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线缆防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65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的线缆防水连接结构,包括主体、对接螺环、锁紧结构、螺纹层和限位环,对接螺环和主体固定连接,锁紧结构位于主体的内部位置,螺纹层和主体固定连接,限位环位于主体外侧。线缆嵌入锁紧结构中的时候,三组段体结构对线缆进行夹持,此时通过防水垫层从而形成对外部线缆的包围防水层,而线缆的前端位置和贴合层结构贴合,呈横向和纵向设置的贴合层能够有效的贴合线缆的前端入口位置,对其进行稳定包围,增强线缆和锁紧结构的连接稳定性。的连接稳定性。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的线缆防水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的线缆防水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或者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电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俗称马达),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0003]在将电机和对应线缆进行连接的时候,为了防止水从连接位置的尾端和缝隙处进入,通常使用胶布对来接线器的尾端和连接线缆进行密封,这种方式相对落后,在天气影响下,胶布容易脱落,使得防水效果变差,进而影响连接线缆的正常使用,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其次使用防水端头,通过螺栓锁紧结构配合密封环对电机和线缆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处理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但该种线缆的防水连接结构首先存在的缺陷是无法对线材和连接端进行贴合紧密的限位处理,单纯通过具有弹性的密封环对线材无法形成持久且有效的彻底防水效果。
[0004]本技术主要能够解决现有使用胶布对来接线器的尾端和连接线缆进行密封,胶布容易脱落,使得防水效果变差,而使用防水端头,无法对线材和连接端进行贴合紧密的限位处理,单纯通过具有弹性的密封环对线材无法形成持久且有效的彻底防水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的线缆防水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描述问题。
[0006]本技术一种电机的线缆防水连接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电机的线缆防水连接结构,包括主体、对接螺环、锁紧结构、螺纹层和限位环,对接螺环和主体固定连接,锁紧结构位于主体的内部位置,螺纹层和主体固定连接,限位环位于主体外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层位于主体的前端位置,限位环整体通过螺纹层和主体前端螺纹套接,且限位环的侧剖面前端位置呈内向折角设置,位于锁紧结构的前端位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结构整体包括有尾环、第一段体、第二段体、第三段体、防水垫层、调节开槽和贴合层,尾环、第一段体、第二段体和第三段体依次固定连接,防水垫层和第一段体固定连接,调节开槽位于第一段体的表面,调和层和第三段体固定连接,第二段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密封环中包括有第一环、第二环、连接层和防滑层,第一环、第二环和连接层依次固定连接,防滑层和连接层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尾环的表面设置橡胶层,第一段体、第二段体和第三段体依次呈横向水平对接设置,同时第二段体整体呈向外倾斜设置,整体呈梯形设置,第三段体整体水平位于第二段体的外端位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开槽整体沿第一段体的表面向外延伸至第二段体以及第三段体的表面开设设置,整体呈条形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段体整体位于第二段体的外端内侧位置,宽度小于第二段体,同时限位环前端的内向折角位置处于第三段体和第二段体之间位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垫层整体设置三组,横向分布在第一段体的表面位置,设置为硅胶防水垫层,贴合层整体设置四组,分布在第三段体的表面,呈横向以及纵向设置,贴合层设置为软性橡胶条形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通过连接层固定连接,连接层设置为塑胶薄膜层,第一环、第二环和连接层三者整体呈锥形连接设置,防滑层设置为凸起的橡胶颗粒层。
[0014]有益效果:
[0015]1.通过转动限位环达到控制整个锁紧结构在主体的内部进行内外活动的效果。
[0016]2.通过在第一段体、第二段体和第三段体的表面开设调节开槽,从而使得三组段体在受到外力的情况可以进行收缩,从而达到对外部线缆进行夹持限位的效果。
[0017]3.由于第三段体和第二段体连接位置存在宽度偏差,从而使得限位环的前端位于其中,限位环在转动的过程进行移动调节的时候,从而控制整体锁紧结构沿主体内部进行内外移动收缩。
[0018]4.线缆嵌入锁紧结构中的时候,三组段体结构对线缆进行夹持,此时通过防水垫层从而形成对外部线缆的包围防水层,而线缆的前端位置和贴合层结构贴合,呈横向和纵向设置的贴合层能够有效的贴合线缆的前端入口位置,对其进行稳定包围,增强线缆和锁紧结构的连接稳定性。
[0019]5.线缆穿过锁紧结构进行夹持固定的时候,通过第一环和第二环对穿过锁紧结构的入口端进行包围,配合连接层形成封闭空间,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通过防滑层增强整个密封环和第二段体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锁紧结构连接正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密封环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1

5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6]1‑
主体,2

对接螺环,3

锁紧结构,4

螺纹层,5

限位环,6

尾环,7

第一段体,8

第二段体,9

第三段体,10

防水垫层,11

调节开槽,12

贴合层,13

密封环,14

第一环,15

第二环,16

连接层,17

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
[0029]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0030]实施例1:一种电机的线缆防水连接结构,包括主体1、对接螺环2、锁紧结构3、螺纹层4和限位环5,对接螺环2和主体1固定连接,锁紧结构3位于主体1的内部位置,螺纹层4和主体1固定连接,限位环5位于主体1外侧。
[0031]其中:螺纹层4位于主体1的前端位置,限位环5整体通过螺纹层4和主体1前端螺纹套接,且限位环5的侧剖面前端位置呈内向折角设置,位于锁紧结构3的前端位置;
[0032]通过转动限位环5达到控制整个锁紧结构3在主体1的内部进行内外活动的效果。
[0033]实施例2:参考说明书附图1

5可得知,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锁紧结构3整体包括有尾环6、第一段体7、第二段体8、第三段体9、防水垫层10、调节开槽11和贴合层12,尾环6、第一段体7、第二段体8和第三段体9依次固定连接,防水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的线缆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对接螺环(2)、锁紧结构(3)、螺纹层(4)和限位环(5),对接螺环(2)和主体(1)固定连接,锁紧结构(3)位于主体(1)的内部位置,螺纹层(4)和主体(1)固定连接,限位环(5)位于主体(1)外侧;所述锁紧结构(3)整体包括有尾环(6)、第一段体(7)、第二段体(8)、第三段体(9)、防水垫层(10)、调节开槽(11)和贴合层(12),尾环(6)、第一段体(7)、第二段体(8)和第三段体(9)依次固定连接,防水垫层(10)和第一段体(7)固定连接,调节开槽(11)位于第一段体(7)的表面,调和层(12)和第三段体(9)固定连接,第二段体(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3),密封环(13)中包括有第一环(14)、第二环(15)、连接层(16)和防滑层(17),第一环(14)、第二环(15)和连接层(16)依次固定连接,防滑层(17)和连接层(1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线缆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层(4)位于主体(1)的前端位置,限位环(5)整体通过螺纹层(4)和主体(1)前端螺纹套接,且限位环(5)的侧剖面前端位置呈内向折角设置,位于锁紧结构(3)的前端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线缆防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昆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新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