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759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微波谐振器以及收容座;微波谐振器包括外导体单元以及设置于该外导体单元中的内导体单元,内导体单元一端连接于外导体单元的封闭端、一端朝外导体单元的开口端延伸;收容座连接于开口端上,并包括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部,收容部设置于谐振腔中;内导体单元包括导体柱以及探针装置,导体柱包括朝收容部延伸的自由端,探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延伸至收容部侧部的探针;探针装置设置在收容部上,并与导体柱的自由端欧姆接触。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探针装置设置在收容座上,并与导体柱相互独立,制作方便;探针延伸至收容部侧部,使微波场的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使微波场的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使微波场的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加热不燃烧(Heat Not Burning,HNB)装置,是一种加热装置加上气溶胶产生基质(经过处理的植物叶类制品)的组合设备。外部加热装置通过高温加热到气溶胶产生基质可以产生气溶胶但是却不足以燃烧的温度,能在不燃烧的前提下,让气溶胶产生基质产生用户所需要的气溶胶。目前市场上的加热不燃烧器具主要采用电阻加热方式,即利用中心发热片或发热针等从气溶胶产生基质中心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基质内部进行加热。这种器具在使用前需预热等待时间长,不能抽停自由,气溶胶生成基质碳化不均匀,导致气溶胶生成基质烘烤不充分,利用率低;其次,HNB器具发热片容易在气溶胶产生基质提取器和发热片基座中产生污垢,难清洁;会使接触发热体的局部气溶胶产生基质温度过高、发生部分裂解,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微波加热技术逐渐替代电阻加热方式成为新的加热方式。微波加热技术具有高效、及时、选择性及加热无延缓性的特点,只对特定介电特性的物质有加热效果。采用微波加热雾化的应用优势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微波谐振器(10)以及收容座(20);所述微波谐振器(10)包括用于界定谐振腔(13)的外导体单元(11)以及设置于该外导体单元(11)中的内导体单元(12),所述外导体单元(11)具有一个开口端和一个封闭端,所述内导体单元(12)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导体单元(11)的封闭端、一端朝所述外导体单元(11)的开口端延伸;所述收容座(20)连接于所述开口端上,并包括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部(21),所述收容部(21)设置于所述谐振腔(13)中;所述内导体单元(12)包括导体柱(121)以及探针装置(122),所述导体柱(121)包括一个连接于所述封闭端的固定端和一个朝所述收容部(21)延伸的自由端,所述探针装置(122)包括至少一个延伸至所述收容部(21)侧部的探针(1222);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122)设置在所述收容部(21)上,并与所述导体柱(121)的所述自由端欧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122)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探针(1222)相连接的基部(1221),所述基部(1221)设置于所述收容部(21)与所述导体柱(121)相对的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122)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探针(1222)相连接的基部(1221),所述探针装置(122)经由所述基部(1221)与所述导体柱(121)的所述自由端欧姆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122)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探针(1222)相连接的基部(1221),所述至少一个探针(1222)呈纵长型,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基部(1221),另一端沿平行于所述内导体单元(12)轴线并远离所述内导体单元(12)的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探针(1222)包括至少两个探针(1222),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等间隔地分布于所述收容部(21)的侧壁(212)的周向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探针(1222)包括至少两个探针(1222),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的长度相等或不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探针(1222)包括至少两个探针(1222),所述至少两个探针(1222)包括对与对之间长度不等的至少两对探针(1222),所述至少两对探针(1222)交替地、均匀地分布于所述收容部(21)的侧壁(212)的周向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122)卡合、粘合或一体成型于所述收容部(21)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122)采用导电金属片一体加工成型,或者通过电镀、印刷的方式成型。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装置(122)的厚度范围为1

2000微米。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探针(1222)分布于所述收容部(21)的内侧壁面或外侧壁面,或者,整体地或局部地嵌置于所述收容部
(21)的侧壁(212)中。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座(20)还包括与所述收容部(21)连接的固定部(22),所述收容部(21)包括轴向延伸、以收容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收容腔(210),所述固定部(22)包括一个将所述收容腔(210)与环境相连通的轴向的通孔(220);所述固定部(22)连接于所述开口端上。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座(20)包括若干个纵长的定位筋(23)和若干纵长的支撑筋(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靖曾葆青刘志伟梁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