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聚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采油及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聚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聚合物驱是化学驱的主体,在油田开发后期维持稳产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油田开发的新型技术,相比化学驱油技术,开发的产品具有绿色环保、无毒性污染,可促进能源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动能源的清洁安全高效利用。通过生物聚合物逐步取代化学聚合物,减少碳排放,可广泛应用于取代化学聚合物驱的油田、聚驱后的油藏,以及进行选择性封堵的强化水驱油藏。
[0003]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就是一种可以用于取代化学聚合物的生物聚合物,微生物胞外聚合物一般是通过筛选优良菌株、优化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等方式,产量均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如何从分子水平提升产量还具有一定的难度。胞外聚合物属于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在分子生物学层面,其相关基因涉及到磷酸糖的合成、核糖前体物二磷酸核苷糖的合成、五糖重复单元的合成组装及分泌。分子调控的关键基因覆盖了前体物合成阶段的基因调控、信号分子调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聚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聚基因工程菌用于制备胞外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聚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胞外聚合物用于石油开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聚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聚基因工程菌采用发酵的方法制备胞外聚合物,发酵的具体条件如下:发酵温度28
‑
32℃,发酵时间6
‑
12天,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如下:碳源40g/L、氮源4g/L、CaCO33g/L、KH2PO45g/L、MgSO40.5g/L、FeSO40.25g/L、一水柠檬酸1.0g/L,发酵培养基的pH 7.0;其中,所述氮源为氯化铵,碳源为葡萄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聚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在相同发酵条件下,所述产聚基因工程菌和野生菌相比,产聚基因工程菌的胞外聚合物产量提高了23.9
‑
25%,黏度提高了17
‑
35.7%;其中,所述野生菌为产聚基因工程菌的出发菌株,野生菌命名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GDM编号为GIM1.857。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产聚基因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产聚基因工程菌,名称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WL,于2022年1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297。6.一种产聚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宋文枫,苟敏,汤岳琴,田茂章,吕伟峰,王鸿,周炜,周新宇,廉黎明,黄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