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零刚度隔振器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721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及其设计方法,所述准零刚度隔振器包括底座、导向仓、导轨、承载组件、连杆组件以及第二弹簧,所述导向仓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导向仓的轴向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导向仓内设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与所述导向仓的内底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导轨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仓滑动配合的通孔、与所述压杆固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所述连杆组件包括通过转轴转动配合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导轨和所述转轴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及其设计方法隔振效果更好,相比于传统结构可有效避免失稳情况的发生,安全系数更高。安全系数更高。安全系数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准零刚度隔振器及其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隔振器
,具体涉及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端制造业对隔振设备的性能要求严苛,尤其在航空、航天、精密仪器与特种运输等领域。隔振设备主要为隔振器,隔振器是连接设备和基础的弹性元件,用以减少和消除由设备传递到基础的振动力和由基础传递到设备的振动。
[0003]传统的隔振器由双稳态负刚度结构与线性弹簧并联构成,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免使用多稳态结构,在隔振器的结构稳定性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振幅较大的情况下平衡点易切换,产生结构失稳(如梁板屈曲突跳),隔振失效甚至放大振幅,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及其设计方法,旨在解决传统隔振器结构容易切换平衡点造成失稳,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包括:
[0006]底座;
[0007]导向仓,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导向仓的轴向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导向仓内设有压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导向仓,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导向仓的轴向平行于上下方向,所述导向仓内设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与所述导向仓的内底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具有使所述压杆伸出于所述导向仓顶面的预紧力;导轨,设于所述底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承载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导向仓滑动配合的通孔、与所述压杆固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连杆组件,包括通过转轴转动配合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转轴处于所述承载板的竖直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一连接杆背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板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背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配合;第二弹簧,连接于所述导轨和所述转轴之间,所述第二弹簧水平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端部与所述第二弹簧之间通过挂接板连接,所述挂接板上设有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端部配合,所述长圆孔另一端安装有插杆,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插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均设有连接耳板,所述第一连接杆背向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的连接耳板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杆背向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的连接耳板转动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为圆形板,所述导向仓和所述导轨绕所述承载板的轴向均匀分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仓上设有沿其径向贯穿的滑槽,所述滑槽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承载板上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通孔的内壁,并与所述通孔的径向平行,所述横杆与所述压杆固接,且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横杆形成所述连接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瑞兰王明昊张寅硕李绅王秋宝张小龙薛强郭秀英关淮桐韦方怡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