001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9)对上墙板和下墙板之间的缝隙,利用密封板进行填缝密封。
[0014]进一步地,上墙板的下侧具有上连接座,下墙板的上侧具有下连接座,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通过转轴相连;其中,转轴与上连接座或下连接座固定连接,与下连接座或上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与转轴的一端相连,在电机轴或转轴上设有一驱动齿轮;在下连接座或上连接座上,对应驱动齿轮的位置设有一导向齿轮,该导向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并与下连接座或上连接座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在前墙板与两侧墙板相邻一侧的外侧,以及相邻两侧墙板相邻一侧的
外侧分别竖向设有一断面呈L形的角盖,所述角盖的两侧板与相邻的前墙板与侧墙板固定连接,或者与相邻的两侧墙板固定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底板、前墙板、后墙板、两侧墙板以及顶板按照设计结构铺设并连接即可,整个过程2

4人即可完成,组装非常方便、快捷,能有效提高房屋搭建效率。
[0017]2、房屋的底板、前墙板、后墙板、两侧墙板以及顶板拼装、搭建完成后,在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通过顶升机构能够自动实现顶升,无需起吊设备,展开更加方便,能有效提高展开效率。
[0018]3、底板、前墙板、后墙板、两侧墙板以及顶板均采用金属薄板外壳,内填充聚氨酯隔热层,这样整体结构稳定性高,并且隔热、隔音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展开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侧墙板位于竖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完全展开后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墙板和顶板,所述墙板包括前墙板和三侧墙板;在底板上侧和顶板的下侧分别固定有呈矩形的下圈梁和上圈梁;所述前墙板的下侧与下圈梁的前侧转动连接,上侧与上圈梁的前侧贴合,该前墙板能朝下圈梁内侧方向转动至底板上;三侧墙板分别与下圈梁和上圈梁的两侧及后侧相连,其中,所述侧墙板包括上墙板和下墙板,所述上墙板和下墙板相邻的一侧转动连接,上墙板的上侧与上圈梁转动连接,下墙板的下侧与下圈梁转动连接;在上墙板和下墙板的连接处设有驱动机构,通过该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上墙板和下墙板相连的一侧朝下圈梁和上圈梁外侧方向移动,并使上墙板和下墙板相互靠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在上墙板的下侧和下墙板的上侧,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上连接在座和下连接座,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通过转轴转动相连;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上墙板和下墙板绕转轴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转轴的一端相连,在转轴上设有一驱动齿轮;在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固定齿轮,且两固定齿轮均与驱动齿轮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均为两个,所述驱动机构采用双轴电机,该双轴电机的电机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转动连接;在电机轴的一端设有一驱动齿轮;在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固定齿轮,且两固定齿轮均与驱动齿轮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采用伺服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搭建的折叠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前墙板、侧墙板以及顶板均包括由金属板加工形成的外壳和填充与外壳内的聚氨酯隔热层。7.一种上述任一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聂诗东刘晓英王辉刘敏任俊儒胡强桂杨朝山雷屹欣黄永志成鑫磊姚未来李林何小涌杨秀明陈永庆郭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