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7145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包括:进行无线电通信的频谱感知控制处理;对无线电通信进行频谱数据的预处理及转换分析管理;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扩频分析处理;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识别调制分析控制。所述进行无线电通信的频谱感知控制处理包括:通过射频前端采样到基带的数据后,在接收机进行的基带数字信号频谱感知处理。所述对无线电通信进行频谱数据的预处理及转换分析管理包括:完成频谱数据的感知控制处理后,对其进行数据预处理;选用汉宁窗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数字基带信号的变换分析管理。所述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扩频分析处理包括:采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效率高及智能管控的特点。效率高及智能管控的特点。效率高及智能管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管理
,具体为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线电通信技术相对于有线通信技术,可以利用电磁波成为传播信号的主要介质,也因此不需要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从而促进了通信产业的迅速提高和发展。在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中,频率资料也成为了重要资料,在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宇航、雷达侦察等领域中都具有不可获取的重要意义。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在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急需重视的无线电干扰、电磁频谱资源受限等问题,限制各种无线电终端与技术的使用,导致了频谱资源已经被大量使用,进而使得频谱资源使用不足,严重的影响了无线电通信的使用与发展。因此,设计使用效率高及智能管控的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包括:进行无线电通信的频谱感知控制处理;对无线电通信进行频谱数据的预处理及转换分析管理;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扩频分析处理;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识别调制分析控制。
[000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行无线电通信的频谱感知控制处理包括:通过射频前端采样到基带的数据后,在接收机进行的基带数字信号频谱感知处理。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对无线电通信进行频谱数据的预处理及转换分析管理包括:完成频谱数据的感知控制处理后,对其进行数据预处理;选用汉宁窗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数字基带信号的变换分析管理。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扩频分析处理包括:采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将无线电通信幅度谱数据通过M序列扩展到更宽的频带中;将寄存器配置在与直扩频发射端相同的中心频率,完成数据接收;通过线性移位寄存器生成M序列后,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伪随机相位映射进行控制管理。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识别调制分析控制包括:
完成频谱感知处理后,对被干扰频点进行识别分析;接收机通过频谱感知将总频带分段筛选完成后,进行动态筛选,得到最优子频带信息;进一步将完成感知的频谱信息进行区块链分布式存储,避免被篡改的状况发生。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系统,包括:控制管理模块,用于对无线电通信进行频谱数据的预处理及转换分析管理;分析处理模块,用于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扩频分析处理;识别调制模块,用于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识别调制分析控制。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管理模块包括:频谱感知模块,用于进行无线电通信的频谱感知处理;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进行数据分析控制预处理;转换分析模块,用于对数字基带信号进行变换分析。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析处理模块包括:扩频通信模块,用于进行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管理;数据接收模块,用于进行数据接收控制处理;相位映射模块,用于对无线电通信系统进行伪随机相位映射管理。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识别调制模块包括:识别处理模块,用于对被干扰频点的识别处理;筛选控制模块,用于进行子频带筛选的控制管理;分布存储模块,用于进行信息分布式存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控制管理模块、分析处理模块与识别调制模块,可明确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感知数据,利于进行系统的分析运行处理,有效提升系统的抗干扰性,有效保留原始信号的相位数据信息,降低支路的采样率,同时有效避免了频谱泄露与谱间干扰的状况发生,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无线电通信的稳定性,并可将所筛选子频带幅度谱向量与所在子频带中频计数信息,以抗干扰通信方式的发送到变换域发射机,使收发机可共享子频带的中心频率与幅度谱数据。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系统的模块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
实施例可应用于通信管理系统中,该方法可以由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系统来执行,该系统由多个软硬件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1、进行无线电通信的频谱感知控制处理;示例性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射频前端采样到基带的数据后,在接收机进行的基带数字信号频谱感知处理;该步骤中,首先将经过接口接收的外部信号根据设定要求完成拆分,得到两路采样信号后,为满足系统整体时序需求,控制其完成跨时钟域的数据处理,将时域采样数据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得到频域数据,将得到的频域数据进行频谱估计分析后,通过频谱搬移将数据按序还原为频谱幅度数据,其中控制得到的频谱数据将在完成存储后,经过总线传输到ARM端再处理后上传到上位机进行可视化观测得到频谱感知结果信息,通过该处理,可明确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感知数据,利于进行系统的分析运行处理,有效提升系统的抗干扰性。
[0017]S102、对无线电通信进行频谱数据的预处理及转换分析管理;示例性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完成频谱数据的感知控制处理后,对其进行数据预处理;该步骤中,对射频前端的寄存器完成预设配置后,在数据接口将频谱数据转换为的I、Q两路数据,控制其在基带进行的频谱数据处理、直扩频通信处理与,驱动时钟为120MHz,与进入的采样频率不同,使其可在进行傅立叶变换长度截取分段相同长度I、Q数据后完成数据采样,通过该处理,可有效保留原始信号的相位数据信息,降低支路的采样率。
[0018]选用汉宁窗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数字基带信号的变换分析管理;该步骤中,在数字基带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时,需对数据的观测时间限制,在选取其中一段样本截取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后,为了减少谱间干扰与频谱泄露,需通过傅立叶变换点数增多的方法,但通过该处理存在频谱泄露(想频谱由峰值向两边展开,展开的宽度与采样点长度相关)与谱间干扰(加矩形窗后的频谱存在旁瓣信号,会导致谱间干扰)状况,故通过该步骤选用汉宁窗,当数据起始数据输入时,将汉宁窗窗函数系数按地址输出与输入的两路数据分别在乘法器进行乘法运算分析,可得到加窗后的傅立叶变换数据,有效避免了频谱泄露与谱间干扰的状况发生,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无线电通信的稳定性。
[0019]S103、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扩频分析处理;示例性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将无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无线电通信的频谱感知控制处理;对无线电通信进行频谱数据的预处理及转换分析管理;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扩频分析处理;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识别调制分析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无线电通信的频谱感知控制处理包括:通过射频前端采样到基带的数据后,在接收机进行的基带数字信号频谱感知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无线电通信进行频谱数据的预处理及转换分析管理包括:完成频谱数据的感知控制处理后,对其进行数据预处理;选用汉宁窗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数字基带信号的变换分析管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无线电通信的扩频分析处理包括:采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将无线电通信幅度谱数据通过M序列扩展到更宽的频带中;将寄存器配置在与直扩频发射端相同的中心频率,完成数据接收;通过线性移位寄存器生成M序列后,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伪随机相位映射进行控制管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通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识别调制分析控制包括:完成频谱感知处理后,对被干扰频点进行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文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