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暖用满液式蓄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52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暖用满液式蓄热器,包括底座、用于蓄热器进行换热的换热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具有蓄热功能的相变材料均匀受热的蓄热辅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换热机构上方安装有风扇,通过风扇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轴使扇叶转动,将加热箱中加热棒加热后的热风吹入到换热机构中,减少因为换热液流动过程中导致换热管出入口的温差,使蓄热箱上下部分的相变材料受热更加均匀,同时蓄热箱下方安装有搅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相变材料在液态状态下保持流动将热量有效传递给蓄热箱中其他相变材料,使蓄热箱的相变材料受热更加均匀,蓄热箱中的相变材料状态保持稳定,进而提高蓄热器的蓄热效果稳定性。的蓄热效果稳定性。的蓄热效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暖用满液式蓄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供暖
,特别是涉及一种供暖用满液式蓄热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设施供暖中常用满液式蓄热器供暖,以减少供暖能源的过度损耗,在满液式蓄热器加入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在温度升高时会从固态变为液态,相变材料的状态转变使相变材料具有优良的蓄热功效,但相变材料的状态转变需要均匀受热,否则易产生隔热层,使蓄热功效降低。
[0003]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0832202U的专利文件,该文件公开了“一种供暖用满液式蓄热器”,其结构主要包括罐体、换热水管、固定机构,换热液通过加热器使换热液温度上升,换热液流经换热水管时将温度传递给相变材料,均匀分布的换热水管使相变材料状态发生变换,从而使相变材料具有较高的蓄热功效。而该专利文件中的蓄热器中换热机构换热水入口为下端,再从换热机构上端流出,在此换热液流经过程中热量随之损失,可能导致换热水入口与换热水管出口温差较大,进而导致相变材料的受热温度不均匀,相变材料的状态转变困难蓄热功效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暖用满液式蓄热器,包括底座(1)、用于蓄热器进行换热的换热机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具有蓄热功能的相变材料均匀受热的蓄热辅助机构(3);所述蓄热辅助机构(3)包括蓄热箱(31)、相变材料填充口(32)、观察镜(33)、风扇电机(34)、第一转轴(35)、扇叶(36)、加热棒(37)、加热箱(38)、搅拌箱(39)、搅拌电机(310)、第二转轴(311),所述蓄热箱(31)位于所述换热机构(2)外侧,所述相变材料填充口(32)位于所述蓄热箱(31)上方,所述观察镜(33)安装在所述蓄热箱(31)一侧,所述风扇电机(34)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蓄热箱(31)上方,所述第一转轴(35)安装在所述风扇电机(34)输出端,所述扇叶(36)通过焊接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35)外侧,所述加热棒(37)位于所述扇叶(36)下方,所述加热箱(38)位于所述扇叶(36)外侧,所述搅拌箱(39)位于所述加热箱(38)下方,所述搅拌电机(310)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搅拌箱(39)内部,所述第二转轴(311)安装在所述搅拌电机(310)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暖用满液式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支撑座(11)、换热箱(12)、换热液入口(13)、换热液出口(14),所述支撑座(11)位于所述搅拌箱(39)下方,所述换热箱(12)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座(11)下方,所述换热液入口(13)安装在所述换热箱(12)一侧,所述换热液出口(14)安装在所述换热箱(12)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瑞娜陈志伟席艳辉张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首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